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查詢:【癰】
癰的繁體筆畫:23
讀音:yōng,y-ōng-yōng
解形:形聲
結構:半包圍∥部
筆畫:10畫
五筆:UEK
組詞:懸癰 朽癰 潰癰 疵癰
造句:
釋義: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濃性炎症,易生於頸、背部,常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癰疽;吮癰舐痔。
康熙字典:癰字解釋
癰字筆畫順序:點、橫、撇、點、提、撇點、撇點、撇點、豎、橫折、橫、橫折 、豎、橫、豎彎鉤、撇、豎、點、橫、橫、橫、豎、橫、
癰字筆順圖解:
癰的組詞/解釋:
癰
(形聲。從,雍聲。本義:中醫指惡性膿瘡)
同本義 [carbuncle]
佗以為腸癰。--《後漢書·華佗傳》
又如:癰腫(癰疽);癰瘡(很大的毒瘡);癰囊(癰腫)
鼻疾,不知香臭 [nasal disease]
鼻不知香臭曰癰。--漢·王充《論衡·別通》
喻禍患 [disaster]。如:癰疽(比喻禍患;毛病)
癰(癰)yōng多個相鄰的毛囊及所屬的皮脂腺或汗腺之急性化膿性炎,也可由多個癤融合而成。致病菌為金色葡萄球菌。中醫又稱為"疽"。常發生在頸部或背部,頸癰俗稱"對口瘡"。背癰俗稱"搭背"。
【癰的五筆查詢】 【癰的同音字】 【10畫的字】 【字旁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