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南巡記》第一回北京城賢臣監國瑞龍鎮周郎遇主:開基創業以來九十餘年,傳至第四代仁聖天子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乾隆南巡記》第一回北京城賢臣監國瑞龍鎮周郎遇主

乾隆南巡記

第一回北京城賢臣監國瑞龍鎮周郎遇主

話說自李闖亂了大明天下,太祖順治皇帝帶兵過一江一 定鼎以來,改國號曰大清,建都仍在北京,用滿、漢、蒙古八旗兵丁,由北至南,打成一統天下。

開基創業以來九十餘年,傳至第四代仁聖天子,真個文可安邦,武能定國,胸羅錦繡,腹滿珠璣;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三墳五典,無所不通;諸子百家,無所不讀;兵書戰策,十分精通;十八般武藝,件件皆能。

是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八方進貢,萬國來朝,真所謂馬放南山,兵歸武庫,偃武修文,坐享昇平之福。

卻說一日五更三點,聖駕早前,只見左邊龍鳳鼓響,右邊景陽鐘鳴,內侍太監前呼,宮娥翠女後擁,淨鞭三下響,文武兩班排,聖天子駕到金鑾寶殿,升坐龍床 之上。

王公大臣、諸侯貝勒、四相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及內外大小功臣,山呼萬歲,朝見君皇。

聖上傳旨,即賜卿等平身,隨開金口說道:「朕今仰承列祖列宗基業,借你大小臣工之力,上天眷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坐享太平,實乃萬民之福。

昨日偶然想得一對,汝等眾卿為朕對來,重重有賞。」

眾大臣齊聲答道:「陛下有何妙對?求御筆書下賜與臣等一觀。」

聖上聞言,即命內侍捧上文房四寶,濃磨香墨.慢拂金箋,御筆寫出上聯云:玉帝行兵,雷鼓雲旗,雨箭風刀天作陣。

寫畢,賜與眾臣觀看。

諸大臣見了此對,各人面面相看,均如泥雕木做,並無一人可以對得。

聖天子在龍案之上見了這個光景,龍顏不樂,大有拂然之色。

斯時,有一大臣上前啟奏,聖上一看,乃是文華殿大學士陳宏謀,隨即問道:「卿家可能對得此聯否?」

陳宏謀奏道:「老臣才學淺陋,何能對得此對!老臣有一門生,是廣東廣州府番禹縣人,現是新科舉子,來京會試的,姓馮名誠修。

此人才高學廣,必能對得此聯,望陛下准臣所奏,宣召馮誠修到來,定然對得。」

天子聞言,問道:「此人現在何處?」

陳宏謀道:「現住臣家。」

聖上即著黃門官傳朕口詔,前往陳宏謀府內立召馮誠修前來見朕。

黃門官領了聖旨,直到陳府,開讀已畢,馮誠修望闕叩頭謝了聖恩,隨了黃門官直入午朝門。

黃門官帶領引見,俯伏金階,三呼萬歲萬萬歲。

朝見已畢。

聖天子即開金口,御賜平身,問之曰:「聞卿廣學多才,特宣卿對來,重重有賞!」馮誠修奏道:「小臣嶺南下仕,學識庸愚,謬承陳老師保奏,誠恐對得未工,有辱君命,其罪非小。

望陛下恕臣之罪,賜臣一觀。」

天子聞言,御手在龍案上取了上聯,一交一 與內侍,賜與馮誠修觀看。

隨著內臣另賜文房四寶一副,猶如殿試一樣,慢慢對來。

馮城修接了那金箋,展開一看,略不思索,舉筆一揮而就,殿前官接了,晉呈御覽。

聖天子龍目一看,寫得龍蛇飛舞,十分端楷。

對云:龍王夜燕,月燭星燈,山餚海酒地為盆。

天子看了,不覺哈哈鼓掌大笑,極口讚道:「卿才壓中華,深為可喜!」又將龍目一看,只見馮誠修眉清目秀,一表人材,出口成文,如此敏捷,聖心大悅,即著御前供俸官在金殿之上賞賜御酒三杯,金花彩紅,護送回陳宏謀相府,俟會試之後,另行升賞。

馮誠修叩頭謝過聖恩,得意洋洋,回到陳府,不在話下。

且表聖天子賞了馮誠修後,隨問大臣:「孤家意欲前去一江一 南遊玩一番,卿等眾臣,有何人能保朕躬前往?」

連問三次,並無一人敢應。

聖天子不覺大怒,說道:「寡人不用你等保駕,獨自一人前往,又有何妨!」隨即傳旨,捲簾退班,各官退出。

聖駕轉到太和殿,御筆寫下聖旨一道,一交一 與掌宮太監榮祿,面諭道:「朕前往一江一 南遊山玩景,久則十年,少則五載,自然回來。

汝明日早上,可將此旨意一交一 與大學士陳宏謀、劉鏞等,開讀便了。」

說完,裝作客商模樣,出後宰門去了,不提。

再說次日五更三點,各官齊集朝堂,不見聖駕設朝,只見掌宮太監榮祿將昨日聖上留下聖旨一道一交一 與大學士陳宏謀、劉鏞等觀看。

二人在龍書案上展開同讀,只見詔書上寫著:朕離燕地,駕幸一江一 南,遲則十年,早則五載,一江一 山大事,著陳宏謀協同劉鏞,秉公料理。

各大臣見陳宏謀即如見孤皇耳!欽此。

聖旨讀完,各大臣均皆不樂,各自退前回府而去。

這且慢表。

單講聖天子出了後門,扮作客商模樣,慢步行來,不覺到了瑞龍鎮。

只見六街三市,鬧熱非常。

迎面一座酒樓,十分高敞,招牌上:綺南樓仕商行台。

又一招牌上寫著:「滿漢酒席京蘇大菜」。

天子看了,展開大步,直上樓中坐下。

店小二上前陪著笑臉問道:「客官是用酒飯,還是請客?」

天子道:「並非請客!你店中如有上等酒菜,盡行取來便了。」

小二聞言,忙將上好酒菜一席,弄得齊齊整整,擺列桌上,請客官寬用,隨站一旁俟候斟酒。

聖天子一面用酒,一面問道:「你這瑞龍鎮倒還鬧熱。」

小二道:「敝處是京師通衢大路,原也鬧熱,近因迎賽神會,所以更加人多,客官不妨明日到此一遊。」

天子點頭道:「好!」一宿晚景不提。

次日用了早膳,即將包裹寄在店中,信步前行。

只見街市之上,人如蟻密;各店坊中,百貨充盈,倒還公平一交一 易。

天子見此太平景象,心中十分歡喜。

行了半天,腹中飢渴,望見前面有座酒樓,名曰聚升樓,起得十分華美。

遠望三層酒樓,高有數丈,樓上吹彈歌舞,極其繁華。

門外金字寫著:包辦南北滿漢酒席,各色炒買俱全。

進得門來,一望酒堂之上,席無虛設,飲酒人極多。

再上一層樓,客雖略少,陳設比下邊更勝。

直至三層樓上,擺設著無數名人字畫、古董,甚為清淨雅致,只是客座之人,並無飲酒之人。

天子揀了一個最好客座坐下,酒保跟著上來,站在一旁:「請客官將酒牌點了菜名,小的照辦便是!」天子說道:「你店有什麼上好酒菜,只管搬來便了。」

酒保聞言,隨將葷素酒餚,盡行送上來,開懷暢飲。

遙望樓下會景,賽得十分鬧熱,人山人海,擁擠不開,聖心大悅,直飲至申牌時分,會景散場,看的人也散了。

是時,天子飲得酩酊大醉,方才慢慢一步步下樓。

酒保在樓上將酒數看了,連忙跟下樓來,即向櫃上說:「此位客官共用酒菜錢八兩六錢四分。」

天子聞言,將手去身上一摸,不覺呆了:豈知來時未帶銀包。

只得連聲說道:「來得匆匆,未曾帶銀,改日著人送來何如?」

店家道:「豈有此理!這位說未帶,那位又說沒有攜銀子,飲了酒,吃了菜,若都如此說改日送來,小店還用開麼?就有泰山這樣大的本錢,也還不夠,若是未有銀子,請將衣服留下!」天子聞言,勃然大怒,道:「若不留衣服便如何?」

店家說:「若不留衣服,便出不得店門!你就是當今萬歲,來吃了東西也要還錢;如無錢,龍袍也要留下。」

天子聞言,大喝一聲,猶如平空一個霹靂,起一腳將櫃面踢翻,望著店家一掌打去。

這天子文武全才,力大無窮,店家如何當得他住?早已打得各人東倒西歪。

正在打得落花流水,酒堂人走的走了,散的散了,打得不能開解之際,忽然門外來了一個少年童子,生得唇紅齒白,目秀眉清,一表人材。

急忙上前攔住說道:「有話慢慢講,千萬不可動氣!」聖天子正在大怒之時,忽見此小童將他攔住,滿面隨笑,再三勸解,有如此膽識,不覺聖心大悅,自然住手,隨即問道:「你這小童因何將我攔住?難道店家是你親眷不成?你姓甚各誰,說與我知道。」

小童說道:「好漢說那裡話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見有不平之事,斷無袖手旁觀之理。

我非店家親眷,不過偶然經過,見好漢如此生氣,特自上來勸解,萬望暫息雷霆之怒,把他不是之處對我說知。

或是小事,請看薄面容情一二。

古云: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小人姓周,名日清,本處人。

舍下離此不遠,請好漢過茅店一敘,何如?」

聖天子見他說辭伶俐,舉止安閒,問答清楚,心中喜悅,就將吃了店家酒菜,身上未曾帶銀,他說若無銀子,就是當今萬歲爺也要脫下龍袍,如此無理。

小童聞言,說道:「此乃小事,未知好漢欠他多少酒菜銀子?代好漢付他便了。」

忙出身邊取出銀子一錠,約有十兩紋銀,完了酒錢,一手攜著聖天子手說:「方纔匆忙,未曾請教高姓大名?」

聖天子答道:「姓高名天賜,北京城裡人。」

問答之間,不覺已到日清家裡。

忙問日清:「你家內還有甚人?」

方才十兩銀子,恐其父母追究。

日清道:「父親亡過,只有寡母,老伯請坐,容我進內稟知母親,請出來相見。」

隨即進去,將上項事情,詳細稟知母親。

那黃氏安人見兒子小小年紀有如此志氣,一交一 結世人,也自歡喜。

即著清兒倒了一盅香茶出來,雙手敬奉。

聖天子接了茶,隨著日清進去,替我與你母親請安。

黃安人在屏風背後回說:「不敢當!」一面用眼觀看,見此高姓客人,龍眉鳳目,一表人材,心中暗思必非常人。

只見高姓客人問道:「令郎如此英俊,不知現年幾歲?因何不與他讀書?將來必有上進。」

黃氏安人答道:「小兒今年十五歲也。

念過書,粗識幾字,但恨他總是一交一 結朋友,學習 武藝,不肯用心讀書。

萬望貴人指教,就是小婦人之福了。」

聖天子說道:「我有句不知進退話說,未審夫人可容納否?你令郎有這樣氣概,他日必非居於人下。

小可現在軍機大學士劉鏞門下,意欲將令郎認為螟蛉之子,將來謀個出身,不知尊意可允從否?」

黃氏聞言,十分歡喜,連道:「若得貴人如此提拔,小婦人感激不盡!」忙叫清兒上前叩頭拜見契父,聖天子用手在九龍曖肚上摘了一粒大珍珠,作為拜見之禮。

日清謝後,送與母親收好。

黃氏說道:「貴人意欲何往?可否將小兒帶去?」

聖天子道:「我今欲到南京一遊,令郎願往,不妨同去一走。」

黃氏應允,即著家人擺上酒宴,至申牌時分,用完晚膳,日清背上包裹,辭別母親,隨了契父出門,仍回綺南樓客寓住了一宿。

明日起來,付了店錢,出了瑞龍鎮,望著海邊關一路而去。

曉行夜宿,不覺來到海邊關內。

是日尚早,投了人和客店。

小二打掃潔淨地方,安頓包裹床 鋪,泡了一壺好茶,將洗面水兩盆放下。

聖天子一面洗去面上塵垢,一邊問小二道:「此處可有什麼好游耍地方嗎?」

小二回說:「雖有幾處,均屬平常。

只有海邊葉大人公子葉慶昌在慶珍酒樓旁邊起了一座大花園,園內起座杏花樓,極其華美,為本地第一頂好去處。

葉公子每日在此樓上遊玩,不許閒人進去。

客官如遇公子不在,進去一遊,勝別處多矣。

但葉公子每日早晚必在樓內飲酒,午後回府。

現下已過午時,容官碰巧前往一遊,回來用晚飯未遲。」

聖天子隨問:「店家姓甚名誰?與我們看著包裹,我去一遊就回來便了。」

店家說:「小的姓周,名洪,坐櫃的是我妻舅,姓嚴名靈。

小的郎舅在此多年,請客官放心前去,早些回來便了。」

聖天子隨即帶了日清,出了店門,問店家這杏花樓從哪條路去,店家說道:「由此東邊大街直行,轉過左手,海邊街上最高這座大樓就是。」

週日清聞言,隨即上前引著前往。

正是從此一去,弄出彌天大事,有詩為證:

帝皇無事愛閒遊,柳綠花紅處處幽。

畢竟惡人有盡日,霎時父子一同休。

按下不提。

再表聖天子與週日清望著東邊一路而來,轉了彎,果見近海傍大街上,遠遠有一座高樓。

走近樓下,四圍磚牆圍著,上有金字藍地匾額「慶珍酒樓」,生意極為鬧熱,來游的擁擠不開。

隨即分開眾人與日清進了頭門,看見兩旁時花盆景擺列甚多。

一望酒堂上,客位坐滿。

正欲上樓,只見酒保上前賠笑說道:「客官碰巧來得遲了。

小店樓上樓下都已坐滿,先來的客已無位坐,所以都站門外了,請客官改日再來賜顧。」

聖天子聞言,答道:「我們不吃酒,只要你引我到杏花樓上一遊,我重重有賞。」

酒保道:「雖然使得,只是葉公子申牌時要回來的。

客官進去遊玩不妨,第一件不要動他東西,第二件務要申牌時以前出來,切勿延遲。

誤了時刻,被葉公子看見,累小人受責。」

聖天子說道:「我都依你便了。」

於是酒保在前引路,來到杏花樓院門口,遂將門開了。

進得門來,一條甬道,都用雲石砌得光滑不過。

迎面一座小亭,橫著一塊漆地沙綠字匾額,寫著「杏花春雨」四字。

轉過亭後一帶松蔭,接連一座玲瓏嵯峨假石。

上了山坡,來到山頂一望,一片汪洋,活水皆從四面假石山中曲折流聚於中。

這杏花樓起在塘中間,此山頂上有度飛橋,直接三層樓上。

兩旁均用小萬字欄干圍起,高在半空中,極為涼爽。

然此待為夏季進園之路,若冬天,另有別條暖路,避去風雪,至樓內上層。

此樓造得極其富麗,十分精巧,遊廊上擺著各色定窯花盆,兩邊的是素心蘭花。

進得樓來,四面屏風隔子俱用紫榆雕嵌,五色玻璃,時新花樣,椅桌俱用紫檀雕花,雲石鑲嵌。

各處掛著許多歷代名人字畫、古董玩器,為大家內所無的。

聖天子暢遊一番,游時忽見三層樓上酒廳中,擺著一桌十分齊整滿漢酒筵,並未有人入席,隨問酒保道:「你方才回說沒有空座,頭酒菜都賣完了,因何又有這一席?難道自己受用不成?好生可惡!還不快去暖酒來,我就在這裡開懷暢飲。

食完了,俟侯得好,重重有賞。」

酒保聞言,驚得面如土色,連忙說道:「此酒席是葉公子備下,申刻到此用的,誰敢動!未曾進門之先,已與客官說明,不要妄想。

務望到各處遊玩,早些出去為妙,不要闖禍來,小的就萬幸了。

現今將近申牌時分,倘若再遲延,碰見公子,非但小的性命不能保全,連客官也有不便。」

聖天子聞言大怒,喝聲:「一奴一才胡說!難道你害怕葉慶昌,就不怕我麼?等我給個厲害你看!」說著用手將酒保提起來,如捉雞一樣,殊不費力,高高舉起,望著窗外說道:「你若不依我,管教你死在目前!」酒保大叫:「客官饒命,小的暖酒來便是。」

聖天子冷笑了一聲,輕輕將他放下,隨道:「你只管放心搬酒菜上來,雖天大事情有我擔當。」

酒保無奈,只得將葉公子所備下各種珍餚美味送上樓來,隨即著人暗中報知葉慶昌不表。

聖天子與週日清在杏花樓歡呼暢飲。

再談葉慶昌公子。

他是海邊關提督葉紹一江一 之子,奸惡異常,倚著父親戚權,謀人田宅,佔人一妻 女,包攬人命重案,刻剝百姓,魚肉客商甚於強盜,所以家內如此富厚。

葉紹一江一 見他能做幫手,十分歡喜,言聽計從,狼狽為女干,萬民嗟怨,不知費盡多少銀子,起造這座杏花樓,每日早晚同一班心腹,狐群狗一黨一 到此歡敘,設計害人。

不料這日正在府中與手下人商議要事,忽見看守杏花樓的家丁跑奔回來報道:「現在有兩人硬進杏花樓,將公子所備的酒席押著店家賣與他吃,酒保不依,他就要將酒保打死。

已經在樓內暢飲,請公子快去!」公子一聞此言,暴跳如雷,即刻傳齊府內一班家丁教頭人等約有一百餘名,執齊各色軍器,飛奔杏花樓而來。

到了門首,公子吩咐:「各人均在樓下前後門口分頭把守,聽我號令,叫拿就拿,叫殺就殺,不許放走一人,違者治罪。

小心捉著這兩人,重重有賞。」

隨帶了八名教頭、兩個門客當先擁上樓來,來到第三層樓酒廳之上,見座中一人,年約四旬以上光景,生得龍眉鳳目,威風凜凜。

相貌堂堂。

旁坐一少年童子,年約十三四歲,生得眉清目秀,酒保侍立一旁,滿面愁容,十分怕懼。

公子看了,上前大喝道:「何方村野匹夫,膽敢威逼酒保,強佔本公子杏花樓,食我備下的酒菜,問你想死還是想活?敢在太歲爺爺頭上動土,難道你不聞公子的厲害?快把姓名報上,免我動手。」

那酒保見了公子,急忙跪下磕頭,說道:「小的先曾再三不肯,無奈他持強,如若不依地,幾乎把小人打死,只求公子問他,寬恕小人之罪。」

說完就在樓中地上叩響頭,猶如搗蒜的一般,春得桌上杯盤齊響。

聖天子看了這般情景,不覺拍手哈哈大笑,不知說出什麼言語,後來如何動手打死公子,葉紹一江一 起兵擒捉忽遭陰譴等情,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乾隆南巡記
第一回北京城賢臣監國瑞龍鎮周郎遇主第二回杏花樓奸黨遭誅海邊關良臣保駕第三回退妖魔周郎配偶換假銀張婦完貞第四回區家村智退莊客金平城怒斬奸官第五回雷老虎擂台喪命李巴山比武欺人第六回梅花樁僧俗比武西禪寺師徒相逢第七回林勝捉姦遭反捏黃坤抱屈遇高僧第八回下潮州師徒報仇游金山白蛇討封第九回英武院探賭遇名姝朱仙鎮贖衫收勇士第十回楊遇春賣武逢主僧燕月行兇遭戮第十一回遇詩翁蔡芳奪舟訪主子伯達尋江第十二回奪鱸魚踢傷倫公子投村莊收羅眾豪傑第十三回妖道人圍困海波莊玉面虎陣斬高發仕第十四回少林寺門徒私下山錦綸堂行家公入稟第十五回牛化蛟貪財喪命呂英布仗義報仇第十六回雷大鵬別師下山胡惠乾送兒入寺第十七回下武當道德報仇游羊城五枚解急第十八回劉閣老累代光昌趙芳慶武藝無雙第十九回趙教頭知機識主朱知府偏斷身亡第二十回蘇州城白花蛇劫獄牛頭山黃協鎮喪師第二十一回接聖駕區鎮威擢職結親誼週日青吟詩第二十二回黃土豪欺心誣劫張秀才畏刑招供第二十三回伯制軍兩番訪主唐教頭二次解圍第二十四回待月樓奮鵬護駕尋芳市老虎喪身第二十五回毓秀村百鳥迎皇小桃源萬花朝聖第二十六回游花園題贈佳人詞鬧新房戲謔風流話第二十七回急腳先鋒逢恩得赦投懷柳燕遇主成親第二十八回癡情公子戀春光美貌歌姬嗟命薄第二十九回蘊玉閣狂徒恃勢天香樓義士除頑第三十回東留村老鼠精作怪飛鵝山強賊寇被誅第三十一回李全忠尋仇擺擂台程春孝解忿破愚關第三十二回白面書生逢鐵漢紅顏少女遇金剛第三十三回英雄遇赦沐皇恩義士慈心叨御賜第三十四回命金剛碧玉共成親逢聖主許英談戰法第三十五回三英雄廟前逞力兩孝子遇水無災第三十六回碧連孝感動家姑紫薇遺寶賜佳兒第三十七回報恩寺和尚貪財廣法庵女尼死節第三十八回王寶珠貪淫殞命錄金言警世除頑第三十九回葉公子通賊害民柴翰林因侄會主第四十回陳河道拯民脫難鄒按察救駕誅奸第四十一回揚州城府憲銷案金華府天子救民第四十二回仁聖主怒斬貪官文武舉同沾重恩第四十三回安福戰敗飛龍閣趙虎收伏金鰲吼第四十四回老大人開科取士白安福建蘸酬神第四十五回錦綸堂設壇度亡魂胡惠干恃惡又尋仇第四十六回說閒言機匠起禍誇武藝惡霸打人第四十七回遞公稟總督准詞緝要犯捕快尋友第四十八回印月潭僧人不俗儀鳳亭妓女多情第四十九回奪佳人日青用武打豪奴詠紅知恩第五十回入縣衙怒翻公案到巡撫請進後堂第五十一回杭州城正法污吏嘉興府巧遇英雄第五十二回害東翁王懷設計見豪客鮑龍顯能第五十三回重親情打傷人命為義士大鬧公堂第五十四回週日青力救郭禮文李得勝鞭傷鮑勇士第五十五回醉大漢洪福救主舊良朋華琪留賓第五十六回週日青小心尋聖主楊長祺請罪謁天顏第五十七回方快頭叩問吉凶高相士善談休咎第五十八回識真主高進忠顯名訪細情何人厚得信第五十九回施毒計氣煞惠干逞兇狂打走方德第六十回傷母子胡惠干狠心調官兵曾必忠設計第六十一回調兵圍困西禪寺會議協拿胡惠干第六十二回西禪寺胡惠干驚變大雄殿高進忠爭鋒第六十三回破花刀惠干喪命擲首級三德亡身第六十四回絕後患議拿家屬報父仇擬請禪師第六十五回奉旨訪師方魁跋涉應詔除害白眉登程第六十六回聞家信方快頭垂淚探消息馬壯士逞能第六十七回舊地重遊山僧勢利輕舟忽至姊妹翩躚第六十八回俗和尚出言不遜猛英雄舉手無情第六十九回叩求恕罪前倨後恭閱讀來書驚心動魄第七十回志切報仇心存袒護出言責備仗義除凶第七十一回運內功打死童千斤使飛腿踢傷謝亞福第七十二回道人寄語巡撫奏章閣老知人英雄善任第七十三回約期比試錦綸下書結伴同行白眉除害第七十四回掃除惡霸不忍同門力敵仇讎擊殺至善第七十五回眾教師大破少林寺高進忠轉回廣東城第七十六回頑梗既除八方向化帝德何極萬壽無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