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總龜》卷十二:太祖嘗顧近侍曰:「五代干戈之際,猶有詩人。今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詩話總龜》卷十二

詩話總龜

卷十二

警句門上

太祖嘗顧近侍曰:「五代干戈之際,猶有詩人。

今太平日久,豈無之也!」中官宋永圖於僧寺園亭中得詩百篇以進。

有丞相李文正公昉《僧閣閒望》一聯云:「水光先見月,露氣早知秋。」

《古今詩話》

楊樸字契元,鄭州人。

善為詩,少嘗與畢文簡公士安同學,文簡薦之,太宗召見,面試《蓑衣濤》,云:「狂脫酒家春醉後,亂堆漁舍晚晴時。」

除官不受,聽歸山,以其子從政為長水尉。

樸又嘗為《七夕詩》云:「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一溫一 公續詩話》]

魏野,陝人,字仲先。

少時未知名,《題河上寺柱》云:「數聲離岸櫓,幾點別州山。」

時有幕僚,本一江一 南文士,見之大驚,邀與相見,贈詩曰:「怪得名稱野,元來一性一不群。」

仍為延譽,由是,人始重之。

真宗西祀,遣中使召之,野閉戶逾垣而遁。

[《一溫一 公續詩話》]

熙寧六年,有司言四月一日當蝕。

上為損膳徹樂避正殿,一夕微雨,不見日食,是日有皇子之慶。

蔡子正為樞密,獻詩云:「昨夜薰風入《舜韶》,君王方避正衙朝。

一陽一暉已得前星助,一陰一沴潛隨夜雨銷。」

其敘四月一日避正殿、皇子慶誕、一陰一雲不見日食已盡矣。

當時無能過雲。

[《倦游雜錄》]

成都一妓一單氏贈陳希夷詩云:「帝王師不得,日月老應難。」

名士多稱之。

《唐宋遺史》

晏元獻覽李慶《富貴曲》云:「軸傳曲譜金書字,樹記花名玉篆牌」,曰:「此乃乞兒相,未嘗諳富貴者。」

故公每言富貴,不及金玉錦繡,惟說其氣象。

若「樓台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是也。

公自以此句語人曰:「窮人家有此景否?」

宋莒公見公佳句皆書於齋壁,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靜尋啄木藏身處,閒看游絲到地時」;「樓台冷落收燈夜,門巷蕭條掃雪天」;「已定復搖春水色,似紅如白野棠花」之類。

後人不可及。

《青箱雜記》

蘇為知吳興日,多作詩。

內一篇最佳,云:「野艇閒撐處,湖天景亦微。

春波無限綠,白鳥自一由飛。

柳色濃垂岸,山光冷照衣。

時攜一壺酒,戀到晚涼歸。」

又在宣城作十首,以宣城為目,內《宣城花》一篇首出,曰:「宣城花疊嶂,樓前簇綺霞。

若非翠露陶潛宅,即是紅藏小謝家。」

又在邵武有詩曰:「一愛一重八九月,登臨高下樓。

林紅雲白處,寒瀨泊漁舟。」

丞相王文惠有《宮詞》云:「一聲啼鳥禁門靜,滿院落花春日長。」

《野步》云:「桑斧科春一色 ,漁歌唱夕一陽一。」

皆佳句也。

楚僧惠崇工於詩。

《題楊雲卿郊居》云:「河分崗勢斷,春入燒痕青。」

《長信詞》云:「一陰一井生秋早,明河徹曉遲。」

《一江一 行晚泊》云:「嶺暮清猿急,一江一 寒白鳥稀。」

《上谷相公池上作》云:「歸禽動疏竹,落果響寒塘。」

《贈陳少府》云:「野人傳相鶴,山叟學彈琴。」

《夜坐》云:「春淺水生井,宵分月上簷。」

《贈凝上人》云:「掩門青檜老,出定白髭長。」

《送逐客》云:「一浪一經蛟浦闊,山入鬼門寒。」

《經緣公舊寺》云:「遺偈傳諸國,留真在一峰。」

《塞上》云:「河冰堅渡馬,塞雪密藏雕。」

《喜長公至》云:「久別年顏改,相逢夜話長。」

《隱者》云:「多年不道姓,近日旋移家。」

《宿東林寺》云:「鳥歸山墮雪,僧去石沉雲。」

《上楊內翰》云:「露寒金掌重,天近玉繩低。」

《柳氏書齋》云:「著書驚日短,彈劍惜春深。」

《上王太尉》云:「探騎通番壘,降兵逐漢旗。」

《田家秋夕》云:「露下牛羊靜,河明桑柘空。」

《舟行》云:「林斷城隍出,一江一 分島嶼回。」

《寄梅蘇州》云:「鎖城山月上,吹角海鷗驚。」

《宿楊侍郎東亭》云:「卷幔來風遠,移床 得月多。」

《送程至》云:「白一浪一分吳國,青山隔楚天。」

《宿隱靜寺》云:「空潭聞鹿飲,疏樹見僧行。」

《送錢供奉巡警》云:「劍戟明山雪,旌旗濕海雲。」

《梅鼎臣河亭》云:「曠野行人少,長河去鳥平。」

《宿肇公山齋》云:「月高山捨迥,霜落石門深。」

《送盧經西歸》云:「雪多秦木迥,雲盡漢山孤。」

《濠梁夜泊》云:「夜闌潮動舸,天迥月臨城。」

《崔仰秋居》云:「葉影風中靜,蟲聲月下多。」

《贈裴使君》云:「行縣山迎舸,論兵雪繞旗。」

《早行》云:「繁霜衣上濕,殘月馬前低。」

《秋夕》云:「磬斷蟲聲出,燈回鶴影沉。」

《書韓退之屋壁》云:「移家臨丑石,租地得靈泉。」

《秋夕懷長公》云:「秋近草蟲亂,夜遙霜月低。」

《觀宴鄉老》云:「海鷗聽舜樂,山老泛堯觴。」

《贈素上人》云:「午食下林鳥,夜禪移塚狐。」

《夏夜》云:「扇聲猶泛暑,井氣忽生秋。」

《一江一 行早發》云:「殘月楚山曉,孤煙一江一 廟春。」

《翻經館靖少卿房》云:「梵容分古像,唐語入新經。」

《題太保道院》云:「鶴傳滄海信,僧和白雲詩。」

《秋夕懷汪白》云:「塞禽棲古柳,破月入微雲。」

《贈白上人》云:「花漏沉山月,雲衣起海風。」

《喜陳助教至》云:「樓中天姥月,座上杜陵人。」

《冬日野望》云:「人歸崗捨近,雁過渚田遙。」

《送人知榮州》云:「山色臨巴迥,一江一 流入漢清。」

《春深道中》云:「湘雲隨雁斷,楚路背人遙。」

《贈李道士》云:「松風吹發亂,巖溜濺棋寒。」

《棲霞寺》云:「境閒僧渡水,雲盡鶴盤空。」

《林逋河亭》云:「古路隨崗起,秋帆轉浦斜。」

《楊秘校池上》云:「禽寒時動竹,露重忽翻荷。」

《魏仲先山亭》云:「嵐重琴棋濕,風長枕簟寒。」

《塞上》云:「離磧雁沖雪,渡河人上冰。」

《寄白閣上人》云:「夜梵通雲竇,秋香漏石叢。」

《陝西道中》云:「關河雙鬢白,風雪一燈青。」

《送防秋楊將軍》云:「殺氣生龍劍,威風動虎旗。」

《瓜州亭子》云:「落潮鳴下岸,飛雨暗中峰。」

《賀劉舍人》云:「日躔黃道迥,春入紫微深。」

《除夜》云:「寒燈催臘盡,曉角喚春歸。」

《幽並道中》云:「雁行沉古戍,雕影轉寒沙。」

《送僧歸天台》云:「景霽雲回合,秋風林動搖。」

《過陳希夷舊居》云:「亂水僧頻過,荒松鶴不還。」

《宿橫一江一 館》云:「露館濤驚枕,空庭月伴琴。」

《維邢道中》云:「馬渡冰河闊,雕盤磧日高。」

《報國寺秋居》云:「驚蟬移古柳,斗雀墮寒庭。」

《書早上人房》云:「松風傳夕磬,溪霧擁春燈。」

《觀南郊天仗》云:「霓旌搖曉色,鳳吹繞春雲。」

《贈義上人》云:「坐石雲生衲,添泉日入瓶。」

《昇平詞》云:「萬國無形治,三邊不戰平。」

《國清寺》云:「暝鶴棲金剎,秋僧過石橋。」

《呂氏西齋》云:「雪殘僧掃石,風動鶴歸松。」

《劉參幽居》云:「風暖鳥巢木,日高人灌園。」

《楊都官池上》云:「竹風驚宿鶴,潭月戲春魚。」

《書方嶠壁》云:「圭竇先知曉,盆池別見天。」

《送陳舍人巡撫》云:「月露疏寒柝,雲濤閃畫旗。」

《宿齊上人禪齋》云:「鶴盤金剎露,龍蟄玉瓶泉。」

《春日寇宣贊池上》云:「暄風生木末,遲景入泉心。」

《七夕》云:「河來天上闊,雲度月邊輕。」

《贈王道士》云:「海人來相鶴,山狖下聽琴。」

《送孫荊州》云:「畫鷁浮秋一浪一,金鐃響夕雲。」

《一江一 城晚望》云:「丹楓映郭迥,綠嶼背一江一 深。」

《題王太保山亭》云:「危溜含清瑟,飛花點玉觴。」

《送李秦州》云:「朱旗臨雪卷,畫角入雲吹。」

《晝上人西齋》云:「孤雲還靜境,遠籟發秋聲。」

《李太傅山莊》云:「圍棋分雪石,汲井動金沙。」

《宮中詞》云:「井含一春氣碧,樓轉夕一陰一清。」

《送吳袁州》云:「鳥暝風沉日,天清月上旗。」

《寄肇公》云:「斜吹鳴金錫,歸雲擁石床 。」

《塞上》云:「古戍生煙直,平沙落日遲。」

《贈嗣上人》云:「拂石雲離帚,烹茶月入鐺。」

《舟行》云:「遠嶼迎檣出,寒林帶岸回。」

《送來上人》云:「來時雲擁衲,別後月隨筇。」

《馬蠙淮亭》云:「路橫岡燒斷,風轉浦帆斜。」

《贈戴殿前》云:「劍靜龍歸匣,旗開虎繞竿。」

《高諲書齋》云:「品畫逢名客,橫琴憶古賢。」

《太乙山》云:「雲一陰一移漢塞,石色入晴天。」

《塞上送人》云:「地遙群馬小,天闊一雕平。」

《范溶園池》云:「一江一 花凌霰發,山溜入池深。」

《獵騎》云:「長風躍馬路,小雪射鵰天。」

《高略書院》云:「古木風煙盡,寒潭星斗深。」

《送段工部河北漕》云:「渡河風動旆,巡部雨沾車。」

《題高生山閣》云:「對酒淮潮起,題詩楚月新。」

《經明大師房》云:「門掩前朝樹,心垂別郡峰。」

《送李堪》云:「秋聲動群木,暮色起千山。」

並同前

歐一陽一文忠公守滁,見王元之《謝上表》云:「諸縣豐登,絕少公事;全家飽暖,共荷君恩。」

因成詩曰:「諸縣豐登少公事,全家飽暖荷君恩。」

《摭遺》

楊軒字公遠,衡州人。

嘗有《燈詩》曰:「解照日月不照處,獨明天地未明時。」

同前

李煜作詩,大率都悲感愁戚,如「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鬢從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舊黃」之類。

然思清句雅可一愛一。

《翰府名談》

陳亞大卿,士大夫徒傳其諧謔之語,不知其作詩甚佳。

如「一浪一平天影接,山盡樹根回」,得作者之格。

趙師民龍圖,有《春日即事》詩云:「委地露花啼曉淚,拂堤煙柳弄春容。」

又如:「麥天晨氣潤,槐夏午一陰一清。」

「曉鶯林外千聲囀,芳草階前一尺長。」

皆佳句。

並同前

太常博士黃孝先字子忠,為《詠懷詩》曰:「日者未知裴令貴,時人爭笑禰生狂。」

又作重五詩曰:「風簷燕引五六子,露井榴開三四花。」

《春明退朝錄》

孟賓於子名歸唐,寓廬山學,得《瀑布》一聯云:「練色有窮處,寒聲無盡時。」

鄰房有人,亦得此聯,互誦其句;助教不能理,因送一江一 州以全篇定之,而歸唐勝焉,大為時賢所知。

夏寶松,廬陵人,與劉洞唱和,為節度使陳德誠所知。

德誠贈詩曰:「建水舊傳劉夜坐劉洞有《夜坐詩》,螺川新有夏一江一 城。」

寶松有《一江一 城詩》曰:「雁飛南浦鍾初動,月滿西樓酒半醒。」

又云:「曉來嬴駟依前去,雨後遙山數點青。」

皆佳句。

《一江一 南野錄》 又《雅言系述》別有寶松《宿臨一江一 驛》全篇並劉洞《宿寶松山齋詩》,以「寶松」為「保松」。

唐仁傑,全州人,苦吟,陳德誠出守池一陽一,仁傑以詩貽之云:「紅旆渡一江一 霞蘸水,青蛇出匣雪侵衣。」

德誠善之,勉之入金陵。

會休沐,朝達集於升元寺,召之坐,酒行,請仁傑賦《登閣詩》,立談而成。

其中有句云:「雲散便宜千里望,日長斜佔半城一陰一。」

其餘亦可觀。

《贈嘉禾峰僧》云:「只住此山能有意,向來求佛本無心。」

時論與之。

並《一江一 南野錄》

施肩吾好作詩,著《山居百韻》,如:「荷翻紫蓋搖波面,蒲瑩青刀插水湄。」

「煙粘薜荔龍鱗軟,雨壓芭蕉鳳尾垂。」

錢一鄧一 帥嘗舉《思賈誼》兩句云:「『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後人何可及!」《談苑》

潘逍遙《貧居詩》曰:「長喜詩無病,不憂家更貧。」

《峽中聞猿》曰:「何須三叫絕,已恨一聲多。」

《哭高舍人詩》曰:「生前是客曾投卷,死後何人與撰碑?」

張乖崖贈逍遙詩云:「莫嗟黑鬢從頭白,終見黃河到底清。」

宋白尚書贈云:「宋朝歸聖主,潘閬是詩人。」

《退朝錄》

蜀僧希晝《游雁蕩山》云:「天長來月正,木末度猿稀。」

《答黃桂州》云:「束書逢歲嗣,去夢歷峰危。」

《送廣漕》云:「春生桂嶺外,人在海門西。」

《送僧東歸》云:「帆影先寒雁,經聲隱暮潮。」

《宋承旨林亭》云:「雪溜垂危石,棋燈射遠林。」

《贈僧》云:「漱齒冰溪遠,聞蟬雪屋深。」

《送人》云:「玉繩天闕近,金柝海城秋。」

《贈勾學士》云:「曉天金馬路,晚歲石霜心。」

《寄人》云:「山日秋光短,一江一 虹晚影低。」

《送新津尉》云:「劍月啼猿苦,一江一 沙濯錦寒。」

《北宮書亭》云:「花露盈蟲一穴一,梁塵墮燕泥。」

《贈關上人》云:「寄禪關樹老,乞食塞城羌。」

《送僧歸新安》云:「風泉舊聽僧窗改,雲一穴一曾行鳥徑殘。」

《春山》云:「芳樹侵雲老,孤泉落石危。」

《送人歸南海》云:「落日橫秋島,寒濤兀夜船。」

浙僧寶通《題相國寺》云:「下朝人帶天香出,入定僧迎御杖頭。」

僧守恭《題佛跡峰》云:「市發人來絕,銜花鹿去多。」

僧行肇《送僧》云:「定錫樵停斧,窺人鳥立槎。」

《送人之鄞一江一 》云:「一江一 聲鰲背出,帆影斗邊飛。」

僧簡長《送人歸寧州》云:「煙壘沉寒角,霜空擊怒雕。」

尚能《送僧歸浙右》云:「霜洲楓落盡,水館月生寒。」

《送僧歸四明》云:「古寺山光重,孤城海氣圍。」

《送人》云:「西風隨雁急,寒柳向人疏。」

《送孫大諫知永興》云:「關河虎符重,殿閣獸樽閒。」

僧知仁《溪居》云:「寒聲病葉落,曉色凍雲開。」

《送僧歸天台》云:「路遙無去伴,山疊有啼猿。」

《冬夕》云:「風窗燈易滅,雪屋夜偏寒。」

僧休復《送道士西遊》云:「日暮長安道,秋深太白峰。」

僧惟鳳《秋日送人》云:「去路正黃葉,別君堪白頭。」

《哭度禪師》云:「海客傳遺偈,林僧寫病容。」

《談苑》

楊文公言:自雍熙初歸朝,迄今三十年,所閱士大夫多矣。

能詩者甚鮮。

如侍讀、兵部宿擅其名,而徐鉉、梁周翰、范宗、黃夷簡皆前輩。

鄭文寶、薛映、王禹偁、吳淑、劉師道、李宗諤、李建中、李維、姚鉉、陳堯佐悉當時儕流。

後來著聲者,如路振、錢熙、丁謂、錢易、梅詢、李拱、蘇為、朱嚴、陳越、王曾、李堪、陳誥、呂夷簡、宋綬、邵煥、晏殊、一江一 任、焦宗古。

布衣有林逋、周啟明,錢氏諸子有封守惟濟、供奉錢昭度,郎典有今南鄭殿丞楊黎州,家居及高官簿覺宗人字牧之,並有佳句,可以摘舉。

而錢惟演、劉筠特工於詩。

楊徽之侍讀《春望》云:「杳杳煙蕪何處盡,搖搖風柳不勝垂。」

《寒食》云:「天寒酒薄難成醉,地迥台高易斷魂。」

《塞上》云:「戍樓煙自直,戰地雨長腥。」

《僧捨》云:「偶題岩石雲生筆,閒繞庭松露濕衣。」

《湘中舟行》云:「新霜染楓葉,皓月借蘆花。」

《哭一江一 為》云:「廢宅寒塘水,荒墳宿草煙。」

《嘉璟川》云:「青帝已教春不老,素娥何惜月重圓!」又云:「浮花水入瞿塘峽,帶雨雲歸越巂州。」

《元夜》云:「雲歸萬年樹,月滿九重城。」

《宿東林》云:「開盡菊花秋色老,落遲桐葉雨聲寒。」

徐鉉《游木蘭亭》云:「蘭橈破一浪一城一陰一直,玉勒穿花苑樹深。」

《觀一習一 水戰》云:「千帆日助一陰一山勢,萬里風馳下瀨聲。」

《病中》云:「向空咄咄頻書字,忘世滔滔莫問津。」

《謫居》云:「野日蒼茫悲鵬捨,水風一陰一濕弊貂裘。」

《陳秘監歸泉州》云:「三朝恩澤馮唐老,萬里一江一 山賀監歸。」

《宿山寺》云:「落月依樓閣,歸雲擁殿廊。」

梁周翰《應制》云:「百花將盡牡丹拆,十雨初晴太液春。」

黃夷簡《題人山居》云:「宿雨一番蔬甲拆,春山幾焙茗旗香。」

鄭文寶《郊居》云:「百草千花路,斜風細雨天。」

《重經貶所》云:「過關已躍摴蒱馬,誤喘猶驚顧兔屏。」

《洛城》云:「星沉會節歌鍾早,天半上一陽一煙樹微。」

《贈張靈州》云:「《越絕》曉殘蝴蝶夢,單于秋引畫龍聲。」

《長安送別》云:「杜曲花光濃似酒,灞陵春一色 老於人。」

《送人歸湘中》云:「滿帆西日催行客,一夜 東風落楚梅。」

《南行》云:「失意慣中遷客酒,多年不見侍臣花。」

《棲靈隱寺》云:「舊井霜飄仙界桔,雙溪時落海邊鷗。」

《送人知韶州》云:「碧落春風老,朱陵古渡頭。」

《永熙陵》云:「承露氣清駒送日,觚稜人靜鳥呼風。」

《邊上》云:「鬢間相似雪,峰外寂寥煙。」

薛映《送人知鄂州》云:「黃鶴晨霞旁樓起,陀頭秋草繞碑荒。」

吳淑《送朱致政》云:「洛殿夜涼初閣筆,渚宮歲晚得懸車。」

劉師道《寄別》云:「南浦未傷春草碧,北山仍愧曉猿驚。」

《與張泌》云:「久師金馬客,勍敵玉溪生。」

《荷花》云:「有路期奔月,無媒與嫁春。」

《殘花》云:「金谷路塵埋國艷,武陵溪水泛天香。」

《寄陳龍圖》云:「晨瞻北斗天何遠,夢斷南柯日未沉。」

《歎世》云:「野馬飛窗日,醯雞舞甕天。」

《春雪》云:「青帝翠華沉物外,素娥孀影吊雲端。」

《詠雪》云:「三千世界銀成色,十二樓台玉作層。」

《湘中》云:「逝波帝子魂何在,夢草王孫怨未歸。」

李宗諤《春郊》云:「一溪曉綠浮鸂鶒,萬樹春紅叫杜鵑。」

《贈蘇承旨》云:「《金鑾》後記人爭寫,玉署新碑帝自書。」

李建中《送人》云:「山程授館聞鴻夜,水國還家欲雪天。」

李維《渚宮亭》云:「故宮芳草在,往事暮一江一 流。」

《送朱致政》云:「清朝納祿猶狂健,白首還家正太平。」

《和人贈馬太保》云:「轉盼回巖電,分髯磔蝟毛。」

《寄洪湛》云:「謫去賈生身健否?秋來潘岳鬢斑無?」

姚鉉《錢塘郡》云:「疏鍾天竺曉,一雁海門秋。」

陳堯佐《潮州召還》云:「君恩來萬里,客路出千山。」

《送種放》云:「供帳開天苑,傳呼度國門。」

《送人越州》云:「風樵若耶路,霜桔洞庭秋。」

《送朱荊南》云:「部吏百函通爵裡,從兵千騎屬鞬橐。」

錢熙《送人金陵拜掃》有云:「鶴歸已改新城郭,牛臥重尋舊墓田。」

丁謂《和錢易》曰:「珊瑚新筆架,雲母舊屏風。」

《送章安南》云:「梅花過嶺路,桃葉渡一江一 船。」

《送章明州》云:「泣珠泉客通關市,種玉仙翁寄版圖。」

《送陳荊南》云:「楚子夢雲鈴閣密,郢人歌雪射堂開。」

錢易《晝景》云:「雙蜂上簾額,獨鵲裊庭柯。」

《芭蕉》云:「綠章封事緘初啟,青鳳求凰尾乍開。」

梅詢《一陰一陵》云:「千里漢圍合,一夜 楚歌聲。」

李拱《春題村舍》云:「犬眠花影地,牛牧雨聲坡。」

蘇為《送劉端州》云:「夜一浪一珠還浦,春泥像印蹤。」

朱嚴《贈徐常侍》云:「寓直有誰同騎省,立班獨自戴貂冠。」

陳越《侍宴》云:「千鍾人既醉,九奏鳳來儀。」

《與劉慘》云:「莫哀城下酌,不廢洛中吟。」

《送李秦州》云:「擁路東方騎,懸腰左顧龜。」

王曾《送李駙馬拜陵》云:「人畏軒台久,春歸雨澤多。」

李堪《哭韓黎州》云:「桐鄉留語葬,銘路在生悲。」

《送周建州》云:「海月隨帆落,溪花繞驛流。」

《送人行》云:「雷風有約青虯起,霜露無情紫蕙枯。」

《退居》云:「雨密絲桐潤,潮平釣石沉。」

陳誥《閒居》云:「籠雞對窗語,羅雀繞門飛。」

呂夷簡《早春》云:「梅無驛使飄零盡,草怨王孫取次生。」

《九日呈梅集仙人》云:「人歸北闕知何日,菊映東籬似去年。」

《寒食》云:「人為子推初禁火,花愁青女再飛霜。」

宋綬《送人知一江一 陵》云:「奇才劍客當前隊,麗賦一騷一人托後車。」

《送人知洪州》云:「一江一 涵帝子翬飛閣,山際真君鶴馭天。」

《送周賢良》云:「楚澤傷春怨鶗鴂,長安索米愧侏儒。」

趙復《送晏集賢南歸》云:「船官風破一浪一,關吏鼓通晨。」

晏元獻《與張臨川》云:「籬邊菊秀先生醉,桑下雛嬌稚子仁。」

又云:「東一陽一詩骨瘦,南浦別魂銷。」

《送章明州》云:「一騷一客登山知有助,秦源雞犬更相聞。」

《送人知洪州》云:「干鬥氣沉龍已化,置芻人去榻猶懸。」

並同前

一江一 任《送人》云:「珠盤臨路露,斗印入鄉提。」

《玉堂詩話》

焦宗古《送人游蜀》云:「芳樹高低啼蜀魄,朝雲濃淡極巴天。」

《贈周賢良》云:「南一陽一客自稱龍臥,東魯人應歎鳳衰。」

林逋《湖山》云:「片月通蘿徑,幽雲在石床 。」

周啟明《近臣疾愈》云:「一丸童子藥,五返使人車。」

《送皇甫提刑》云:「鴟夷一江一 上畬田稔,牛斗星邊貫索空。」

錢惟濟《太一宮醮》云:「林下焚香連宿霧,樹間鳴佩起棲鸞。」

《從駕西巡》云:「曉陌壺漿滿,春風騎吹長。」

《故主第》云:「鳳簫通碧漢,星斗辯靈源。」

錢昭度《村居》云:「黃蜂衙退海潮上,白蟻戰酣山雨來。」

《大寒》云:「雨被北風吹作雪,水愁東海亦成冰。」

《金陵》云:「西北高樓在,東南王氣銷。」

《梅花》云:「東北風吹大庾嶺,西南日映小寒天。」

《雁》云:「三年別館風吹入,萬里長沙月照來。」

《秋遊華山》云:「人間路到三峰盡,天下秋隨一葉來。」

南鄭殿丞云:「青鳥幾傳王母信,白鵝曾換右軍書。」

《將至京》云:「近闕已瞻龍一虎氣,思鄉猶望鬥牛星。」

楊黎州《赦至》云:「山川百蠻國,雨露九天書。」

《寄遠》云:「一胡一 越自為迢遞國,參商元是別離星。」

《自遣》云:「天上羲輪都易識,人間堯歷自難逢。」

《哭儲屯田》云:「部中車雨春無潤,天上星郎夜損光。」

《感悟》云:「頓纓狂走鹿,吐沫倦游鱗。」

《心知》云:「遠別苦驚雲聚散,相逢多悟月盈虧。」

《自詠》云:「剛腸欺竹葉,衰鬢怯蘆花。」

《淚》云:「一斑早寄湘川竹,萬點空遺峴首碑。」

《竹簟》云:「若非琥珀休為枕,不是琉璃莫作屏。」

《春晝》云:「人歸漢後黃金屋,燕在盧家白玉堂。」

並同前

牧之《寄人》云:「世味嫌為枳,時光怨落蓂。」

《閒居》云:「歌懷飯牛起,書憤抱麟成。」

《蟬》云:「二子自不食,三閭何獨清!」《登樓》云:「遠水淨林色,微雲生夕一陽一。」

《塵》云:「已傷花榻滿,休妒畫屏飛。」

《談苑》

西洛古都,荒台廢沼,遺跡依然,見於詩多矣。

惟錢文僖公一聯最為警策,云:「日上故陵煙飛漠,春歸空苑水潺一潺。」

裴晉公綠野堂在午橋南,往時屬張相齊賢家,罷相歸洛,日與賓客吟宴於其間。

惟鄭文寶工部一聯為警絕,云:「水暖鳧鷖行哺子,溪深桃李臥開花。」

人謂不減王維、杜甫。

錢詩好句尤多,而鄭句不惟當時人莫及,雖其集中若及此者亦少。

《歐公詩話》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詩話總龜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