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白話文》松滋侯劉子房傳:大明四年(460),他五歲,被封尋陽王,享受二千戶租稅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宋書白話文》松滋侯劉子房傳

宋書白話文

松滋侯劉子房傳

松滋侯劉子房字孝良,是孝武帝的第六個兒子。

大明四年(460),他五歲,被封尋陽王,享受二千戶租稅待遇,同時當冠軍將軍,淮南宣城二郡太守。

大明五年(461)遷任徐州刺史、將軍、太守照舊,大明六年(462),改任宣城太守,大明七年(463),晉位右將軍,免去宣城太守職務。

其餘照舊,前廢帝永光元年(465),免除東揚州刺史,子房在本官之上當督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五郡諸軍事、會稽太守。

太宗即位,改督為都督,劉子房晉號安東將軍,太守照舊,又被調為撫軍將軍,兼領太常。

長史孔覬不接受命令,起兵造反,響應晉安王劉子勳。

劉子勳自稱皇帝時,尊進劉子房位號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三吳、晉陵都接受孔凱的命令。

太宗派衛將軍巴陵王劉休若率諸將吳喜東向出擊,每戰必勝,逐個平定,上虞縣令王晏起兵殺了孔凱,逮捕劉子房,送回京城,明帝原諒了他,貶他當松滋縣侯,享受一千戶的租稅待遇。

司徒建安王休仁認為劉子房兄弟終究是心頭大患,勸明帝除掉他們。

於是明帝下了一道詔書說:「意外的災禍,從古以來常有的。

感情終究是要屈從於法律,聖賢也必須服從這個真理,我掃除凶逆平定禍亂,皇室大業再次振興,深思國家大業,勉力擔當重任,認為弘揚政治,應盡量和睦親情,但是小人在其中煽動,妄圖謀反,從西面背叛朝廷,從東方進犯朝廷之時,京城的一些兇惡人物,暗中勾結路休之兄弟,專門出謀劃策,企圖製造禍亂,叫舍人嚴龍窺一探宮殿,以為羽林軍外出討伐叛亂,一定沒有防衛軍隊,想尋找機會,突襲皇宮,劉氏則在他的藩鎮,準備援助他們,勾結北方敵人,引一誘魏兵到淮河南邊,最近休范過江,劉氏想抗拒他,幸好仗著國家的大福,一奸一佞邪惡之人的圖謀沒有得逞。

陰謀反而暴露,本應依法懲罰,但因災禍未平,免強寬饒他們,現在國家太平,應該辨別忠誠和一奸一邪,因為涓一涓細流可變長河,小小火星可變大火,所以應該防微杜漸,把他們交給有關部門,依法處罰,松滋侯劉子房等陷身一奸一黨一,和叛亂同類,終於和他的簽帥等小人,暗中勾結南邊叛一黨一,連結劉氏等,回來圖謀危害我,他們罪行明白,法律上不應原諒,但畢竟是子侄,確實不忍懲處,可以廢他當庶人,遷移遠郡。」

這時被殺掉,子房當時只十一歲。

路休之等人因為崇憲太后死了,料想自己將來不能立身,所以不安得很,劉氏在南兗州,有造反之心。

嚴龍在太祖元嘉年間,已當了中書舍人、南台御史,後又當舍人,很被信任,在景和泰始初年,官至越騎校尉、右軍將軍,明帝認為他們心懷惡意,所以一併殺了他們。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宋書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