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岳全傳》第六十回 勘冤獄週三畏掛冠 探囹圄張總兵死義:掛冠歸隱不貪名,富貴浮雲看得輕。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說岳全傳》第六十回 勘冤獄週三畏掛冠 探囹圄張總兵死義

說岳全傳

第六十回 勘冤獄週三畏掛冠 探囹圄張總兵死義

詩曰:

掛冠歸隱不貪名,富貴浮雲看得輕。

全具一腔真血氣,只論忠義不論生。

為國為民終永譽,全忠全義每傷身。

試看殞命如張保,等是天生不貳臣。

卻說岳爺舉起瀝泉槍,望那怪戳去。

那怪不慌不忙,弄一陣狂風,將瀝泉槍攝去,鑽入水底,霎時風平一浪一息。

岳爺仰天長歎道:「原來是這等風波,把我神槍失去!可惜,可惜!」不一時,渡過長江,到了京口,上岸騎了馬,吩咐:「悄悄過去,休得驚動了韓元帥,又要耽擱。」

遂加鞭趕過了鎮江,望丹陽大路進發。

及至韓元帥聞報,差家將趕上去,已過了二十多里,只得罷了。

且說岳爺在路行了兩三日,已到平江,忽見對面來了錦衣衛指揮馮忠、馮孝,帶領校尉二十名,兩下正撞個著。

馮忠便問:「前面來的,莫非是岳元帥麼?」

王橫上前答道:「正是帥爺。

你們是什麼人?問他做甚?」

馮忠道:「有聖旨在此。」

岳爺聽得有聖旨,慌忙下馬俯伏。

馮忠、馮孝即將聖旨開讀道:

岳飛官封顯職,不思報國;反按兵不動,克減軍糧,縱兵搶奪,有負君恩。

著錦衣衛扭解來京,候旨定奪。

欽哉!

岳爺方要謝恩,只見王橫環眼圓睜,雙眉倒豎,掄起熟銅棍,大喝一聲:「住著!我馬後王橫是也!俺隨元帥征戰多年,別的功勞休說,只如今朱仙鎮上二百萬金兵,我們捨命爭先,殺得他片甲不留,怎麼反要拿俺帥爺?那個敢動手的,先吃我一棍!」

岳爺道:「王橫!此乃朝廷旨意,你怎敢羅皂,陷我不忠之名!罷罷,不如自刎了,以表我之心跡罷!」遂向腰間撥出寶劍,即欲自刎。

四個家將慌了,一齊上前抱住,奪下寶劍。

王橫跪下哭道:「老爺難道憑他拿去不成?」

馮忠見此光景,隨提起腰刀來砍王橫。

王橫正待起身,岳爺喝一聲:「王橫,不許動手!」王橫再跪下來,已被馮忠一刀砍中頭上,眾校尉一齊上來。

可憐王橫半世豪傑,今日被亂刀砍死!有詩曰:

忠臣義僕氣相通,馬後王橫志自雄。

此日平江頭濺血,他年姓氏布寰中。

卻說那四個家將見風色不好,騎著岳爺的馬,拾了銅棍,帶了寶劍,乘鬧裡一齊走了。

岳爺止不住兩淚交流,對馮忠道:「這王橫亦曾與朝廷出力,今日觸犯了貴飲差,死於此地。

望貴飲差施他一口棺木盛殮,免得暴露形骸!」馮忠應允,就傳地方官備棺盛殮。

一面暗暗將秦檜的文書傳遞各汛地方官府,禁住往來船隻,細細盤詰,不許走漏風聲;一面將岳爺上了囚車,解往臨安,到了城中,暗暗送往大理寺獄中監禁。

次日,秦檜傳一道假旨,命大理寺正卿週三畏勘問。

三畏接了聖旨,供在公堂,即在獄中取出岳飛審問。

岳爺來到堂上,見中央供著聖旨,連忙跪下道:「犯臣岳飛朝見,願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拜畢,然後與三畏見禮道:「大人,犯官有罪,只求大法台從公審問!」三畏吩咐請過了聖旨,然後正中坐下,問道:「岳飛,你官居顯爵,不思發兵掃北,以報國恩,反按兵不動,坐觀成敗,又且克減軍糧,你有何辯?」

岳爺道:「法台老大人差矣!若說按兵不動,犯官現敗金兵百餘萬,掃北成功,已在目前,忽奉聖旨召回朱仙鎮養馬。

現有元帥韓世忠、張信、劉琦等可證。」

週三畏道:「這按兵不動,被你說過了,那克減軍糧之事是有的了,還有何說?」

岳爺道:「岳飛一生一愛一惜軍士,如父子一般,故人人用命。

克了何人之糧,減了何人之草,也要有人指實。」

三畏道:「現在你手下軍官王俊告帖在此,說你克減了他的口糧。」

岳爺道:「朱仙鎮上共有十三座大營,有三十餘萬人馬,何獨克減了王俊名下之糧?望法台大人詳察!」週三畏聽了,心中暗暗想道:「這樁事,明明是秦檜這一奸一賊設計陷害他。

我如今身為法司,怎肯以屈刑加於無罪?」

便道:「元帥且暫請下獄,待下官奏過聖上,候旨定奪。」

岳爺謝了,獄卒復將岳爺送上獄中監禁。

那週三畏回到私行,悶悶不悅,仰天歎息道:「得一寵一思辱,居安慮危。

岳侯做到這樣大官,有這等大功,今日反受這一奸一臣的陷害。

我不過是一個大理寺,在一奸一臣掌握之中,若是屈勘岳飛,良心何在!況且朋惡相濟,萬年千載,被人唾罵。

若不從好賊之謀,必遭其害。

真個進退兩難!不如棄了這官職,隱跡埋名,全身遠害,豈不為美?」

定了主意,暗暗吩咐家眷,收拾行囊細一軟。

解下束帶,脫一下羅袍,將印信帕頭象簡,俱安放案桌之上。

守到五更,帶了家眷並幾個心腹家人,私出湧金門,潛身走脫。

正是:

待漏隨朝袍笏寒,何如破衲道人安?

文犧被繡駕刀通,野鴿無籠天地寬。

到了次日天明,吏役等方才知道本官走了,慌忙到相府去報知。

秦檜大怒,要將衙吏治罪,眾人再三哀求,方才饒了。

就限在這一於人身上,著落他們緝拿週三畏。

又行移文書,到各府州縣勒限緝獲。

秦檜見週三畏不肯依附他,掛冠逃去,想了一會,便吩咐家人道:「你悄悄去請了萬俟契、羅汝楫二位老爺來,我有話說。」

家人領了鉤旨,來請二人。

那萬俟契乃是杭州府一個通判,羅汝楫是個同知。

這兩個人在秦檜門下走動,如狗一般。

聽說是大師相請,連忙坐轎到相府,下轎,一直進書房內來參見。

秦檜賜坐待茶畢,二人足恭問道:「太師爺呼喚卑職二人,不知有何鈞諭?」

秦檜道:「老夫相請二位到此,非為別事,只因老夫昨日差大理寺週三畏審問岳飛罪案,不想那廝掛冠逃走,現在緝拿治罪。

老夫明日奏聞聖上,即升你二位抵代此職、委汝勘問此案。

必須嚴刑酷拷,市實他的罪案。

害了他的一性一命!若成了此段大功,另有升賞。

不可違了老夫之言!」二人齊聲道:「太師爺的鈞旨,卑職怎敢不遵?總在我二人身上,斷送了他就是。」

說罷,遂謝恩拜別,出了相府回衙。

次日,秦檜就將萬俟契升做大理寺正卿、羅汝楫做了大理寺丞。

在朝官員,那個敢則一聲!二人即刻上任。

過了一日,就在獄中提出岳飛審問。

岳爺來到滴水簷前,抬頭一看,見堂上坐著他兩個,卻不見週三畏,便問提牢獄卒道:「怎不見周老爺?」

獄卒道:「周老爺不肯勘問這事,掛冠走了。

今日是秦丞相升這萬俟契老爺、羅老爺做了大理寺,差他來勘問的。」

岳爺道:「罷了,罷了!他前日解糧來,被我打了四十。

當初懊悔不曾殺了他,今日倒反死於二賊之手也!」就走上堂對著二人舉手道:「大人在上,岳飛沒有公服,恕不施禮了!」萬俟契道:「胡說!你是朝廷的叛逆,我奉旨勘問,怎見了我不跪?」

岳爺道:「我有功於國家,無罪於朝廷,勘問甚麼?」

羅汝楫道:「現在你部下軍官王俊告你按兵不一舉,虛運糧草,詐稱無糧。」

岳爺道:「朱仙鎮上現有十三座大營,三十萬人馬,怎說得個無糧?」

萬俟契道:「無糧不成,反輸一帖,難道我倒跪了你罷?」

岳爺道:「我是統兵都元帥,怎麼反來跪你?」

二人道:「不要與他講,請過聖旨來。」

二賊即將聖旨供在中間,岳爺只得跪下。

那二賊將公案移在旁邊下首坐著,便道:「岳飛,你快快將按兵不一舉,私通外國的情由招上來。」

岳爺道:「既有告人王俊,可叫他來面證。」

萬俟契道:「那王俊是北邊人,到了這臨安來,不服水土,吃多了海蜇脹死了。

人人說你是個好漢,這小小的殺頭罪就認了罷,何必有這許多牽扯?」

岳爺道:「胡說!別樣猶可,這叛逆的罪,如何屈得我!」二賊道:「既不招,叫左右先與我打四十!」左右一聲吆喝,將岳爺扯下來,重重的打了四十。

可憐打得鮮血迸流,死去復醒,只是不肯招認。

二賊又將岳爺拷問一番,用檀木抄指,命二人用杖敲打,打得岳爺頭髮散開,就地打滾,指骨盡碎!岳爺只是呼天捶胸,那裡肯招。

二賊只得命獄卒仍舊帶去收監,明日再審。

二賊退回私宅,商議了一番,弄出一等新刑法來,叫做「披麻問」、「剝皮拷」。

連夜將麻皮一揉一得粉碎,魚膠熬得爛熟,端整好了。

次日,又帶岳爺出來審問。

萬俟契道:「岳飛!你好好將按兵不動、意圖謀反,快快招來,免受刑法。」

岳爺道:「我一生立志恢復中原,雪國之恥。

現在朱仙鎮上同著韓、張、劉眾元帥,力掃金兵二百萬。

若再定幾日,正好進兵燕山,直搗黃龍,迎取二聖還朝。

不意聖旨促回兵歇馬,連用金牌十二道召我回來。

那有按兵不動之事?十三座營頭,三十多萬人馬,若有克減軍糧,怎能夠安然如堵?岳飛一點忠心,惟天可表!叫我招出什麼來?」

萬俟契道:「即不招,夾起來。」

左右即將岳爺夾起,又喝打了一回。

岳爺受刑不過,大叫道:「既要我招,取紙筆來,待我親寫招狀。」

二喊大喜,叫典吏與他紙黑筆硯。

岳爺接了,寫成一張招狀,遞與二賊。

二賊接來一看,只見上寫道:

武勝定國軍節度使、神武後軍都統制、湖北京西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節制河北諸路招討使。

開府儀同三司、大尉、武昌郡開國公岳飛招狀:飛生居河北,長在湯陰。

幼日攻習詩書,壯年掌握軍兵。

正值權一奸一板蕩藝祖之鴻基,復遇靖康喪敗皇都之大業。

三千粉黛,一旦遭殃;八百胭脂,霎時被擄。

君臣北狩,百姓流離。

萬民切齒,群宰相依。

幸而聖主龍飛淮甸,虎踞金陵;帝室未絕,乾坤再造。

不思二帝埋沒於沙漠,乃縱幸臣權於店廊。

丞相雖主通和,將軍必爭用武。

飛折矢為誓,與眾會期。

東連海島,學李囗跨海征東;南及滇池,仿諸葛渡滬深入。

羨班超闢土開疆,慕平仲添城立堡。

正欲直搗黃龍,迎回二聖;平吞鴨綠,一統中原,方滿飛心,始全於志。

昔者群雄並起,寇盜縱橫,區區奮身田野,注籍戎行。

戚方本國家大盜,鞭指狼煙自息;王善乃太行巨寇,旗揮即便剿除。

除劉豫一賊之功,縛苗、劉二將之力;收楊虎、何元慶軍中之助,服曹成、楊再興帳下之雄,斬楊於洞庭湖,敗兀朮於黃天蕩。

牛頭山殺賊,一屍一積如山;汁水河創金,血深似海。

北方問我兵進,人人膽破;南嶺見我旗至,個個心寒。

朱仙鎮上,百千鐵甲奔逃;虎將麾前,十二金牌召轉。

前則遵旨屯兵,今乃奉征見帝。

有賦權一奸一,謀誅忠直。

設計陷我謀反,將飛賺入監牢,千般拷打,並無抱怨朝廷;萬種嚴刑,豈囪出於聖主?飛今死去,閻羅殿下,知我忠心。

速報司前,明無反意。

天公無私,必誅相府一奸一臣以分皂白;地府有靈,定取大理寺卿共證是非。

右飛所供是實,如虛甘罪無辭。

萬、羅二賊看了大怒,喝教左右將岳爺衣服去了,把魚膠敷上一層,將麻皮搭上。

一時間,將岳飛身上搭上好幾處,便問:「岳飛,招也不招?」

岳爺道:「你誤了軍糧,打了你四十,今日欲陷我於死地。

我死必為厲鬼,殺你二賊!」二賊大怒道:「你一性一命只在頃刻,還敢胡言!」吩咐左右:「與我扯!」左右一聲答應,就把麻皮一扯,連皮帶向去了一塊。

岳爺大叫一聲:「痛殺我也!」霎時暈去。

左右連忙將水來噴醒。

萬俟契又叫:「岳飛,你若不招,叫左右再扯。」

岳爺大聲叫道:「罷罷!我如今就死了也罷!我那岳雲、張憲,不要壞了我一世忠名才好!」

那二賊聽見此言,直嚇得汗流浹背,把舌一伸,吩咐掩門。

左右答應一聲「嚇!」就把門掩了。

二賊假意起身,請岳爺坐了,說道:「下官看元帥的供詞,儘是大功。

我二人本欲上本保留元帥,奈是秦丞相主意,此本決難到得聖前。

方才元帥說有公子並貴部張憲,何不修書一封,請他到此,上一辨冤本!下官二人就好於中幫助,不知元帥意下如何?」

岳爺道:「甚好!甚好!即使聖上不准,我亦情願與這兩個孩兒同死於此,方全得我父子二人忠孝之名。」

隨即寫了一封家書,交與萬俟契。

萬俟契吩咐仍送進獄中。

這兩個賊子就帶了岳爺的招狀,忙到相府通報。

秦檜命進私宅相見,二人進來見了秦檜道:「門下小官,奉太師爺的鈞旨,連日勘問,岳飛受了多少嚴刑,今日寫下一張供狀在此。」

就雙手呈上。

秦檜看罷,大怒道:「那廝如此無理,何不一頓就打殺了他!」萬俟契道:「太師爺不知,岳飛寫了此辭,小官即要加以嚴刑,忽聽他大叫道:『我死之後,岳雲、張憲這兩個孩兒,不要壞了我一世忠名方好!』小官倘打殺了他,那岳雲、張憲有萬夫不當之勇,領兵前來,不要說我與丞相,連朝廷也難保!為此小官忙掩了門,向岳飛假說救他,騙他寫書叫岳雲、張憲來上辨冤本,特來呈與太師爺定奪。」

秦檜看了大喜道:「這是二位賢契的大才。」

就同進書房一中去,喚過慣寫字的門客來,將岳飛的筆跡,照樣套寫,更改了數句,說是:

奉旨召回臨安,面奏大功,朝廷甚喜。

你可同了張憲,速到京來,聽候加封官職,不可遲誤。

寫完封好,即差能事家丁徐寧,星夜往湯陰縣去哄騙岳公子、張憲到來,只望一網打荊這裡就委萬、羅二賊在監內另造十間號房,名喚「雷」「霆」「施」「號」「令」、「星」、「斗」、「煥」、「文」、「章」,專等監禁家屬人等。

萬、羅二賊辭出,即去建造號房。

其時臨安有兩個財主,本是讀書君子,一位姓王名能,一位姓李名直。

他二人曉得岳爺受屈,就替岳爺上下使錢。

那獄卒得了錢財,多方照看,替岳爺洗淨棒瘡,用一藥敷上。

那獄官倪完原是個好人,見岳爺是個功臣,被一奸一臣所害,明知冤屈,故亦用心伏侍。

故此岳爺在監安然無事。

且說汴梁總兵張保,自從和妻子洪氏領了兒子張英到任上來,過得年餘,忽然一日有軍校來報:「打聽得岳元帥在朱仙鎮上屯兵耕地,忽然有聖旨召回,不知何事。」

張保聽了,好生疑惑,一連幾日,覺得心神恍惚,坐臥不寧,便對夫人道:「這幾日不知我為什麼,只管心驚肉跳。

我想做了這個什麼總兵官,反覺得拘拘束束,有甚趣處?目下岳公子住在家中,我意欲同你到湯陰去,依舊住在帥府中。

不知夫人意下若何?」

洪氏道:「將軍!自古道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

為了些小功名絆住身一子,倒不如到帥府去住,反可脫然無累,逍遙自在。」

張保大喜,忙忙的收拾了行李,將總兵印掛在樑上,帶了三四名家將,悄悄的一路望湯陰雨來。

不一日,來至永和鄉岳家帥府門首,將車馬停住,岳安即忙進內報知李氏夫人。

夫人道:「快請進來相見。」

張保夫妻同了兒子來到內堂,拜見了夫人,又拜見了鞏氏夫人,然後將不願做官的話說了一遍。

夫人道:「總兵來得正好!一月前傳聞老爺欽召進京,前日老爺忽又著人持書來,把大公子並張將軍叫了去,不知為著何事?好生掛念!這幾日又只管心驚肉跳,日夜不寧。

意欲煩總兵前去探聽個消息,未知可否?」

張保道:「既有此事,夫人不叫小人去,小人也要走一遭。」

就向洪氏道:「你在此好生伏待夫人、公子,我明日就往臨安去探聽大老爺的行藏。」

當時夫人吩咐備辦酒席,與張總兵夫婦接風,打掃房間,安歇了一宵。

次日飯後,張保吩咐了妻、兒幾句,打迭了一個包裹,獨自一個背了,辭別兩位夫人,出門望臨安進發。

曉行夜宿,非止一日,到了大江口。

前路一望茫茫蕩蕩,並無一隻渡船,走來走去,那裡覓處?天又黑將下來,江口又無宿處。

正在舒頭探望,忽見一個漁人,手中提著一壺酒,籃內不知放些什麼東西,一直走向蘆葦中去。

張保就跟著上去一看,卻是灘邊泊著小船一隻,那人提著東西上船去了。

張保叫一聲:「大哥!渡我一渡!」那人道:「如今秦丞相禁了江,不許船隻往來,那個敢渡你?」

張保道:「我有緊要事,大哥渡我一渡,不忘恩德!」那人道:「既如此,你可下船來耽擱一會,等到半夜裡渡你過去。

但是不要大驚小怪,弄出事來!」張保道:「便依你,決不連累你!」張保一面說,一面鑽進艙裡,把包裹放下。

那人便道:「客官,你一路來,大約不曾吃得夜飯?我方才在村裡賒得一壺酒來,買了些牛肉在此,胡亂吃些,略睡睡,等到三更時分,悄悄過江去便了。」

張保道:「怎好相擾!少停,一總奉謝。」

那人便將牛肉裝了一碗,篩過一碗酒,奉與張保,自己也篩酒奉陪。

張保行路辛苦,將酒來一飲而盡,說道:「好酒,好酒!」那人又篩來,張保一連吃了幾碗,覺道有些醉意,便道:「大哥,我吃不得了!少停上岸,多送船錢與你。」

一面說,一面歪著身一子,靠在包裹上去打盹。

那人自將酒瓶並吃剩的牛肉,收拾往艄上去了。

停了好一會,已是一更天氣,那人走出船頭將纜解了,輕輕的搖出江心,鑽進艙來,就把那條纜繩輕輕的將張保兩手兩腳捆住,喝道:「牛子醒來!」那張保在夢裡驚醒,見手腳俱被縛住,動彈不得,叫一聲:「苦也!我今日就死也罷了!但不知元帥信息,怎得瞑目!」那人聽了,便道:「你實說是何人?」

張保道:「我乃岳元帥帳下馬前張保。

為因元帥進京久無信息,故此我要往臨安探聽。

不意撞在你這橫死神手內!」那人聽了,叫一聲:『叩阿呀!不知是岳元帥手下將官,多多有罪了!」連忙解下繩索,再三請罪。

張保道:「原來是個好漢。

請問尊姓大名?」

那人道:「小弟複姓歐陽名從善。

只因宋朝儘是一班一奸一臣掌朝,殘害忠良,故此不想富貴,只圖安樂,在此大江邊做些私商,倒也快活。

你家元帥沒有主意,由他送了江山,管他則甚,何苦捨身為國?我聞得岳元帥過江去,到平江路,就奉旨拿了。

又聽得有個馬後王橫,被飲差砍死了。

就從那一日起禁了江,不許客商船隻往來,故此不知消息。」

張保聽了,大哭起來。

從善道:「將軍體哭!我送你過江去,休要弄出事來!」一面就去把船撐開,到了僻靜岸邊,說道:「將軍,小心上岸,小弟不得奉送了!」張保再三稱謝,上了岸。

那歐陽從善自把船仍搖過江去了。

張保當夜就在樹林內蹲了一一夜,等到天明,一路望臨安上路。

路上暗暗打聽,並無信息。

一日,到得臨安,在城外尋個宿店安歇。

次日,挨進城去,逢人便問。

那一個肯多言惹禍?訪問了幾日,毫不知情。

一日,清晨早起,偶然走到一所破廟門首,聽得裡邊有人說話響。

張保就在門縫裡一張,只見有兩個花子睡在草鋪上閒講,聽得一個道:「如今世界做什麼官!倒不如我們花子快樂自在,討得來就吃一碗,沒有就餓一頓,這時候還睡在這裡,無拘無束。

那岳元帥做到這等大官,那裡及得我來?」

那一個道:「不要亂說!倘被人聽得,你也活不成了!」張保聽見了,就一腳把廟門踢開,那兩個花於驚得直豎一起來。

張保道:「你兩個不要驚慌!我是岳元帥家中差來探信的,正訪不出消息,你二人既知,可與我說說。」

那兩個花子只是撒撒的抖,那裡肯說,只道:「孝小,人、人,們、們,不曾說什麼!」張保就一手將一個花於提將起來,道:「你不說,我就摜殺了你!」花子大叫道:「將爺不要著惱,放了我,待我說。」

張保一手放下道:「快說,快說!」那花子土神一般,對著那個花於道:「老大,你把門兒帶上了,站在門首探望探望。

倘有人走來,你可咳嗽一聲。」

那個花子走出廟門,這裡把門忙掩上了,便道:「秦檜陷害岳爺,又到他家中去將他公子岳雲、一愛一將張憲騙到這裡,就一齊下在大理寺獄中,不知做些什麼?若有人提起一個『岳』字,就拿了去送了一性一命,因此小人們不敢說。

將軍千萬不要說是我阿二說的嚇!」

張保聽了這一席話,驚得半晌作不得聲。

身邊去摸出一塊銀子,約有二兩來重,賞了花子,奔出廟門。

再回到下處,取子些碎銀子,走到估衣店裡,買了幾件舊衣服。

又買了一個筐籃,央人家備辦了些點心酒餚,換了舊衣,穿上一雙草鞋,竟往大理寺監門首,輕輕的叫道:「裡邊的爺!小人有句話講。」

那獄卒走來問道:「有甚話講?」

張保道:「老爺走過來些。」

那獄卒就走到柵欄邊,張保低低的說道:「裡邊有個岳爺,是我的舊主人,吃過他的糧,我因病退了糧。

今日特來送餐飯與他,聊表一點私心。

有個薄禮在此,送與爺買茶吃,望乞方便!」

那禁子接過來,約有三四兩重,暗想:「王、李二位相公曾吩咐,倘有岳家的人來探望,須要周全,落得賺他三四兩銀子。」

便道:「這岳爺是秦丞相的對頭,不時差人來打聽的。

我便放你進去,切莫高聲,要連累我們!」張保道:「這個自然。」

那獄卒開了監門,張保走進去,對禁子道:「你可知我是什麼人?」

那獄卒把張保仔細一看,方才在外面是曲背躬身的,進了監門站直了,卻是長長大大換了一個人。

獄卒道:「爺爺是害我不得的囗!」張保道:「不要驚慌!我非別人,乃濠梁總兵馬前張保是也!」

獄卒聽了,慌忙跪下道:「爺爺,小人不知,望老爺饒了小人之命罷!」張保道:「我怎肯害你?你只說我主人在那裡。」

獄卒道:「丞相為了岳爺爺,新造十間牢房,喚做『雷』、『霆』、『施』、『號』。

『令』、『星』、『斗』、『煥』、『文』、『章』。

岳爺爺同著二位小將軍俱在『章』字號內。」

張保道:「既如此,你可引我去見。」

禁子起來,又看了看道:「老爺這酒飯……」張保道:「你放心!我們俱是好漢,決不害你的。」

那禁子先進去稟知,然後請張保進去。

那張保走進監房,只見岳元帥青衣小帽,同倪獄官坐在中間講話,岳雲、張憲卻手一銬腳鐐坐在下面。

張保上前雙膝跪下,叫一聲:「老爺,為何如此?」

岳爺道:「你不在濠梁做官,到此怎麼?」

張保道:「小人不願為官,已經棄職回轉湯陰。

不想公子也至於此!」岳爺道:『你既不願為官,就該歸鄉去了,又到這裡來何干?」

張保道:「一則探老爺消息,二來送飯,三來請老爺出去。」

岳爺道:「張保!你隨我多年,豈不知我心跡!若要我出去,須得朝廷聖旨。

你也不必多言,既來看我,不要辜負了你的好意,把酒飯來領了你的情。

快些出去,不要害了這位倪恩公!」

張保就將酒飯送上去,岳爺用了一杯酒,叫張保快些出去。

張保走下來對岳雲、張憲道:「二位爺!難道也不想出去的了麼?」

二人道:「為臣盡忠,為子盡孝,爹爹既不出去,我二人如何出去!」張保道:「是小人失言了!小人也奉敬一杯。」

二人道:「也領你一個情。」

那倪獄官與禁於看了,俱皆落淚道:「難得!難得!」

岳爺又道:「張保出去罷!」張保道:「小人還有話稟上。」

復上前跪下道:「張保向蒙老爺抬舉,不能伏侍得老爺終始。

小人雖是個愚蠢之人,難道不如王橫麼?今日何忍見老爺公子受屈!不如先向陰司,等候老爺來伏侍罷!」遂立起來,望著圍牆石上將頭一撞。

一聲響,頭顱已碎,腦漿迸出而死!後人有詩曰:

拚將一死報東君,忠義原來似憲雲。

地下王橫如聚首,馬前馬後總超群!

那倪獄官看見,心中十分傷慘。

岳雲、張憲痛哭起來。

獨有那岳爺哈哈大笑道:「好張保,好張保!」倪完道:「這張總爺路遠迢迢趕來,為不忍見元帥受屈,故此撞死。

帥爺不哀憐他也罷,怎麼反大笑起來?」

岳爺道:「恩公你有所不知,我們『忠』、『孝』、『節』已經有了,獨少個『義』字。

他今日一死,豈不是『忠孝節義』四字俱全了?」

說罷,放聲大哭起來,眾人無不下淚。

岳爺哭了一回道:「望恩公將他的一屍一首周全出去方好!」倪完道:「這個不消帥爺吩咐。」

即刻差人去與王能、李直知道,將一屍一首抬在後邊。

直到黃昏時候,王、李二人將棺木抬來,把一屍一首從牆上吊出,收殮釘好,村頭上寫著「濠梁總兵張公之柩」,叫心腹家人抬出城去,放在西湖邊螺蜘殼內。

可憐張保伏侍岳爺這好幾年,立了多少功勞,才博得個前程;不願為官,今日仗義死於此地!正是:

三分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說岳全傳
前言第一回 天遣赤須龍下界 佛謫金翅鳥降凡第二回 泛洪濤虯王報怨 撫孤寡員外施恩第三回 岳院君閉門課子 周先生設帳授徒第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結義 瀝泉洞老蛇怪獻槍第五回 岳飛巧試九枝箭 李春慨締百年姻第六回 瀝泉山嶽飛廬墓 亂草岡牛皋剪徑第七回 夢飛虎徐仁薦賢 索賄賂洪先革職第八回 岳飛完姻歸故土 洪先糾盜劫行裝第九回 元帥府岳鵬舉談兵 招商店宗留守賜宴第一十回 大相國寺閒聽評話 小校場中私搶狀元第十一回 週三畏遵訓贈寶劍 宗留守立誓取真才第十二回 奪狀元槍挑小梁王 反武撐走岳鵬舉第十三回 昭豐鎮王貴染病 牟駝岡宗澤踹營第十四回 岳飛破賊酬知己 施全剪徑遇良朋第十五回 金兀朮興兵入寇 陸子敬設計禦敵第十六回 下假書哈迷蚩割鼻 破潞安陸節度盡忠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兩狼 張叔夜假降保河間第十八回 金兀朮冰凍渡黃河 張邦昌奸謀傾社稷第十九回 李侍郎拚命罵番王 崔總兵進衣傳血詔第二十回 金營神鳥引真主 夾江泥馬渡康王第二一回 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岳鵬舉劃地絕交情第二二回 結義盟王佐假名 刺精忠岳母訓子第二三回 胡先奉令探功績 岳飛設計敗金兵第二四回 釋番將劉豫降金 獻玉璽邦昌拜相第二五回 王橫斷橋霸渡口 邦昌假詔害忠良第二六回 劉豫恃寵張珠蓋 曹榮降賊獻黃河第二七回 岳飛大戰愛華山 阮良水底擒兀朮第二八回 岳元帥調兵剿寇 牛統制巡湖被擒第二九回 岳元帥單身探賊 耿明達兄弟投誠第三十回 破兵船岳飛定計 襲洞庭楊虎歸降第三一回 穿梭鏢明收虎將 苦肉計暗鵲郎第三二回 牛皋酒醉破番兵 金節夢虎諧婚匹第三三回 劉魯王縱子行兇 孟邦傑逃災遇友第三四回 掘陷坑吉青被獲 認兄弟張用獻關第三五回 九宮山解糧遇盜 樊家莊爭鹿招親第三六回 何元慶兩番被獲 金兀朮五路進兵第三七回 五通神顯靈航大海 宋康王被困牛頭山第三八回 解軍糧英雄歸宋室 下戰書福將進金營第三九回 祭帥旗奸臣代畜 挑華車勇士遭殃第四十回 殺番兵岳雲保家屬 贈赤兔關鈴結義兄第四一回 鞏家莊岳雲聘婦 牛頭山張憲救主第四二回 打碎免戰牌岳公子犯禁 挑死大王子韓彥直衝營第四三回 送客將軍雙結義 贈囊和尚洩天機第四四回 梁夫人擊鼓戰金山 金兀朮敗走黃天蕩第四五回 掘通老鶴河兀朮逃生 遷都臨安郡岳飛歸里第四六回 兀朮施恩養秦檜 苗傅銜怨殺王淵第四七回 擒叛臣虎將勤王 召良帥賢後賜旗第四八回 楊景夢傳殺手鑭 王佐計設金蘭宴第四九回 楊欽暗獻地理圖 世忠計破藏金窟第五十回 打酒罈福將遇神仙 探君山元戎遭厄難第五一回 伍尚志火牛沖敵陣 鮑方祖贈寶破妖人第五三回 岳元帥大破五方陣 楊再興誤走小商河第五四回 貶九成秦檜弄權 送欽差湯懷自刎第五五回 陸殿下單身戰五將 王統制斷臂假降金第五六回 述往事王佐獻圖 明邪正曹寧弒父第五七回 演鉤連大破連環馬 射箭書潛避鐵浮陀第五八回 再放報仇箭戚方殞命 大破金龍陣關鈴逞能第五九回 召回兵矯詔發金牌 詳惡夢禪師贈偈語第六十回 勘冤獄週三畏掛冠 探囹圄張總兵死義第六一回 東窗下夫妻設計 風波亭父子歸神第六二回 韓家莊岳雷逢義友 七寶鎮牛通鬧酒坊第六三回 興風浪忠魂顯聖 投古井烈女殉身第六四回 諸葛夢裡授兵書 歐陽獄中施巧計第六五回 小兄弟偷祭岳王墳 呂巡檢貪贓鬧烏鎮第六六回 牛公子直言觸父 柴娘娘恩義待仇第六七回 趙王府莽漢鬧新房 問月庵兄弟雙配匹第六八回 牛通智取南關 岳霆途遇眾好漢第六九回 打擂台同祭岳王墳 憤冤情哭訴潮神廟第七十回 靈隱寺進香瘋僧遊戲 眾安橋行刺義士捐軀第七一回 苗王洞岳霖入贅 東南山何立見佛第七二回 黑蠻龍提兵祭岳墳 秦丞相嚼舌歸陰府第七三回 胡夢蝶醉後吟詩游地獄 金兀朮三曹對案再興兵第七四回 赦罪封功御祭岳王墳 勘奸定罪正法棲霞嶺第七五回 萬人口張俊應誓 殺奸屬王彪報仇第七六回 普風師寶珠打宋將 諸葛錦火箭破駝龍第七七回 山獅駝兵阻界山 楊繼周力敵番將第七八回 黑風珠四將喪命 白龍帶伍連遭擒第七九回 施岑收服烏靈聖母 牛皋氣死完顏兀朮第八十回 表精忠墓頂加封 證因果大鵬歸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