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呂傳道集》15章 朝元:所謂朝元者,可得聞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鐘呂傳道集》15章 朝元

鐘呂傳道集

15章 朝元

呂曰:「煉形之理,既已知矣。

所謂朝元者,可得聞乎?」

鍾曰:「大藥將就,玉液還丹而沐浴胎仙。

真氣既生,以沖玉液,上升而更改塵骨,曰玉液煉形。

及夫肘後飛起金晶,河車以入內院,自上而中,自中而下。

金液還丹以煉金砂,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乃煉氣成神,非止於練形住世而已。

所謂朝元,古今少知。

苟或知之,聖賢不說。

蓋以真仙大成之法,默藏天地不測之機,誠為三情隱秘之事,忘言忘象之玄旨,無問無應之妙理。

恐子之志不篤而學不專,心不寧而問不切。

輕言易語,增我漏洩聖機之愆,役此各為無益。」

呂曰:「始悟真仙而識大道,次知時候而達天機。

辨水火真源,知龍一虎不生肝肺。

察抽添大理,審鉛汞非是坎離。

五行顛倒之數,已蒙指教,三田返復之機,及謝敷陳,熟曉還丹煉形之理,深知長生不死之術。

然而超凡入聖之原,脫質升仙之道,本於煉氣而朝元。

所謂朝元,敢告略為指訣。」

鍾曰:「道本無形,太原示樸,上清下濁,含而為一。

太極既分,混沌初判而為天地,天地之內,東西南北而列五方。

每方各有一帝,每帝各有二子:一為陽而一為陰。

乃曰二氣相生相成而分五行,五行相生相成而定六氣,乃曰三陰三陽。

以此推之,如人之受胎之初,精氣為一,及精氣既分,而先生二腎。

一腎在左,左為玄,玄以升氣而上傳於肝。

一腎在右,右為牝,牝以納液而下傳於膀胱。

玄牝本乎無中來,以無為有。

乃父母一之 真氣。

納於純陰之地,故曰谷神不死,是謂玄牝之門,可比天地之根。

玄牝,二腎也,自腎而生,五臟六腑全焉。

其中肝為木,曰甲乙,可比於東方青帝。

心為火,曰丙丁,可比於南方赤帝。

肺為金,曰庚辛,可比於西方白帝。

脾為土,曰戊已,可比於中央黃帝。

腎為水,曰壬癸,可比於北方黑帝。

人之初生,故無形象,止於一陰一陽。

及其胎完,而有腸胃,乃分六氣,三男三女而已。

一氣運五行,五行運六氣。

先識陰與陽,陽有陰中陽,陰有陽中陰。

次識金木水火土,而有水中火,火中水,水中金,金中木,木中火,火中土。

五者互相一交一 合,所以二氣分而為六氣,大道散而為五行。

如冬至之後,一陽生五方之地,而陽皆生也。

一帝行令,而四帝助之。

若以春令既行,黑帝不收其令,則寒不能變一溫一 。

赤帝不備其令,則一溫一 不能變熱。

及夫夏至之後,一陰生五方之天,而陰皆降也。

一帝行今,而四帝助之。

若以秋令既行,赤帝不收其令,則熱不能變涼。

黑帝不備其令,則涼不能變寒。

冬至陽生於地,以朝氣於天地。

夏至陽生於天,以朝氣於地也。

奉道之士,當深究此理。

日月之間,一陽始生,而五臟之氣朝於中元,一陰始生,而五臟之液,朝於下元。

陰中之陽,陽中之陽,陰陽中之陽,三陽上朝內院,心神以返天宮。

是皆朝元者也。」

呂曰:「陽生之時,而五氣朝於中元。

陰生之時,而五液就於下無。

使陽中之陽,陰中之陽,陰陽中之陽以朝上元。

若此修持,尋常之士亦有知者,如何得超脫以出塵俗?」

鍾曰:「若以元陽之氣,以一陽始生之時,上朝中元,是人皆如此。

若以積氣生液,以一陰始生之時,下朝下元,是人皆如此。

若此行持,故不能超脫,然而欲超凡入聖,脫質升仙,當先龍一虎一交一 媾而成大藥。

大藥既成而生真氣。

真氣既生,於年中用月,月上定興衰。

月中用日,日上數直事。

日中用時,時上定息數。

以陽養陽。

陽中不得留陰。

以陽煉陰,陰中不得散陽。

凡春則肝旺而脾弱,夏則心旺而肺弱,秋則肺旺而肝弱,冬則腎旺而心弱。

人以腎為根本。

每時一季脾旺而腎弱,獨腎於四時有損。

人之多疾病者,此也。

凡以甲乙在肝直事,防脾氣不行。

丙丁在心直事,防肺氣不行。

戊已在脾直事,防腎氣不行。

庚辛在肺直事,防肝氣不行。

壬癸在腎直事,防心氣不行。

一氣盛而一氣弱,一髒旺而一髒衰。

人之多疾病者,此也。

凡以心氣萌於亥而生於寅,旺於巳而弱於申。

肝氣萌於申而生於亥,旺於寅而弱於已。

肺氣萌於寅而生於已,旺於申而弱於亥。

腎氣萌於已而生於申,旺於亥而弱於寅。

脾氣春則隨肝,而夏則隨心,秋隨肺而冬在隨腎。

人之不知日用,莫曉生旺強弱之時,所以多疾病者,此也。

若此日、月、時三陽既聚,當煉陽而使陰不生,若此日、月、時三陰既聚,當養陽而使陽不散。

又況以純陽之氣煉五臟之氣不息,而出本色,一舉而到天池。

始以腎之無陰雨九一江一 無浪,次以肝之無陰而八關永閉,次以肺之無陰而金火同爐,次以脾之無陰而玉戶不開,次以真氣上升,四氣聚而為一。

縱有金液下降,杯水不能勝輿薪之火。

水火相包而含之為一,以入神宮,定息內觀。

一意不散,神識俱妙。

靜中常聞樂聲,如夢非夢,若在虛無之境。

風光景物不比塵俗,繁華美麗勝過人世。

樓台宮闕,碧瓦凝煙。

珠翠綺羅,馨香成陣。

當此之時,乃曰超內院,而陽神方得聚會面還上丹,煉神成仙以合大道。

一撞天門,金光影裡以現法身,鬧花深處而坐凡體。

乘空如履平川,萬里若同展臂者也。

復回再入本軀,神與形合,天地齊其長久者也。

厭居塵世,寄下凡胎而返十洲。

於紫府太激真君處,契勘鄉原,對會名姓,較量功行之高下,得居三島,而遨遊永在於風塵之外,其名曰超塵脫凡。」

呂曰:「煉形止於住世,煉氣方可升仙。

世人不達玄機,無藥而先行胎息。

強留在腹,或積冷氣而成病,或發虛陽而作疾。

修行本望長生,似此執迷,尚不免於疾病。

殊不知胎仙就而真氣生,真氣生而自然胎息。

胎息以煉氣,練氣以成神。

然而煉氣,必審年中之月,月中之日,日中之時。

端居靜室,忘機絕跡,當此之時,心境未除者,悉以除之,或而妄想不已,智識有漏,志在升仙而心神不定,為之奈何?」

鍾曰:「一交一 合各有時,行持各有法。

依時行法,即法求道,指日成功,易如反掌。

古今達士,閉目冥心以入希夷之域,良以內觀而神識自住矣。」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鐘呂傳道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