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呂傳道集》11章 抽添:若以添汞,上可以補丹田。所謂抽添之理,何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鐘呂傳道集》11章 抽添

鐘呂傳道集

11章 抽添

呂曰:「採藥必賴氣中之水,進火須借鉛中之氣,到底抽鉛成大藥。

若以添汞,上可以補丹田。

所謂抽添之理,何也?」

鍾曰:「昔者上聖傳道於人間,以太古之民淳而復樸,冥然不知,不可得聞大道。

天地指喻陰陽升降之宜,一交一 換於一溫一 、涼、寒、暑之氣,而節侯有期。

一年數定,週而復始,不失於道,天地所以長久。

不慮人之不知而闡於大理,蔽在一隅。

比說於日、月精華往來之理,進退在旦望弦朔之時,而出沒無差。

一月數足,運行不已,不失於道,日月所以長久。

奈何寒往暑來,暑往寒來,世人不悟天地升降之宜,月圓復缺,月缺復圓,世人不悟日月往來之理,恣縱無窮之意,消磨有限之時。

富貴奢華,算來裝點浮生之夢,恩愛悉煩,到底做下來生之債。

歌聲未絕而苦惱早來,名利正濃而紅顏已去。

貪財貪貨,將謂萬劫長存。

愛子家孫,顯望永世同聚,貪癡不息,妄想長生,而耗散元陽,走失真氣。

直價惡病纏身,方是歇心之日。

大限臨頭,才為了手之時。

真仙止聖,憫其如此輪迴,已而仍歸墮落,深欲世人明悟大道,比於天地、日月之長久。

始也備說天地、陰陽升降之理,次以比喻日月精華往來之理。

彼以不達天機,罔測玄妙。

以內藥比外藥,以無情說有情。

無情者,金石。

金石者,外藥也。

有情者,氣液。

氣液者,內藥也。

大之天地,明之日月,外之金石,內之氣液。

既采須添,即添須抽。

抽添之理,乃造化之本也。

且冬至之後,陽升於地,地抽其陰。

太陰抽而為厥陰,少陽添為陽明。

厥陰抽而為少陰,陽明添而為太陽。

不然,無寒而變一溫一 一溫一 而變熱者也。

夏至之後,陰降於天,天抽其陽。

太陽抽而為陽明,少陰添而為厥陰。

陽明抽而為少陽,厥陰添而太陰。

不然,無熱而變涼,涼而變寒也。

是以天地陰陽升降而變六氣,其抽添之驗也。

若以月受日魂,日變月魄,前十五日,月抽其魄而日添其魂,精華已滿,光照上下。

不然,無初生而變上弦,上弦而變月望者也。

若以月還陰魄,日收陽精,後十五日,日抽其魂而月添其魄,光照已謝,陰魄已足。

不然,無月望而變下弦,下弦而變晦朔者也。

是此日月往復而變九六,其抽添之驗也。

世人不達天機,罔測玄理。

真仙上聖以人心所愛者無病長生,將金石煉大丹。

以人心所好者,黃金白銀,將鉛汞成至寶。

本欲世人悟其大理。

無情之金石,火侯無差,抽添有數,尚可延年益壽。

若以已身有情之正陽之氣,真一之水,知一交一 合之時,明採取之法,積日累月,氣中有氣,煉氣成神,以得超脫,莫不為古今難得之事。

人間天上少得解悟,當以志心行持而棄絕外事,效天地日月長久,誘勸迷途,留心於道,故有外藥之說。

今古聖賢,或而陳說,得聞於世。

世人又且不悟,欺已罔人,以失先師之本意。

將砂取悲,以汞點鉛,即鉛干汞。

用汞變銅。

不顧身命,狂求財貨。

互相推舉,以好道為名,其實好利,而志在黃白之術。

先聖上仙不得以而隨緣設化,對物教人而有鉛汞之說,比喻於內事。

且鉛汞自出金石,金石無情之物,尚有造化而成寶。

若以有情自己所出之物,如鉛汞之作用,莫不亦有造化,既有造化,莫不勝彼黃白之物也。

奉道之士,當以深究之而勿執在外丹與丹灶之術。

且夫人之鉛也,乃天地之始,因太始而有太質,為萬物之母。

因太質而有太素。

其體也,為水中之金;其用也,為火中之水。

五行之祖而大道之本也。

既以採藥為添汞,添汞須抽鉛,所以抽添非在外也。

自下田入上田,名曰肘後飛金晶,又曰起河車而走龍一虎,又曰還精補腦而長生不死。

鉛既後抽,汞自中降,以中田還下田。

始以龍一虎一交一 媾而變黃芽,是五行顛倒,此以抽鉛添汞而養胎仙,是三田返復。

五行不顛倒,龍一虎不一交一 媾。

三田不返復,胎仙不氣足。

抽鉛添汞,一百日藥力全,一百日聖胎堅,三百日胎仙完而真氣生。

真氣既生,煉氣成神。

功滿忘形而胎仙自化,乃曰神仙。」

呂曰:「出於金石者:外鉛、外汞,抽添可以為寶。

出於己腎中所藏父母一之 真氣而為鉛,真一、正陽所合之藥變而為汞。

抽添可以生神。

所謂真鉛,真汞亦有抽添乎?」

鍾曰:「始也得汞須用鉛,用鉛終是錯。

故以抽之而入上宮,元氣不傳,還精入腦,日得之汞,陰盡陽純。

精變為砂,而砂變為金,乃曰真鉛。

真鉛者自身之真氣合而得之也。

真鉛生真氣之中、氣中真一之水。

五氣朝元而三陽聚頂。

昔者金精下入丹田,升之煉形而體骨金色。

此者真鉛升之內府而作出白光。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還丹煉形,皆金精往復之功也。

自前而後,自後而前,焚身合氣,皆真氣造化之功也。

若以不抽不添,止於日用,採藥進火安有如此之功驗?」

呂曰:「凡抽之添之,如何得上下有度,前後無差?」

鍾曰:「可升之時不可降,可抽之時不可添,上下往來,無差毫釐,河車之力也。」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鐘呂傳道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