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在線閱讀

史記

【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在線閱讀

管仲夷吾者,穎上人也。

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

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

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

鮑叔遂進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

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

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

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

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彊兵,與俗同好惡。

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

故論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

貴輕重,慎權衡。

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

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於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侯由是歸齊。

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管仲富擬於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

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彊於諸侯。

後百餘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

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

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

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

越石父賢,在縲紲中。

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驂贖之,載歸。

弗謝,入閨。

久之,越石父請絕。

晏子戄然,攝衣冠謝曰:「嬰雖不仁,免子於厄,何子求絕之速也?」

石父曰:「不然。

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

方吾在縲紲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贖我,是知己;知己而無禮,固不如在縲紲之中。」

晏子於是延入為上客。

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闚其夫。

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既而歸,其妻請去。

夫問其故。

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

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長八尺,乃為人僕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後夫自抑損。

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

晏子薦以為大夫。

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

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一事,故次其傳。

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

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

豈以為周道衰微,桓公既賢,而不勉之至王,乃稱霸哉?語曰「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噲親也」。

豈管仲之謂乎?

方晏子伏莊公一屍一哭之,成禮然後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至其諫說,犯君之顏,此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夷吾成霸,平仲稱賢。

粟乃實廩,豆不掩肩。

轉禍為福,危言獲全。

孔賴左衽,史忻執鞭。

成禮而去,人望存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
史記書目【五帝本紀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夏本紀第二】《史記》在線閱讀【殷本紀第三】《史記》電子書【周本紀第四】《史記》txt【秦本紀第五】《史記》古文版【秦始皇本紀第六】《史記》全文閱讀【項羽本紀第七】《史記》在線閱讀【高祖本紀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呂太后本紀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孝文本紀第十】【孝景本紀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孝武本紀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三代世表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六國年表第三】《史記》電子書【秦楚之際月表第四】《史記》txt【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史記》古文版【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禮書第一】《史記》文言文版【樂書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律書第三】《史記》電子書【歷書第四】《史記》txt【歷書第四】《史記》txt【封禪書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河渠書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吳太伯世家第一】《史記》文言文版【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在線閱讀【魯周公世家第三】《史記》電子書【燕召公世家第四】《史記》txt【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古文版【陳杞世家第六】《史記》全文閱讀【衛康叔世家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宋微子世家第八】《史記》在線閱讀【晉世家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世家第十】【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鄭世家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趙世家第十三】《史記》電子書【魏世家第十四】《史記》txt【韓世家第十五】《史記》古文版【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陳涉世家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荊燕世家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史記》txt【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三王世家第三十】【伯夷列傳第一】《史記》文言文版【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在線閱讀【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史記》電子書【司馬穰苴列傳第四】《史記》txt【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史記》古文版【伍子胥列傳第六】《史記》全文閱讀【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商君列傳第八】《史記》在線閱讀【蘇秦列傳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張儀列傳第十】【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穰侯列傳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史記》電子書【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史記》txt【孟嘗君列傳第十五】《史記》古文版【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春申君列傳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樂毅列傳第二十】【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田單列傳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史記》txt【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刺客列傳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黥布列傳第三十一】《史記》文言文版【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儋列傳第三十四】《史記》txt【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史記》古文版【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史記》在線閱讀【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史記》txt【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史記》古文版【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史記》在線閱讀【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匈奴列傳第五十】【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南越列傳第五十三】《史記》電子書【東越列傳第五十四】《史記》txt【朝鮮列傳第五十五】《史記》古文版【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汲鄭列傳第六十】【儒林列傳第六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史記》電子書【遊俠列傳第六十四】《史記》txt【佞幸列傳第六十五】《史記》古文版【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