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詔策第十九:淵嘿黼扆,而響盈四表,其唯詔策乎!昔軒轅唐虞,同稱為「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文心雕龍》·詔策第十九

文心雕龍

·詔策第十九

皇帝御宇,其言也神。

淵嘿黼扆,而響盈四表,其唯詔策乎!昔軒轅唐虞,同稱為「命」。

命之為義,制性之本也。

其在三代,事兼誥誓。

誓以訓戎,誥以敷政,命喻自天,故授官錫胤。

《易》之《姤》象︰「後以施命誥四方。」

誥命動民,若天下之有風矣。

降及七國,並稱曰命。

命者,使也。

秦並天下,改命曰制。

漢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

敕戒州部,詔誥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

策者,簡也。

制者,裁也。

詔者,告也。

敕者,正也。

《詩》云「畏此簡書」,《易》稱「君子以制數度」,《禮》稱「明神之詔」,《書》稱「敕天之命」,並本經典以立名目。

遠詔近命,一習一 秦制也。

《記》稱「絲綸」,所以應接群後。

虞重納言,周貴喉舌,故兩漢詔誥,職在尚書。

王言之大,動入史策,其出如綍,不反若汗。

是以淮南有英才,武帝使相如視草;隴右多文士,光武加意於書辭:豈直取美當時,亦敬慎來葉矣。

觀文景以前,詔體浮雜,武帝崇儒,選言弘奧。

策封三王,文同訓典;勸戒淵雅,垂范後代。

及制詔嚴助,即雲︰「厭承明廬」,蓋一寵一 才之恩也。

孝宣璽書,責博於陳遂,亦故舊之厚也。

逮光武撥亂,留意斯文,而造次喜怒,時或偏濫。

詔賜一鄧一 禹,稱司徒為堯;敕責侯霸,稱黃鉞一下。

若斯之類,實乖憲章。

暨明章崇學,雅詔間出。

和安政弛,禮閣鮮才,每為詔敕,假手外請。

建安之末,文理代興,潘勖九錫,典雅逸群。

衛覬禪誥,符采炳耀,弗可加已。

自魏晉誥策,職在中書。

劉放張華,並管斯任,施令發號,洋洋盈耳。

魏文帝下詔,辭義多偉。

至於作威作福,其萬慮之一蔽乎!晉氏中興,唯明帝崇才,以一溫一 嶠文清,故引入中書。

自斯以後,體憲風一流 矣。

夫王言崇秘,大觀在上,所以百辟其刑,萬邦作孚。

故授官選賢,則義炳重離之輝;優文封策,則氣含風雨之潤;敕戒恆誥,則筆吐星漢之華;治戎燮伐,則聲有洊雷之威;眚災肆赦,則文有春露之滋;明罰敕法,則辭有秋霜之烈:此詔策之大略也。

戒敕為文,實詔之切者,周穆命郊父受敕憲,此其事也。

魏武稱作敕戒,當指事而語,勿得依違,曉治要矣。

及晉武敕戒,備告百官;敕都督以兵要,戒州牧以董司,警郡守以恤隱,勒牙門以御衛,有訓典焉。

戒者,慎也,禹稱「戒之用休」。

君父至尊,在三罔極。

漢高祖之《敕太子》,東方朔之《戒子》,亦顧命之作也。

及馬援以下,各貽家戒。

班姬《女戒》,足稱母師矣。

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

契敷五教,故王侯稱教。

昔鄭弘之守南陽,條教為後所述,乃事緒明也;孔融之守北海,文教麗而罕施,乃治體乖也。

若諸葛孔明之詳約,庾稚恭之明斷,並理得而辭中,教之善也。

自教以下,則又有命。

《詩》云「有命自天」,明命為重也;《周禮》曰「師氏詔王」,明詔為輕也。

今詔重而命輕者,古今之變也。

贊曰︰皇王施令,寅嚴宗誥。

我有絲言,兆民伊好。

輝音峻舉,鴻風遠蹈。

騰義飛辭,渙其大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文心雕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