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昇平前傳》第二十三回:詩曰:野草鮮花遍地愁,龍爭虎鬥幾時休?抬頭吳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永慶昇平前傳》第二十三回

永慶昇平前傳

第二十三回

小耗神被捉東山口 賽報應引見暢春園

詩曰:野草鮮花遍地愁,龍爭虎鬥幾時休?

抬頭吳越秦漢楚,盡觀梁唐晉漢周。

抓住余四敬的那個人,正是馬夢太。

他在山坡上瞧著山口內打仗,只見小耗神獨自逃走,至面前,過去把他抓住。

小耗神用手一擋,掄叉就打。

馬夢太難以敵他,無奈望旁邊一閃,只見賊人望下一跑。

此時夢太有心不追,心中不捨;有心要追,又不是他的對手。

無奈只得在後邊跟著他,看賊人望哪裡走。

追之不遠,前面有一個樹林兒,見小耗神進去,「噗咚」的一聲,少時把那叉就扔出來了。

說書的,不是昨天山東馬空手奪過叉來,怎麼今日餘四敬又有了叉啦?

眾位,這座剪子峪慢說是一桿叉,要十桿叉、八桿叉都有的。

閒言少敘。

夢太一見他把叉扔出來了,他就心中疑惑,不知是什麼緣故。

正在狐疑之際。

只聽得林內說:「哎喲!罷了!!結了!該當我死!」彷彿像小耗神的聲音。

馬夢太正在犯想,只聽那邊山東馬與一胡一忠孝說:「賊人是望這邊來了,怎麼就會不見了?真是怪事!」正說著,一瞧馬夢太在這裡站著呢,一胡一忠孝說:「老哥,你瞧見了小耗神來沒有?」

夢太說:「二位來吧,你們跟我進樹林內一瞧,就知道了。

余四敬被我拿了。」

二人信以為真,說:「既然被你拿住,咱們去瞧瞧去,看是如何。」

三人一同進去一瞧,只見樹上捆著小耗神余四敬。

山東馬說:「罷了,老兄弟,有你的!你會把小耗神給拿住了。」

馬夢太說:「哥哥,不是我吹,你不知道,我不一愛一在人前叫人家瞧著好像我多大的本事似的。

我要是拿賊不叫人看見,你們知道我的本領?這也不是望你們吹,你知道不知道?」

一胡一忠孝說:「老哥的本領,弟真信服你!」

正說著,只見從林子裡面過來了一個人,說:「夢太,不可吹著玩。

這個賊人是我拿的,我也是在旁邊瞧著呢!」馬夢太面上帶赤,不言語了。

山東馬倒還怕馬夢太掛不住,他說:「使不得,我們都是自己哥們,不可玩笑。」

夢太一瞧,認的是顧煥章,說:「大哥,小弟就誤賴兄長你的功勞,也不要緊,何必這樣著急?」

煥章說:「賢弟,劣兄的不是了。

你不可在這樹林之內多說,咱們拿這個小耗神去見伊欽差就是了。」

一胡一忠孝把他解下來,扛著一直的撲奔大營,三人在後面跟隨。

此時大人帶兵早把山寨得了,余四敬又沒有家眷。

在東山口以外老營之內,發放軍糧。

惟不見山東馬與一胡一忠孝、馬夢太,不知哪裡去了。

此時天色大明,老馬等三個人俱皆回來,稟見大人,回明瞭拿小耗神之事。

欽差此時心中甚喜。

大家先用飯,用飯之後升中軍帳,吩咐把賊人帶上來。

眾差官把余四敬拉上大帳,一見大人,兩旁人齊說:「跪下!」余四敬說:「你們是你皇上家的忠臣,我是我們會總爺的義士,不可如此無禮!」大人一聽此言,說:「余四敬,你既知道忠臣、義士,你何必如此無禮作亂?你說說我聽。」

余四敬說:「勝者王侯敗者寇。

要是我們會總爺得了一江一山,拿住你等也是一樣。

不必多說,好好的把你會總爺殺了,凌遲了,處死了,我絕不歸降於你!」大人說:「自我太祖入關以來,省刑罰、薄稅斂,你等也應該早早的知時達務才是。

為何甘做叛逆之人,所因何故?」

余四敬說:「你要問,人人都有貪心。

漢高祖起身於草莽之中,後來興漢世一江一山四百年。

你大清國之主,在關東滿洲城發祥,因吳三桂請清兵入關,替明朝打闖王李自成,後來你等就在北京登基。

你也不必說先前的事,要殺要剮,任你自便,我也沒有別的話說。」

大人吩咐帶顧義士前來,煥章過去給大人行禮,然後大人也就問了幾句拿賊的話。

顧爺就把自己在金家鎮與報應金眼雕比武,盧文龍給說合,才知是師兄了。

「無奈三個人在一處多談幾天,到了這裡,就知道大人在山內受困。

正在無可如何之際,不想一胡一忠孝連三莊之人,來此救大人,我心中甚喜。

夜晚小耗神要逃走,我想他是罪之魁、惡之首,把他拿住,比別人還好。

故在東山口樹林之內,把他拿住,來見大人。」

欽差甚喜,問明了功勞,然後請幕府師爺專折本入都,奏明康熙聖主老佛爺。

聖主旨意下:伊哩布賞加一級,賞戴雙眼花翎,欽賜一團一龍黃馬褂。

馬成龍著以都司候補,隨同伊哩布查辦黃河。

馬夢太升補用守備之職。

各賞加一級。

一胡一忠孝、李慶龍、薛應龍、顧煥章來京陛見。

隨營兵丁,各賞給三個月錢糧。

小耗神在本地處死,在案逃走之賊人,各處嚴拿就是。

一干眾人俱皆謝恩。

欽差吩咐顧煥章等四人入都召見,辦文書,就把小耗神此地處死,號令人頭。

然後大人起身奔黃河岸,派王慶等回衛輝府去,諸事已畢。

顧煥章等得了文書,帶著三人,至都中部裡投文。

是日,帶領暢春園引見:一胡一忠孝賞賜都司,暫升通州守備;李慶龍、薛應龍賞賜守備,在京營當差;顧煥章賞賜二等侍衛,在京當差。

旁邊有達摩肅王說:「聖主龍恩,顧煥章功勞浩大,不知他有什麼本領?請主子恩典,我要向他比武在暢春園;若果是真正有武藝還可,若是平常之人,不可在此充當二等侍衛。」

聖主甚喜,說:「明日派彭朋、御親王看你二人比武。」

次日早在暢春園,達摩肅王說:「顧煥章,你早來了好,來,來,來!

咱們比比看,是你我哪個有本事。

我聽人說你在五虎莊救駕那一段本事,如要你能夠贏的了我,我必要保你高昇的。」

顧爺說:「你老人家不可與我一般見識。」

說罷,二人在當場一交一手,一來一往,不分高低上下,勝敗輸贏。

老王一爺他本來有力氣,煥章是有本領;二人戰夠多時,煥章立在東北犄角上,老王一爺伸手要抓,煥章望上一躥,跳在王一爺背後,說:「老王一爺不要與子民一般見識。」

王一爺說:「好俊本事!不愧人稱賽報應。

我看年歲尚小,我要認你作為義子,不知你意下如何?」

煥章說:「甚好!」隨即上前磕頭。

眾隨事的俱給王一爺叩頭道喜。

第二日,奏明比武之事,遂帶領引見。

聖上見煥章先前功勞甚大,又兼能為出眾,真定鎮總兵出缺,命顧煥章去領憑上任。

煥章謝恩,請訓起程的日期,住在達摩肅王府內。

老王一爺問:「你帶多少人上任?我這裡好給你準備。」

煥章說:「用一兩個人就夠了。」

遂把王府中執事人都叫將過來,挑了一個醉鬼李玉,要了兩匹馬,隨帶上任執照、行李、對象,先叫李玉頭前起身,他自己身穿便衣,改扮相士模樣,後邊暗暗的跟隨。

這一天,李玉拉著兩匹馬,給王一爺磕頭就先走了。

出離彰儀門,過去蘆溝橋、長辛店,來至窯窪。

見路北有一座大店,裡面上房五間,東西配房各三間,院中有天棚甚大。

李玉拉馬進店,小二接過馬去,拴在馬棚之內。

李玉進在上房落座,先叫小二要酒要菜,自己吃酒等候老爺。

喝了十數壺酒,尚然未見老爺前來,心中甚是焦躁。

只見小二進來,笑嘻嘻說:「大爺,你把上房給騰出來吧,不是你吃完飯就走嗎?我們東家來了。」

李玉說:「你們東家是誰?告訴我知道。」

小二說:「是現在保定營守備張忠大老爺,帶同本汛千總王有益總爺,在此接差等候上司。

方才來的信,叫將上房打掃乾淨,預備東家坐落之處。」

李玉說:「你叫我挪在哪裡去?」

小二說:「你挪在東廂房。」

李玉說:「我還等我們老爺哪,不能望東廂房挪。

無論是誰,我一概不挪!」

正說之際,聽得外面亂嚷怪叫說:「你們把屋子給騰出來沒有?」

小二說:「有一位大爺喝醉了,他不給騰。」

外面進來兩個少年人,向李玉說:「朋友,你請出去吧,我們老爺來了。」

李玉說:「小子,我還是老爺哪!」過去一腳,將那一個少年長隨踢倒了。

他那個就嚇的跑出走了。

李玉拿繩子把這個捆上,把上身的衣服給脫一下來,把他放在外面太一陽一地下曬著。

只見從外面進來兩個老爺:頭一個頭戴新緯帽,五品頂戴,翡翠翎冠花翎,身穿醬色寧綢二則龍的單袍,並沒有穿著褂子,身上帶著飄帶、荷包、手巾,各樣活計俱全,足登篆底緞靴;面黃微鬚,細眉大眼。

後邊那個人身高八尺,面如重棗,兩道重眉,一雙虎目;身穿藍寧綢袍子,天青褂子,六品藍翎。

後邊跟著五六官兵,拉著坐騎。

方一進店,前頭那位張老爺說道:「誰把我的跟人給捆上了?」

只見小二同那個先跑的從西屋裡出來,說:「老爺,可了不得了!上房有個醉鬼,把張祿捆上,還放在院子裡曬著。

老爺請看那個醉鬼,不是在上房台階板凳上坐著嗎?」

張守備抬頭一看,只見那李玉要站起來,身高九尺,面似黑漆,環眉大眼;身穿灰色細布單袍,足登青布薄底快靴,光著腦袋,手拿酒壺,在那裡喝酒。

又見自己跟班的在那邊太一陽一地捆著,身一子在那裡曬著直嚷。

守備一見,忽然大怒,說:「來人!把這個混帳東西,給我拿下!」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永慶昇平前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