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岳全傳》第十二回 奪狀元槍挑小梁王 反武撐走岳鵬舉:落落貧寒一布衣,未能仗劍對公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說岳全傳》第十二回 奪狀元槍挑小梁王 反武撐走岳鵬舉

說岳全傳

第十二回 奪狀元槍挑小梁王 反武撐走岳鵬舉

詩曰:

落落貧寒一布衣,未能仗劍對公車。

心承孟母三遷教,腹飽陳平六出奇。

鎩羽濡飛嗟此日,腰金衣紫待何時?

男兒未遂封侯志,空負堂堂七盡軀。

話說張邦昌聽得宗爺說出那兩樁故事,明知是罵他妒賢嫉能,卻又自家有些心虛,發不出話來,真個是敢怒而不敢言,便道:「岳飛,且不要說你的文字不好,今問你敢與梁王比箭麼?」

岳大爺道:「老爺有令,誰敢不遵?」

宗爺心中暗喜:「若說比箭,此賊就上了當了!」便叫左右:「把箭垛擺列在一百數十步之外。」

梁王看見靶子甚遠,就向張邦昌稟道:「柴桂弓軟,先讓岳飛射罷。」

邦昌遂叫岳飛下階先一射。

又暗暗的叫親隨人去將靶子移到二百四十步,令岳飛不敢射,就好將他趕出去了。

誰知這岳大爺卻不慌不忙,立定了身,當天下英雄之面,開弓搭箭,真個是弓開如滿月,箭發似流星,颼颼的一連射一了九枝。

只見那搖旗的搖一個不住,擂鼓的擂得個手酸。

方才射完了,那監箭官將九枝箭,連那射透的箭靶,一齊拜上廳來,跪著。

張邦昌是個近視眼,看那九枝箭並那靶子一總擺在地下,不知是什麼東西。

只聽得那官兒稟道:「這舉子箭法出眾,九枝箭俱從一孔而出。」

張邦昌等不得他說完,就大喝一聲:「胡說!還不快拿下去!」

那梁王自想:「箭是比他不過了,不若與他比武,以便將言語打動他,令他詐輸,讓這狀元與我。

若不依從,趁勢把他砍死,不怕他要我償命。」

算計已定,就稟道:「岳飛之箭皆中,倘然柴桂也中了,何以分別高下?不若與他比武罷。」

邦昌聽了,就命岳飛與梁王比武。

梁王聽了,隨即走下廳來,整鞍上馬,手提著一一柄一金背大砍一刀,拍馬先自往校場中間站定,使開一個門戶,叫一聲:「岳飛!快上來,看孤家的刀罷!」這岳大爺雖然武藝高強,怕他是個王子,怎好交手,不覺心裡有些躊躇。

勉強上了馬,倒提著槍,慢騰騰的懶得上前。

那校場中來考的、看的,有千千萬萬,見岳飛這般光景,俱道:「這個舉子那裡是梁王的對手?一定要輸的了!」就是宗爺也只道:「他是臨場膽怯,是個沒用的,枉費了我一番心血!」

且說梁王見岳飛來到面前,便輕輕的道:「岳飛,孤家有一句話與你講,你若肯詐敗下去,成就了孤家大事,就重重的賞你;若不依從,恐你一性一命難保!」岳大爺道:「千歲吩咐,本該從命,但今日在此考的。

不獨岳飛一人。

你看天下英雄,聚集不少,那一個不是十載寒窗,苦心習學,只望到此博個功名,榮宗耀祖?今千歲乃是堂堂一國藩王,富貴已極,何苦要佔奪一個武狀元,反丟卻藩王之位,與這些寒士爭名?豈不上負聖主求賢之意,下屈英雄報國之心?竊為千歲不取,請自三思!不如還讓這些眾舉子考罷。」

梁王聽了,大怒道:「好狗頭!孤家好意勸你,你若順了孤家,豈愁富貴?反是這等胡言亂語。

不中抬舉的狗才!看刀罷!」說罷,當的一刀,望岳大爺頂門上砍來。

岳大爺把槍望左首一隔,架開了刀。

梁王又一刀攔腰砍來。

岳大爺將槍桿橫倒,望右邊架祝這原是「鷂子大翻身」的家數,但是不曾使全。

惱得那梁王心頭火起,舉起刀來,噹噹噹,一連六七刀。

岳大爺使個解數,叫作「童子抱心勢」,東來東架,西來西架,那裡會被他砍著?梁王收刀回馬,轉演武廳來。

岳大爺亦隨後跟來,看他怎麼。

只見梁王下馬上廳來,稟張邦昌道:「岳飛武藝平常,怎能上陣交鋒?」

邦昌道:「我亦見他武藝不及千歲。」

宗爺見岳飛跪在梁王后頭,便喚上前來道:「你這樣武藝,怎麼也想來爭功名?」

岳飛稟道:「武舉非是武藝不一精一,只為與梁王有尊卑之分,不敢交手。」

宗爺道:「既如此說,你就不該來考了。」

岳大爺道:「三年一望,怎肯不考?但是往常考試,不過跑馬射箭,舞劍掄刀,以品優劣。

如今與梁王刀槍相向,走馬交鋒,豈無失誤?他是藩王尊位,倘然把武舉傷了,武舉白送了一性一命;設或武舉偶然失手,傷了梁王,梁王怎肯干休?不但武舉一性一命難保,還要拖累別人。

如今只要求各位大老爺作主,令梁王與武舉各立下一張生死文書。

不論那個失手,傷了一性一命,大家不要償命。

武舉才敢交手。」

宗爺道:「這話也說得是。

自古道壯士臨陣,不死也要帶傷,那裡保得定?柴桂你願不願呢?」

梁王尚在躊躇,張邦昌便道:「這岳飛好一張利嘴!看你有甚本事,說得這等決絕?千歲可就同他立下生死文書,倘他傷了一性一命;好叫眾舉子心服,免得別有話說。」

梁王無奈,只得各人把文書寫定,大家畫了花押,呈上四位主考,各用了櫻梁王的交與岳飛,岳飛的交與梁王。

梁王就把文書交與張邦昌,張邦昌接來收好。

岳大爺看見,也將文書來交與宗澤。

宗爺道:「這是你自家的一性一命交關,自然自家收著,與我何涉,卻來交與我收?還不下去!」岳大爺連聲道:「是,是,是!」

兩個一齊下廳來,岳大爺跨上馬,叫一聲:「千歲,你的文書交與張太師了。

我的文書宗老爺卻不肯收,且等我去交在一個朋友處了就來。」

一面說,一面去尋著了眾弟兄們,便叫一聲:「湯兄弟,倘若停一會梁王輸了,你可與牛兄弟守住他的帳房門首,恐他們有人出來打攢盤,好照應照應。」

又向張顯道:「賢弟,你看帳房後邊儘是他的家將,倘若動手幫助,你可在那裡攔擋些。

王賢弟,你可整頓兵器,在校場門首等候,我若是被梁王砍死了,你可收拾我的一屍一首。

若是敗下來,你便把校場門砍開,等我好逃命。

這一張生死文書,與我好生收著。

倘然失去,我命休矣!」吩咐已畢,轉身來到校場中間。

那時節,這些來考的眾舉於,並那看的人,真個人千人萬,挨挨擠擠,四面如打著圍牆一般站著,要看他二人比武藝。

且說那梁王與岳飛立了生死文書,心裡就有些慌張了,即忙回到帳房之中。

列位看官,這又不是出征上陣,只不過考武,為什麼有起帳房來呢?一則,他是一家藩王,比眾不同;二來,已經買服一奸一臣,縱容他胡為,不去管他;三來,他是心懷不善,埋伏家將虞候在內,以備防護。

故此搭下這三座大帳房,自己與門客在中間,兩旁是家將虞候並那些親隨諸色人等。

這梁王來到中間帳房坐定,即喚集家將虞候人等齊集面前,便道:「本藩今日來此考武,穩穩要奪個狀元。

不期偏偏的遇著這個岳飛,要與本藩比試,立了生死文書,不是我傷他,定是他傷我。

你們有何主見贏得他?」

眾家將道:「這岳飛有幾個頭,敢傷千歲?他若差不多些就罷;若是恃強,我們眾人一擁而出,把他亂刀砍死。

朝中自有張太師等作主,怕他怎的?」

梁王聽了大喜,重新整理好了,披掛上馬,來到校場中間,卻好岳大爺才到。

梁王抬起頭來,看那岳飛雄赳赳,氣昂昂,不比前番膽怯光景,心中著實有些膽怯,叫一聲:「岳舉於,依著孤家好!你若肯把狀元讓與我,少不得榜眼、探花也有你的分,日後自然還有好處與你,今日何苦要與孤家作對呢?」

岳大爺道:「王一爺聽稟,舉子十載寒窗,所為何事?自古說:『學成文武藝,原是要貨與帝王家的。

』但願千歲勝了舉子,舉子心悅誠服。

若以威勢相一逼一,不要說是舉子一人,還有天下許多舉子在此,都是不肯服的!」梁王聽了大怒,提起金背刀,照岳大爺頂樑上就是一刀。

岳大爺把瀝泉槍咯當一架。

那梁王震得兩臂酸麻,叫一聲:「不好!」不由心慌意亂,再一刀砍來。

岳大爺又把槍輕輕一舉,將梁王的刀梟過一邊。

梁王見岳飛不還手,只認他是不敢還手,就膽大了,使開金背刀,就上三下四。

左五右六,望岳大爺頂梁頸膊上只顧砍來。

岳大爺左讓他砍,右讓他砍,砍得岳大爺一性一起,叫一聲:「柴桂!你好不知份量。

差不多全你一個體面,早些去罷了,不要倒了楣呀!」梁王聽見叫他名字,怒發如雷,罵聲:「岳飛好狗頭!本藩抬舉你,稱你一聲舉子,你擅敢冒犯本藩的名諱麼?不要走,吃我一刀!」提起金背刀,照著岳大爺頂樑上呼的一聲砍將下來。

這岳大爺不慌不忙,舉槍一架,梟開了刀,耍的一槍,望梁王心窩裡刺來。

梁王見來得利害,把身一子一偏,正中肋甲絛。

岳大爺把槍一起,把個梁王頭望下、腳朝天挑於馬下;復一槍,結果了一性一命。

只聽得合校場中眾舉子並那些看的人,齊齊的喝一聲采。

急壞了左右巡場官,那些護衛兵丁軍夜班等,俱嚇得面面相覷。

巡場官當下吩咐眾護兵:「看守了岳飛,不要被他走了!」那岳大爺神色不變,下了馬,把槍插在地上,就把馬拴在槍桿之上等令。

只見那巡場官飛奔報上演武廳來道:「眾位大老爺在上,梁王被岳飛挑死了,請令定奪。」

宗爺聽了,面色雖然不改,心裡卻也有些驚慌。

張邦昌聽了大驚失色,喝道:「快與我把這廝綁起來!」兩旁刀斧手答應一聲:「得令!」飛奔的下來,將岳大爺捆一綁定了,推到將台邊來。

那時梁王手下這些家將,各執兵器搶出帳房來,想要與梁王報仇。

湯懷在馬上把爛銀槍一擺,牛皋也舞起雙鑭,齊聲大叫道:「岳飛挑死梁王,自有公論。

爾等若是恃強,我們天下英雄,是要打抱不平的囗!」那些家將看見風色不好,回頭打探帳後人的消息,才待出來,早被張顯把鉤連槍,將一座帳房扯去了半邊,大聲吆喝道:「你們誰敢擅自動手,休要惹我們眾好漢動起手來,頃刻間叫你們一性一命休想留了半個!」當時這些看的人有笑的,有高聲附和的,嚇得這些虞候人等怎敢上前?況且看見刀斧手已將岳飛綁上去了,諒來張太師焉肯放他,只得齊齊的立定,不敢出頭。

只有牛皋看見綁了岳大哥,急得上天無路!正在驚慌,忽聽得張邦昌傳令:「將岳飛斬首號令!」左右方才答應,早有宗大老爺喝一聲:「住著!」急忙出位來,一手扯了張邦昌的手,一手攙住王鐸的手,說道:「這岳飛是殺不得的!他兩人已立下生死文書,各不償命,你我俱有印信落在他處。

若殺了他,恐這些舉子不服,你我俱有一性一命之憂。

此事必須奏明聖上,請旨定奪才是。」

邦昌道:「岳飛乃是一介武生,敢將藩王挑死,乃是個無父無君之人。

古言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何必再為啟奏?」

喝叫:「刀斧手,快去斬訖報來!」左右才應得一聲:「得令……」「得令」兩字尚未說完,底下牛皋早已聽見,大聲喊道:「呔!天下多少英雄來考,那一個不想功名?今岳飛武藝高強,挑死了梁王,不能夠做狀元,反要將他斬首,我等實是不服!不如先殺了這瘟試官,再去與皇帝老子算帳罷!」便把雙鑭一擺,望那大纛旗桿上噹的一聲。

兩條鑭一齊下,不打緊,把個旗桿打折,哄嚨一聲響倒將下來。

再是眾武舉齊聲喊叫:「我們三年一望,前來應試,誰人不望功名?今梁王倚勢要強佔狀元,屈害賢才,我們反了罷!」這一聲喊,趁著大旗又倒下,猶如天崩地裂一般。

宗爺將兩手一放,叫一聲:「老太師!可聽見麼?如此悉聽老太師去殺他罷了。」

張邦昌與那王鐸、張俊三人,看見眾舉於這般光景,慌得手足無措,一齊扯住了宗爺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怎說出這般話來?還仗老元戎調處安頓方好。」

宗爺道:「且叫旗牌傳令,叫眾武舉休得羅皂,有犯國法,且聽本帥裁處!」旗牌得令,走至滴水簷前,高聲大叫道:「眾武舉聽著,宗大老爺有令,叫你們休得羅皂,有犯國法,且靜聽大老爺裁處。」

底下眾人聽得宗大老爺有令,齊齊的擁滿了一階,竟有好些直擠到演武廳上來七張八嘴的。

當下張邦昌便對著宗爺道:「此事還請教老元戎如何發放呢?」

宗爺道:「你看人情洶洶,眾心不服,奏聞一事也來不及。

不如先將岳飛放了,先解了眼前之危,再作道理。」

三人齊聲道:「老元戎所見不差。」

吩咐:「把岳飛放了綁!」左右答應一聲「得令」,忙忙的將岳大爺放了。

岳大爺得了一性一命,也不上前去叩謝,竟去取了兵器,跳上了馬,往外飛跑。

牛皋引了眾弟兄隨後趕上。

王貴在外邊看見,忙將校場門砍開,五個弟兄一同逃出。

這些來考的眾武舉見了這個光景,諒來考不成了,大家一哄而散。

這裡眾家將且把梁王一屍一首收拾盛殮,然後眾主考一齊進朝啟奏。

不知朝廷主意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說岳全傳
前言第一回 天遣赤須龍下界 佛謫金翅鳥降凡第二回 泛洪濤虯王報怨 撫孤寡員外施恩第三回 岳院君閉門課子 周先生設帳授徒第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結義 瀝泉洞老蛇怪獻槍第五回 岳飛巧試九枝箭 李春慨締百年姻第六回 瀝泉山嶽飛廬墓 亂草岡牛皋剪徑第七回 夢飛虎徐仁薦賢 索賄賂洪先革職第八回 岳飛完姻歸故土 洪先糾盜劫行裝第九回 元帥府岳鵬舉談兵 招商店宗留守賜宴第一十回 大相國寺閒聽評話 小校場中私搶狀元第十一回 週三畏遵訓贈寶劍 宗留守立誓取真才第十二回 奪狀元槍挑小梁王 反武撐走岳鵬舉第十三回 昭豐鎮王貴染病 牟駝岡宗澤踹營第十四回 岳飛破賊酬知己 施全剪徑遇良朋第十五回 金兀朮興兵入寇 陸子敬設計禦敵第十六回 下假書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陸節度盡忠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兩狼 張叔夜假降保河間第十八回 金兀朮冰凍渡黃河 張邦昌奸謀傾社稷第十九回 李侍郎拚命罵番王 崔總兵進衣傳血詔第二十回 金營神鳥引真主 夾江泥馬渡康王第二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岳鵬舉劃地絕交情第二二回 結義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訓子第二三回 胡先奉令探功績 岳飛設計敗金兵第二四回 釋番將劉豫降金 獻玉璽邦昌拜相第二五回 王橫斷橋霸渡口 邦昌假詔害忠良第二六回 劉豫恃寵張珠蓋 曹榮降賊獻黃河第二七回 岳飛大戰愛華山 阮良水底擒兀朮第二八回 岳元帥調兵剿寇 牛統制巡湖被擒第二九回 岳元帥單身探賊 耿明達兄弟投誠第三十回 破兵船岳飛定計 襲洞庭楊虎歸降第三一回 穿梭鏢明收虎將 苦肉計暗鵲郎第三二回 牛皋酒醉破番兵 金節夢虎諧婚匹第三三回 劉魯王縱子行兇 孟邦傑逃災遇友第三四回 掘陷坑吉青被獲 認兄弟張用獻關第三五回 九宮山解糧遇盜 樊家莊爭鹿招親第三六回 何元慶兩番被獲 金兀朮五路進兵第三七回 五通神顯靈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頭山第三八回 解軍糧英雄歸宋室 下戰書福將進金營第三九回 祭帥旗奸臣代畜 挑華車勇士遭殃第四十回 殺番兵岳雲保家屬 贈赤兔關鈴結義兄第四一回 鞏家莊岳雲聘婦 牛頭山張憲救主第四二回 打碎免戰牌岳公子犯禁 挑死大王子韓彥直衝營第四三回 送客將軍雙結義 贈囊和尚洩天機第四四回 梁夫人擊鼓戰金山 金兀朮敗走黃天蕩第四五回 掘通老鶴河兀朮逃生 遷都臨安郡岳飛歸里第四六回 兀朮施恩養秦檜 苗傅銜怨殺王淵第四七回 擒叛臣虎將勤王 召良帥賢後賜旗第四八回 楊景夢傳殺手鑭 王佐計設金蘭宴第四九回 楊欽暗獻地理圖 世忠計破藏金窟第五十回 打酒罈福將遇神仙 探君山元戎遭厄難第五一回 伍尚志火牛沖敵陣 鮑方祖贈寶破妖人第五三回 岳元帥大破五方陣 楊再興誤走小商河第五四回 貶九成秦檜弄權 送欽差湯懷自刎第五五回 陸殿下單身戰五將 王統制斷臂假降金第五六回 述往事王佐獻圖 明邪正曹寧弒父第五七回 演鉤連大破連環馬 射箭書潛避鐵浮陀第五八回 再放報仇箭戚方殞命 大破金龍陣關鈴逞能第五九回 召回兵矯詔發金牌 詳惡夢禪師贈偈語第六十回 勘冤獄週三畏掛冠 探囹圄張總兵死義第六一回 東窗下夫妻設計 風波亭父子歸神第六二回 韓家莊岳雷逢義友 七寶鎮牛通鬧酒坊第六三回 興風浪忠魂顯聖 投古井烈女殉身第六四回 諸葛夢裡授兵書 歐陽獄中施巧計第六五回 小兄弟偷祭岳王墳 呂巡檢貪贓鬧烏鎮第六六回 牛公子直言觸父 柴娘娘恩義待仇第六七回 趙王府莽漢鬧新房 問月庵兄弟雙配匹第六八回 牛通智取南關 岳霆途遇眾好漢第六九回 打擂台同祭岳王墳 憤冤情哭訴潮神廟第七十回 靈隱寺進香瘋僧遊戲 眾安橋行刺義士捐軀第七一回 苗王洞岳霖入贅 東南山何立見佛第七二回 黑蠻龍提兵祭岳墳 秦丞相嚼舌歸陰府第七三回 胡夢蝶醉後吟詩游地獄 金兀朮三曹對案再興兵第七四回 赦罪封功御祭岳王墳 勘奸定罪正法棲霞嶺第七五回 萬人口張俊應誓 殺奸屬王彪報仇第七六回 普風師寶珠打宋將 諸葛錦火箭破駝龍第七七回 山獅駝兵阻界山 楊繼周力敵番將第七八回 黑風珠四將喪命 白龍帶伍連遭擒第七九回 施岑收服烏靈聖母 牛皋氣死完顏兀朮第八十回 表精忠墓頂加封 證因果大鵬歸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