1 . 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沾泥,一輪紅日起,依舊與天齊。
2 .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裡館》
3 . 2025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李商隱《潭州》
4 . 歎舞鸞鳴鳳,歸來遲暮。——張寧《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5 . 2025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6 . 竹生空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節,徒自抱貞心。
7 . 黑羖鑽籬破,花豬突戶開。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8 .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9 . 2025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帶當風掛薜蘿。
10 . 香燼暗消金鴨冷,可堪辜負前期。——顧敻《臨江仙·月色穿簾風入竹》
11 . 萬枝朝露學瀟湘,杳靄孤亭白石涼。誰道乖龍不得雨,春雷入地馬鞭狂。
12 . 一節呼龍萬里秋,數莖垂海六鰲愁。更須瀑布峰前種,雲裡闌幹過子猷。
13 .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14 .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15 . 2025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牆如畫。——項鴻祚《清平樂·池上納涼》
16 . 晻靄苔香簾淨,蕭疏竹影庭深。——王沂孫《八六子·掃芳林》
17 .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組《驀山溪·梅》
18 . 春雷殷巖際,幽草齊發生。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19 .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20 . 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聞。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森森倚絳雲。
21 .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鄭谷《鷓鴣》
22 . 寒飛千尺玉,清灑一林霜。——憨山德清《詠竹五首》
23 . 2025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尊前。——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
24 . 昔我十年前,與君始相識。曾將秋竹竿,比君孤且直。
25 . 京兆小齋寬,公庭半藥闌。甌香茶色嫩,窗冷竹聲干。
26 . 慇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27 . 常愛輞川寺,竹窗東北廊。一別十餘載,見竹未曾忘。
28 . 2025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29 . 榴葉擁花當北戶,竹根抽筍出東牆。——湯允績《浣溪沙·燕壘雛空日正長》
30 .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李賀《李憑箜篌引》
31 . 空掩袖,倚寒竹。——蔣捷《賀新郎·夢冷黃金屋》
32 . 湘娥竹上淚痕濃。——辛棄疾《浪淘沙·賦虞美人草》
33 . 玄圃千春閉玉叢,湛陽一祖碧雲空。不須騷屑愁江島,今日南枝在國風。
34 . 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35 . 雨後龍孫長,風前鳳尾搖;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36 . 奈南牆冷落,竹煙槐雨。——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7 . 想翠竹、碧梧風采,舊遊何處。——張寧《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38 .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39 .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0 .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41 . 2025三徑西風秋共老,滿庭疏雨春都過。——張寧《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42 . 嘯入新篁一里行,萬竿如甕鎖龍泓。驚巢翡翠無尋處,閒倚雲根刻姓名。
43 .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44 . 未成林,難望鳳來棲,聊醫俗。——陸容《滿江紅·詠竹》
45 . 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雪裡看。
46 . 高節志凌雲,不敢當滕六。——環山樵《薛寶釵·雪竹》
47 .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曹組《卜算子·蘭》
48 . 薄袖欺寒脩竹暮。——劉鎮《玉樓春·東山探梅》
49 . 本因遮日種,卻似為溪移。歷歷羽林影,疏疏煙露姿。
50 .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李頎《望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