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2 . 離妄想顛倒無真如佛性。離貪嗔邪見,無菩提涅盤。
3 . 道人非同善人,如鶴立雞群,勁挺自持,不順人情,超群脫俗。
4 . 戒殺念佛兼放生,決到西方上品會。
5 . 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6 . 若起精進心,是妄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7 .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8 .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殺人無血,其過甚惡。
9 . 不以有行,亦不以無行。
10 . 心性虛空,動靜之源莫二,真如絕慮,緣計之念非殊。
11 . 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
12 . 覺悟人生 是無常、無我、苦、空,你就會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13 . 起見生心,分別執著便有情塵煩惱、擾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處,即是本來面目。
14 . 佛是眾生界了事漢,眾生是佛界不了事漢。
15 .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16 . 人若開口便刻薄尖酸,好批評人者,不惟無福且無壽。
17 . 隨緣開妙法,教眾得真情。聖道多辛苦,西方一路平。
18 .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19 . 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20 . 若悟真心本空,萬法自然消殞。
21 .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
22 . 不見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解脫。
23 . 雖不即時暴應,善惡會當歸之。
24 . 若無是非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25 . 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
26 . 2025求趣無上菩提者,要淨自心,福田方淨。
27 . 2025緣起即滅,緣生已空。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28 . 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開方便之門,閒是非之口。
29 . 但於一切一切法,不作有無見,即見法也。
30 . 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31 . 夢想是一個幸福的念想,想著想著就快樂了,它執著地立在那裡,是生活 的一個界標,代表著活力與向上。
32 . 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33 . 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閒,能解不依空費力,日誦萬卷也徒然。
34 . 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取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35 . 本淨明心非別處,惟在眾生妄心中。
36 . 永遠不要浪費你的分秒,去想任何你不的人。
37 . 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38 . 盡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其天。
39 . 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
40 . 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
41 . 一切眾生皆自空寂,真心無始,本來自性清淨。
42 . 真心虛靈,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純善無惡。
43 .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44 . 2025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
45 . 一切法相本為緣生,緣生之法,當體即空。
46 .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47 . 君子相交,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48 . 諸行性相,悉皆無常。
49 . 2025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為人之所不能為。
50 . 不悟本性,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萬心盡在自心應從自心中頓見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