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2 .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3 . 桃杏依稀香暗渡。——李冠《蝶戀花·春暮》
4 .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其一》
5 .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慇勤捧玉鍾》
6 . 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陸游《落梅》
7 . 遲日園林悲昔游,今春花鳥作邊愁。——杜審言《渡湘江》
8 .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司空曙《新柳》
9 .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李白《獨不見》
10 . 舉頭忽見衡陽雁。——陳達叟《菩薩蠻·舉頭忽見衡陽雁》
11 . 一枝先破玉溪春。——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12 . 枝北枝南,疑有疑無,幾度背燈難折。——張炎《疏影·梅影》
13 . 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14 . 疏風淡月有來時,流水行雲無覓處。——劉鎮《玉樓春·東山探梅》
15 . 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香。——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16 .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慇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17 . 人繞湘皋月墜時。——姜夔《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
18 . 龍爭虎戰分中土,人無主,桃葉江南渡。——孫光憲《河傳·柳拖金縷》
19 .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李白《三五七言》
20 . 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潘希白《大有·九日》
21 . 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22 .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杜牧《金谷園》
23 .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劉克莊《落梅》
24 .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25 .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遊湖》
26 . 但慇勤折取,自遣一襟幽怨。——王沂孫《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
27 .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
28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崔道融《梅花》
29 .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30 . 雲隨綠水歌聲轉,雪繞紅綃舞袖垂。——晏幾道《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
31 .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32 .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三首》
33 . 攀荷弄其珠,蕩漾不成圓。——李白《折荷有贈》
34 . 2025疏梅月下歌金縷。——晏幾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縷》
35 . 2025共評花索句,看誰先得。——吳文英《滿江紅·劉朔齋賦菊和韻》
36 .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37 . 歡意似雲真薄倖,客鞭搖柳正多才,鳳樓人待錦書來。——晏幾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
38 . 草薰風暖搖征轡。——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39 . 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李白《從軍行》
40 .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破陣子·春景》
41 .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裡。——李白《清溪行》
42 .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王維《畫》
43 . 夕陽倒影射疏林,江邊一帶芙蓉老。——陳霆《踏莎行·晚景》
44 . 試問梅花何處好,與君藉草攜壺。——張孝祥《臨江仙·試問梅花何處好》
45 . 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溫庭筠《蘇武廟》
46 .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7 .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48 .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溫庭筠《瑤瑟怨》
49 .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劉禹錫《秋風引》
50 . 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嵐光水拍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