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誡》夫婦第二:。夫婦之道,參配一陰一陽一,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女誡》夫婦第二

女誡

夫婦第二

【原文】

夫婦之道,參配一陰一陽一,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也。

是以《禮》貴男女之際,《詩》著《關雎》之義。

由斯言之,不可不重也。

夫不賢,則無以御婦;婦不賢,則無以事夫。

夫不御婦,則威儀廢缺;婦不事夫,則義理墮闕。

方斯二事,其用一也。

察今之君子,徒知妻婦之不可不御,威儀之不可不整,故訓其男,檢以書傳。

殊不知夫主之不可不事,禮義之不可不存也。

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蔽於彼此之數乎(數,道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聖者法天,賢者法聖,此其大數也。

得大數而治,失大數而亂,此治亂之分也)!《禮》,八歲始教之書,十五而至於學矣。

獨不可依此以為則哉!

【譯文】

夫婦之間的道義,一陰一陽一配合,感格神明,

是天地的大義、人生的大道。

所以《禮記》開篇就說出男女之別,

《詩經》首篇就列出《關雎》一詩。

夫婦之道,是人倫的最初一環,不可以不重視。

丈夫不賢明,就無法管束妻子,威儀就廢失了;

妻子不賢淑,就無法敬奉丈夫,道義就廢失了。

這兩者均不可失。

觀察現在的君子,也明白治家之道。

但只知道要管束妻妾,整肅自己的威儀,

所以用古書、經典、傳記來教育子孫。

但重男輕女,不用古書經傳中的道理教育女子,

女子自然也不知道事夫之道,不明白婦人之禮。

只教育男子而不教育女子,不也偏執不明嗎?

《禮記》上說,男子自八歲起,便教他讀書,

到十五歲就教他專志於成一人 的學問。

能這樣教育男子,為什麼不能這樣教育女子呢?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女誡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