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昇平前傳》第八十一回:詩曰:萬里程途十丈塵,英雄回首總傷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永慶昇平前傳》第八十一回

永慶昇平前傳

第八十一回

倭侯爺三探峨嵋山 馬成龍火燒八卦陣

詩曰:萬里程途十丈塵,英雄回首總傷神。

三千世界原無著,八百單寒大有人。

貰酒漫為孫楚醉,賣文何益長卿貧。

鶯飛草長年年慣,莫向一江一南更惜春。

馬成龍見倭侯爺一賭氣,帶那二百官兵往南山口去了。

成龍自帶二百多名囚犯兵,進了北山口。

帶著二十個大燈籠,用油綢子罩上,一直的往正南。

走有數里,迎面一道山嶺,兩旁都是奇峰。

馬成龍順著那道山嶺,一直的往山坡上走。

方一過山坡,只見那邊有一塊空場之地,彷彿像一座教軍場似的。

往正南,藉著月光一瞧,十里之外有一座山。

成龍是福至心靈,心中說:「這山裡如何有這樣的平川之地?其中定有緣故。

我何不派人下去探探,再作主意。」

想罷,問:「你們誰下去,到這山坡平川之地哨探哨探?回來稟我知道。」

一胡一進忠說:「我去!」自己跑下了山坡,一直的往正南平川之處。

方一邁步,只聽「咯」一響,一股青煙,再瞧一胡一進忠,蹤跡不見。

馬成龍一陣發楞,說:「這是什麼東西?大概是妖道設的妖術邪法。

地下有地板、滾板、翻板,待我派人拿石頭砸一下,試試有什麼動作?」

又叫人抬了一塊石頭,照著那平川之地一扔,只見從地下往上躥上來好些支火箭。

成龍慢慢的下了山坡一瞧,就知這是按「生一裸一治化」擺成了一座八卦陣。

成龍派手下兵丁:「找乾柴,每人要一捆,扔在那平川之處,點著火,燒他一個不亦樂乎!」眾兵丁遵令,去找山裡頭柴火。

少時齊來一交一令,扔在那平川之處,用火點著,只聽「咯吱吱」的聲響。

怎見得?有贊為證:南方本是離火,今朝降在人間。

無情猛烈一性一炎炎,大廈宮室難占。

滾滾紅光照地,忽忽地動天翻。

猶如平地火焰山,立刻人人忙亂。

原來那平川之地上面是木板,裡頭有地道,有賊人看守,名為八卦陣,按「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此陣正北「壬癸水」,地道裡頭有毒水噴筒;東方「甲乙木」,地道有諸葛連環弩;正南上「丙丁火」,下面有硫磺蛋;正西上「庚辛金」,有滾刀刀輪;中央「戊己土」,裡面有五行黑狼煙,有毒藥,人遇此必死。

這是妖道早已擺設好了。

此時,他知道清營必有探山之人,是來一個拿一個,來兩個拿一雙,不能放一個漏網。

今天被馬成龍用火一燒,把木板也燒著了,消息兒也燒壞了。

成龍並不害怕,繞道往正南就走,那兵丁後面跟隨。

方過了這八卦陣,只見眼前有一個樹林,馬成龍說:「留神!樹林中許有賊。」

正吩咐眾人,只聽對面有一人高聲喊嚇說:「來者何人?快通名來!」馬成龍睜睛一瞧,見是一位年邁的英雄。

怎見得?有贊為證:見英雄是一老叟,壽至古稀,童顏皓首。

雖年邁,一精一神有,好俠義,無歇休。

身歸三清好雲遊,左邪教,有奇謀,官拜忠勇鎮北侯。

念皇恩,不忘舊,有意滅賊歸清把英名留。

馬成龍細看那個老英雄,身高九尺以外,面如紫玉,環眉大眼;頭戴如意道冠,紫緞子道服,白綾襪雲履;海下一部黃焦焦透紅的一胡一子,手中抱一口金背刀,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馬成龍瞧罷,說:「你要問我,家住山東登州府文登縣馬家莊,姓馬,雙名成龍,別人都送外號臨敵無懼、勇冠三軍的便是。

你是什麼人?快些說來!」那道人一聽,說:「原來是馬大人。

今天我巡查北山口,那八卦陣是你燒的吧?你來看。」

先把手中那一把刀往地下一插,又拍拍巴掌,說:「可別疑心,我並無害你之心。

你可別往前進,要再往裡走五六里遙,必有一性一命之懮。

我說的可是好話,並非是嚇你。

我與馬大人你打聽一個人,你可知道?」

成龍說:「有名便知,無名不曉。」

那道人說:「提起此人,大大的有名:家住蘇州雙棋桿巷丁家堡的人氏,姓顧,雙名煥章,一江一湖送的外號稱為賽報應。

後來做官,聖上恩賜倭克金布,官封靖遠侯。

此人可在營內無有?」

馬成龍一聽,心中說:「那些天地會八卦教,俱與我侯爺大哥有仇,我別告訴實話。」

想罷,說:「倭侯爺告病假回家去了。」

那道人聽說,「欸」了一聲,說:「馬大人,你回去吧,千萬別再往山裡哨探了,恐有一性一命之懮!我要去也。」

把那把刀拿起來,一回身進了樹林,竟往南去了。

那馬成龍一瞧,說:「這號東西不叫我往裡去,我非去不成,倒探一個水落石出來!」帶那二百兵,又往前走了有三里之遙,見對面站著一個人,說:「馬大人還未回去哪?」

又把那刀往地下一插,拍了拍巴掌,說:「馬大人,我再望你打聽一個人:家住武清縣河西務的人氏,姓張,雙名廣太,升任一江一蘇水師營副將。

你可認得他嗎?」

馬成龍一聞此言,說:「你問的是張廣太,他早就被參回家去了。」

那道人說:「馬大人,你早早回去吧,裡面多有埋伏,千萬聽我的話,不可不信!」一伸手把地下那一把刀拿起來,說:「我要去也。」

回身一直往南就走。

山東馬說:「我偏不回去,倒要到裡邊去瞧瞧去,我是不到黃泉不死心!」又帶著眾人,一直的往前走了有四五里之遙。

前邊有人說:「馬大人,還未回去哪?我怕你不回去,我在這裡多站了一會。」

又把手中刀往地下一插,往前走了幾步。

成龍說:「又把刀插在地下了,再拍拍手拿過來說:『馬大人,我再與你打聽一個人,你可知道?』回頭再說:『你可千萬別往裡走,恐有一性一命之懮。

』」成龍先對眾兵那裡說。

見那人果然拍了拍手掌過來,相離不遠,說:「馬大人,我再與你打聽兩個人,你準知道。

這兩個人是滄州人氏,一個姓謝,名祿,別號人稱賽展雄;一個姓韓,名虎,別號人稱藍面天王。

我聽說他兩個人自青龍山歸降大清,不知他二人現在官居何職。」

馬成龍一聽他所說這幾個人,想:「我聽他都說的清清楚楚,我不知這段事是怎麼個緣故。

我問問他是誰呀?」

想罷,說:「朋友貴姓?你是哪裡的?」

那道人說:「我也是滄州人氏,姓馬,名傑,當年我有一個朋友韓成公在時,我二人在北五省人稱滄州雙俠。

顧煥章是我拜弟,張廣太他的夫人是我的侄女,那韓虎、謝祿是我的侄兒。」

馬成龍一聽,說:「原來是馬傑馬大哥,我不知道。

你在這峨嵋山裡作什麼事業?我久仰大名,今幸得會,也是三生有幸!張廣太此時在獨龍口作總兵,謝祿、韓虎現在軍營跟我管帶奮勇隊,倭侯爺顧煥章現如今探南山口。

我二人是今夜晚一同前來探山,他探南山口,我探北山口。」

馬傑一聽,說:「不好!南山口的埋伏甚多。

馬大人,你先回營,我先到南山口救顧煥章去。

我此時在這裡封為一字並肩忠勇王;先一到這裡,封為忠勇侯、糧台督會總之職。

我雖身在天地會,心在大清國。

我是要替國家除害,早晚倒反峨嵋山,拿獲吳恩,我也不要功勞。

馬大人,你先回去,我往南山口救顧煥章去!」說罷,轉身往正南去了。

馬成龍無奈,自己帶那二百多兵丁,一直的回身,出離北山口之時,天已然亮了,到日出之時了。

正要回營,只見跟倭侯爺的那些個官兵齊聲吶喊說:「馬大人,可了不得了!我等實在不知倭侯爺是個氣傲的人。

他叫我們在南山口外等候,他自己入山,走了不遠,正落在滾板之內。

我等方才想要過去解救,那邊過來了無數的八卦教匪,用鐃鉤把倭侯爺給搭住,拿往山裡邊去了。

我等人少,也不敢追,實出於無奈,這才回來,求大人給我們講個人情!」馬成龍一聽,「哎喲」一聲,說:「我的顧大哥呀,再未想到你今天死在這峨嵋山裡。

我回去稟明了王一爺,帶我那八百奮勇隊,前去替一我恩兄報仇雪恨就是了。

你等跟我進營,見王一爺再說。」

那些個兵丁,一個個都跟著成龍至大營內中軍大帳。

馬成龍先自進了大帳。

給神力王請了安,說:「回稟王一爺,馬成龍探得北山口內有妖人擺下的八卦陣一座,內中俱是翻板、滾板、火箭、五毒、噴筒,被我用乾柴把他那八卦陣燒壞了。

我又往前探路,遇見一個老道,我問他是哪裡的人,他說他姓馬,名傑,外號人稱紅一胡一子,在天地會八卦教內封為一字並肩王之爵位。

他說他人在天地會內,心卻在大清國,早晚得便,他定計獻峨嵋山了。

他還說裡面埋伏甚多,叫我不必往裡邊去。

我又往裡邊哨探十數里之遙,望裡邊果有峻嶺高一峰,旌旗招展,人聲一片。

我無奈自己帶著那手下人回來。

至大營,見有跟倭侯爺的那些個兵齊來報說倭侯爺被擒。

我細問他們,都說是倭侯爺帶領著人去探南山口,他吩咐眾人都站在山外等候,他自己入山被擒。」

神力王一聽,叫把那二百兵叫進來,又問了一遍,都是異口同聲,與馬成龍所說的一樣。

神力王吩咐:「調隊進北山口,攻山拿賊!調五成隊前往就是。」

那手下的三軍調齊了,一直的隨神力王出大營撲奔北山口。

正往前走,那前隊到北山口外,王一爺吩咐:「薩林太帶步隊在這北山口把守,不准私離汛地!」自己催座下馬,帶馬步三軍一干將校人等進山。

走了有十里之遙,前面有一道山梁,上面一聲炮響,人聲吶喊,齊說:「好一個神力王,你今休要想逃走!」王一爺與眾人一瞧,只見那山嶺之上遍插旌旗,都是八卦教,站定有兩萬賊軍,東西有十里長,兩山頭淨是伏兵。

為首有少會總安靜芳、呂天保,瘟道人葉守敬,虎囤真人葉守青,雲南五傑:任龍、任虎、任彪、任豹、任鳳,齊往下面嚷著說:「神力王,你等要瞧顧煥章?來,來,你等把他抬上來!」只見有人抬上來一個木板,高有一丈,寬有三尺,上面釘著一個人。

神力王用千里眼一細瞧,那衣服、身軀是倭克金布。

頸項之上釘著一個釘子,前心釘著一尺多長的一個釘子,下面兩一腿穿在一處,釘著一個大釘子,鮮血淋一漓,甚是慘人。

神力王一瞧,回頭問一胡一忠孝、馬成龍、馬夢太:「你等久在一處,必認得。

你等瞧瞧那是顧煥章不是?」

那三個人說:「那本板三釘,釘的正是倭侯爺。」

神力王一聽,「哎喲」一聲,在馬上哇的吐出來一口鮮血,說:「罷了!可惜吾兒死在他人之手!」吩咐:「攻山!」

大隊方才要闖山,只見上面有無數的滾木礧石、灰瓶炮子、火噴筒。

伊大人怕有失,吩咐撤隊。

那些個官兵都往回走,惟有馬成龍那三千八百奮勇隊,並不鳴金。

伊大人過去說:「成龍撤隊回營!」馬成龍說:「我至死也不回去!非得打破了山,我進去拿了吳恩,才算我對得起我大哥哪!」伊大人說:「你先調隊營,我自有妙計破山,不准違我的軍令!」馬成龍一聽,吩咐鳴金。

一棒鑼聲,大隊浩蕩蕩的回歸了大營。

到了營內,伊大人傳令說:「營門緊閉,不准私自放人出入。

有一人出營,須有令箭。」

還吩咐人等不准告訴王天一寵一說倭侯爺被害之事。

伊大人這是怕成龍他一時奮勇,惹出禍來,先叫人閉了營門,又不叫告訴王天一寵一,又怕王天一寵一帶病著急。

老王一爺回大帳臥不起,屠海、伊哩布二人辦理軍情大事。

馬成龍與夢太二人在賬房內設擺下靈位,供奉恩兄顧煥章之靈位。

二馬天天焚香上祭,派一個差官在賬房門外瞧著:「如王天一寵一到來,千萬不可不回稟我知道。」

那差官每天就在賬房門外看守。

這一日,那差官睡著了。

坐在那裡盹睡。

二馬在賬房內放聲痛哭,說:「恩兄顧煥章,你今天一死,但願你早早脫生人世。」

正哭著,只見自外面躥進來一個人,把二馬嚇了一跳,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永慶昇平前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