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白話文》庶人章第六:平民,為國家社會組織的基本。書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孝經白話文》庶人章第六

孝經白話文

庶人章第六

【章旨】這一章書,是孔子專對一般平民而說的。

平民,為國家社會組織的基本。

書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

因此列為五孝之末章。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

【白話】「孔子講到眾百姓的孝道,他說:「我國古來就是一個農業國家,農人的孝道,就是要會利用四時的氣候來耕耘收穫,以適應天道。

分辨土地的性質,來種植莊稼,生產獲益,以收地利之果。」

「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白話】「庶人的孝道,除了上述的利用天時和地利以外,第一、還要謹慎的保重自己的身體,和愛護自己的名譽,不要使父母遺留下來的身體、有一點損傷,名譽、有一點敗壞。

第二,要節省用度,不要把有用的金錢,作無謂的消耗。

如果照這樣的保健身體、愛護名譽、節省有用的金錢,使財物充裕,食用不缺,以孝養父母,那父母一定是很喜悅的。

這樣,不但可以孝養父母,就是子女的教養費,社會的應酬,也足以應付了。

這便是庶人的孝道。」

「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無終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白話】「所以說:上自國家元首,下至一般平民,孝道雖然有五種類別,但都本於每一個人的天性,來孝順父母,所以說這個孝道,是沒有終始的。

若果有人說恐怕盡不了孝道的話,那是絕對沒有的事。」

【釋義】本章計分三段。

自「用天之道」二句為首段,是說明取法於天,獲利於地。

「謹身節用」三句為二段,說明謹慎自身,節儉用費,才算是盡了孝道。

自「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四句,為三段。

總結以上的五孝,各本天性,各盡所能。

總之,孝道本無高下之分,也無終始之別。

凡是為人之子女的,都應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其應盡的責任,大而為國為民,小而保全自身,都算是盡了孝道。

並不限於冬一溫一 夏清,昏定晨省,兢兢於口腹之養以為孝。

只要把這一顆愛敬的本心擱在孝親的上面,自然事事替父母著想,時時念父母恩愛。

如為非作歹,作奸犯科,也就不敢去做。

一舉一動,都恐怕連累了父母,讓父母擔憂。

這樣,不但他個人是一個孝子,家庭方面,也獲得莫大的幸福。

國家社會的秩序,也受到最大的裨益。

世界大同的理想,也就不難實現。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孝經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