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過獅子林及樹人國第五:說由未了,便到獅子林。只見麒麟迅速,獅子崢嶸,擺尾搖頭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過獅子林及樹人國第五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過獅子林及樹人國第五

早起,七人約行十里,猴行者啟:「我師,前去即是獅子林。」

說由未了,便到獅子林。

只見麒麟迅速,獅子崢嶸,擺尾搖頭,出林迎接;口銜香花,皆來供養。

法師合掌(巾箱本作「堂」)向前,獅子舉頭(德富氏本作「身」)送出。

五十餘里,儘是麒麟。

次行又(巾箱本作「有」)到荒野之所,法師回謝獅王迎送。

猴行者曰:「我師前去又是樹人國。」

入到國中,儘是千年枯樹,萬載石頭;松柏如龍,頑石似虎。

又見山中有一村寺,並無僧行。

只見林雞似鳳,山犬如龍;門外有兩道金橋,橋下儘是金線水。

又睹紅日西斜,都無旅店。

猴行者曰:「但請前行,自然不用憂慮。」

又行五六十里,有一小屋,七人遂止宿於此。

次(巾箱本作「取」)早起來,七人嗟歎:「夜來此處甚是蹊蹺!」遂令行者前去買菜做飯。

主人曰:「此中人會妖法,宜早迴來。」

法師由尚未信。

小行者去(德富氏本無「去 」字)買菜,至午不迴。

法師曰:「煩惱我心!小行者出去買菜,一午不見迴來,莫是被此中人一妖法定也?」

猴行者曰:「待我自去尋看如何?」

法師曰:「甚好,甚好!」

猴行者一去數里借問,見有一人家,魚舟系樹,門掛蓑衣。

然小行者被他作法,變作一個驢兒,吊在廳前。

驢兒見猴行者來,非常叫噉。

猴行者便問主人:「我小行者買菜,從何去也?」

主人曰:「今早有小行者到此,被我變作驢兒,見在此中。」

猴行者當下怒發,卻將主人家新婦,年方二八,美貌(貌)過人,行動輕盈,西施難比(巾箱本作「此」),被猴行者作法,化此新婦作一束青草,放在驢子口伴。

主人曰:「我新婦何處去也?」

猴行者曰:「驢子口邊青草一束,便是你家新婦。」

主人曰:「然你也會邪法?我將為無人會使此法。

今告師兄,放還我家新婦。」

猴行者曰:「你且放還我小行者。」

主人噀水一口,驢子便成行者。

猴行者噀水一口,青草化成新婦。

猴行者曰:「我即今有僧行七人,從此經過,不得妄有妖法。

如敢故使妖術,須教你一門刲草除根。」

主人近前拜謝:「豈敢有違。」

戰戰兢兢,乃成詩謝曰:

行者今朝到此時,偶將妖法變驢兒。

從今拱手阿羅漢,免使家門禍及之。

猴行者乃留詩云:

莫將妖法亂施呈(德富氏本作「鬼」),我見黃河九度清。

相次我師經此過,好將誠意至祇迎。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