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事類第三十八:昔文王繇《易》,剖判爻位。《既濟》九三,遠引高宗之伐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文心雕龍》·事類第三十八

文心雕龍

·事類第三十八

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

昔文王繇《易》,剖判爻位。

《既濟》九三,遠引高宗之伐,《明夷》六五,近書箕子之貞:斯略舉人事,以征義者也。

至若胤征羲和,陳《政典》之訓;盤庚誥民,敘遲任之言:此全引成辭以明理者也。

然則明理引乎成辭,征義舉乎人事,乃聖賢之鴻謨,經籍之通矩也。

《大畜》之象,「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亦有包於文矣。

觀夫屈宋屬篇,號依詩人,雖引古事,而莫取舊辭。

唯賈誼《鵩賦》,始用鶡冠之說;相如《上林》,撮引李斯之書,此萬分之一會也。

及揚雄《百官箴》,頗酌於《詩》、《書》;劉歆《遂初賦》,歷敘於紀傳;漸漸綜采矣。

至於崔班張蔡,遂捃摭經史,華實布濩,因書立功,皆後人之範式也。

夫姜桂因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學,能在天資。

才自內發,學以外成,有學飽而才餒,有才富而學貧。

學貧者迍邅於事義,才餒者劬勞於辭情,此內外之殊分也。

是以屬意立文,心與筆謀,才為盟主,學為輔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學褊狹,雖美少功。

夫以子雲之才,而自奏不學,及觀書石室,乃成鴻采。

表裡相資,古今一也。

故魏武稱張子之文為拙,以學問膚淺,所見不博,專拾掇崔杜小文,所作不可悉難,難便不知所出。

斯則寡聞之病也。

夫經典沉深,載籍浩瀚,實群言之奧區,而才思之神皋也。

揚班以下,莫不取資,任力耕耨,縱意漁獵,操刀能割,必裂膏腴。

是以將贍才力,務在博見,狐腋非一皮能一溫一 ,雞?庶必數千而飽矣。

是以綜學在博,取事貴約,校練務一精一,捃理須核,眾美輻輳,表裡發揮。

劉劭《趙都賦》雲︰「公子之客,叱勁楚令歃盟;管庫隸臣,呵強秦使鼓缶。」

用事如斯,可稱理得而義要矣。

故事得其要,雖小成績,譬寸轄制輪,尺樞運關也。

或微言美事,置於閒散,是綴金翠於足脛,靚粉黛於胸臆也。

凡用舊合機,不啻自其口出,引事乖謬,雖千載而為瑕。

陳思,群才之英也,《報孔璋書》雲︰「葛天氏之樂,千人唱,萬人和,聽者因以蔑《韶》、《夏》矣。」

此引事之實謬也。

按葛天之歌,唱和三人而已。

相如《上林》雲︰「奏陶唐之舞,聽葛天之歌,千人唱,萬人和。」

唱和千萬人,乃相如推之。

然而濫侈葛天,推三成萬者,信賦妄書,致斯謬也。

陸機《園葵》詩雲︰「庇足同一智,生理合異端。」

夫葵能衛足,事譏鮑莊;葛藟庇根,辭自樂豫。

若譬葛為葵,則引事為謬;若謂庇勝衛,則改事失真:斯又不一精一之患。

夫以子建明練,士衡沉密,而不免於謬。

曹洪之謬高唐,又曷足以嘲哉!夫山木為良匠所度,經書為文士所擇,木美而定於斧斤,事美而制於刀筆,研思之士,無慚匠石矣。

贊曰︰經籍深富,辭理遐亙。

皓如一江一 海,郁若昆一鄧一 。

文梓共采,瓊珠一交一 贈。

用人若己,古來無懵。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文心雕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