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白話文》莊子逍遙游讀後感: 一提到莊子,我們就會想到他的《逍遙游》。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莊子白話文》莊子逍遙游讀後感

莊子白話文

莊子逍遙游讀後感

孔子被人們稱為「聖人」,把莊子稱為「神人」。

一提到莊子,我們就會想到他的《逍遙游》。

小時候,曾在語文書上讀過簡化版的《鵬程萬里》,卻從沒有真正感受過「乘物以游心」的逍遙,從沒有真正感受過那種「獨於天地精神往來」的淡泊。

上個世紀末,有一首歌叫做《瀟灑走一回》,瀟灑來去天地間,是少年人金色的憧憬,中年人的一聲歎息,老年人不由自主「想當年……」。

逍遙的腳步總是來去無蹤,沿著中國千年的歷史長河,順流而上。

有武陵桃園,遺世而獨立,自在悠閒。

再往前,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有莊子,也只有莊子。

莊子是諸子百家中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的文章氣勢磅礡、縱橫恣肆;他的思想深邃宏闊、籠蓋至今;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遠;他的風格嬉笑怒罵、了無拘囿。

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為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

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

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

自稱寧願做一隻在淤泥中拖著尾巴、自一由 自在的烏龜,也不願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

所以莊子選擇了「無為」,敢於從容面對隨之而來的寂寞和貧困,在天地間隨心所欲,逍遙自在,達到心靈所追求的高度與境界。

《逍遙游》是全書的一精一髓,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游」的狀態。

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

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

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游無窮」。

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

看莊子的《逍遙游》,首先就要看一個「大」字。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幾千里也。」

巨鯤大鵬,充盈於天地之間的大氣磅礡。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大格局、大氣量、大胸懷是逍遙的第一步。

其實,生活都一樣,只是每個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而已。

在每個人面前,生活都是不同的色彩,只在於你是如何去看待、如何去面對。

所以,胸懷博大是莊子、是《逍遙游》給我們上的第一課。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再說如果水的積聚不夠深,那麼則無力承載大船。

同樣的,在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嘹亮的哭聲就是人生鳴笛啟航的標誌。

我們在書海中、在困難中逐漸成長,小船歷經風雨,變成了大船。

倘若沒有在學習 生活中的知識、能力、經驗的積澱,水不夠深,人生的大船在未知的水域裡航行,必然危機重重。

當然,內涵深度的積累無疑是一種漫長的過程,需要鍥而不捨的堅持,這也是一種逍遙游的前提與資格。

《逍遙游》中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

天地大道,發乎自然,莊子於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一溫一 去一溫一 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著莊子去「乘物以游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當感受到心靈的疲倦與束縛時,讓我們靜下心來,跟著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游……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莊子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