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抱最大的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
2 . 生命是爹娘給的,珍惜點;路可是自己走的,小心點!
3 . 如果無法忘記他,就不要忘記好了,真正的忘記是不需要努力的。
4 . 想要走得快,就單獨上路;想要走得遠,就結伴同行。
5 . 年輕時,對機會不屑一顧,年老時,機會也對你不屑一顧,人生的錯愕與無常,正在這個地方。
6 . 不要因為興許會改變,就不肯說那句美麗的誓言,不要因為也許會分離,就不敢求一次傾心的相遇。
7 . 是你的,永遠都是你的;不是你的,不管你怎麼掙,怎麼搶,也都不會屬於你。
8 . 對不起是一種真誠,沒關係是一種風度;如果你付出了真誠,卻得不到風度,那只能說明對方的無知與粗俗。
9 . 人最孤獨的時候,莫過於置身於成堆人中間,卻無人理會。
10 . 地球是運動的,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倒霉的位置。
11 . 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要知道,在別人的世界裡。不管你做的多好,你都只是個配角而已。
12 . 再醜的人也能結婚,再美的人也會單身。
13 . 為何不想想那麼多人愛你,偏偏要鑽牛角尖去追求那唯一不愛你的人。
14 . 每天五分鐘自虐叫鍛煉,每天五小時鍛煉叫自虐。
15 . 某些人的愛情,只是一種"當時的情緒",如果對方錯將這份情緒當做長遠的愛情,是本身的幼稚。
16 . 傻與不傻,要看你會不會裝傻。
17 . 心煩時,記住三句話:算了吧;沒關係;會過去的。
18 . 有時候,希望時間為自己停下,做完自己還沒來得及做的事情。
19 . 所謂永恆,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時間完了,這件事物還在。
20 . 愛情就像手裡的沙子,攥的越緊,流的越快。
21 . 低頭要有勇氣,抬頭要有底氣。
22 . 生活總是在快樂與悲傷交替上演著,所以,在遇到心情陰霾的時候,不用沮喪,不用失望,因為快樂就在不遠處走來。對待生活,要始終充滿信心,堅守住自己心裡的陽光。
23 . 真正的知己看上去比騙子還冷漠。
24 . 菩薩看誰都是菩薩,凡夫看誰都是凡夫。
25 . 永遠要記住,在某一個高度之上,就沒有風雨雲層。如果你生命中的雲層遮蔽了陽光,那是因為你的心靈飛得還不夠高。大多數人所犯的錯誤是去抗拒問題,他們努力試圖消滅雲。
26 . 世界上只有三種事:我的事,別人的事,上帝的事。做好第一件就贏了。
27 . 人們日常所犯的最大的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最親密的人太苛刻,把這個壞習慣改過來,天下太平。
28 . 知錯即改不為錯。將錯就錯為大錯。一錯再錯為特錯。
29 . 凡是有鳥歌唱的地方,也會有毒蛇嘶嘶地叫。
30 . 在人的一生當中,忽略和忘記是醫治心靈創傷、甩掉包袱的最好辦法。學會忽略,心態就能平和;學會忘記,精神就能輕鬆。忽略和忘記,不是一種懦弱,而是一種力量,只要你還走在奔向目標的路上。
31 . 別把偶然當必然,別把相逢當相守。
32 . 人若是跪著,神比人高大;人若是站起,與神一般高。
33 . 十樣會不如三樣好,三樣好不如一樣絕。
34 . 凡是你抗拒的,都會持續。因為當你抗拒某件事或情緒時,你會聚焦在那情緒或事上,這樣就被賦予了更多能量,它就變得更強大了。負面情緒就像黑暗無法驅趕,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喜悅是消融負面情緒最好的光。
35 . 心裡只有自己時,總嫌別人做得不夠;心裡只有別人時,總嫌自己做得不夠。
36 . 也許人,應該換一種方式去愛,淡淡的愛,淺淺的付出,就像不斷流動的潺潺的小溪,嘩嘩的慢慢的朝遠方流去,不急不緩,不驕不躁,這才是世間最美的音符。
37 . 真正的朋友是什麼?真正的的朋友是把你看透了,還喜歡你、願意和你成為朋友的人。
38 . 在事實面前,你的想像力越發達,後果就越不堪設想。
39 . 大事堅持原則,小事學會變通。
40 . 別以為世界拋棄了你,世界根本沒有空搭理你。
41 . 曾經有許多地方,許多食物,許多氣味,是不可以回憶的。一挨著就會有隱痛,眼睛會脹,會發怔。而如今卻像隔著玻璃匣子看它們,覺得有情,依然是美的。
42 . 你永遠看不見我眼裡的淚水,因為只有你不在的時候,我才會哭泣。
43 . 自私的人就像自縛的蠶,一生都要囚於痛苦的繭中。
44 . 目中無人,不是撞到了別人,就是會被別人撞倒。
45 . 頻頻回頭的人,自然走不了遠路。
46 . 女人用友情 拒絕愛情,男人用友情換取愛情。
47 . 人要常常告誡自己:"不要在一顆樹上吊死",否則,你將會死得狠慘。
48 . 並不是聊得來,就適合在一起;並不是適合,就能夠在一起;並不是能夠在一起,就會永遠在一起;也並不是永遠在一起了就會幸福。
49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大山,總想翻過這座山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但其實,爬到山頂上,發現那邊還是山,更高,更遠。很多時候,我們都在翻一座座的山,想讓自己走得更遠。是心的旅程。
50 . 或許,果真有那麼一天,我們終將修煉成智者,用銳利的慧眼,優雅 地剝去生命華麗的外殼,擊穿生命精髓的內核。但在此之前,我們徜徉在生命之河,擎生命之輕為櫓,搏擊生命之重,溯流而上,只為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