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白話文》第三十三章 活擒史文恭:宋一江一 親自為他鬆綁,勸道:「我們弟兄中,一大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水滸傳白話文》第三十三章 活擒史文恭

水滸傳白話文

第三十三章 活擒史文恭

索超被撓鉤搭上來,捆一綁結實,送到宋一江一 帳中。

宋一江一 親自為他鬆綁,勸道:「我們弟兄中,一大半是軍官,都是因為朝廷任用奸臣,禍害黎民百姓,情願跟隨宋一江一 ,替天行道。

請將軍也與我們同行忠義。」

楊志出來,與索超見禮,說了老都管不納忠言,失陷生辰綱之事,又談起當年的一交一 情。

索超就歸降了宋一江一 ,宋一江一 置酒慶賀。

宋一江一 揮軍打城,數日攻不下。

這天夜裡,夢見晁蓋前來,說:「賢弟,你有血光之災,快快收兵,除非一江一 南地靈星可救你。」

宋一江一 欲問詳細,被晁蓋一推,倏然驚醒。

自此只覺渾身酸疼,高燒不退,背上如鏊子般紅腫起來。

吳用查看藥書,先用綠 豆 粉 讓 宋一江一 服用,以使毒氣不能攻心,再派人尋訪名醫救治。

張順說:「當年小弟母親背疾,請建康府神醫安道全醫治,手到病除。

小弟願帶銀兩前去請他。」

吳用說:「晁天王托夢說除非一江一 南地靈星可救,也許正應在此人身上。」

宋一江一 說:「兄弟快去請他,救我一命。」

吳用取一百兩金條為禮,又給張順幾十兩銀子當盤纏,一面讓張順去一江一 南請醫,一面下令退兵回山。

張順冒著嚴寒,星夜兼程,直奔東南。

這天來到揚子一江一 邊,天降大雪,渡船無蹤。

張順一心救宋一江一 ,沿一江一 尋找船隻,在一叢蘆葦中,找到一隻小船,高叫道:「船家渡我過一江一 ,多給你船錢。」

船家說:「今日天晚,渡一江一 不便,你可睡在我船中,明日一早渡一江一 。」

張順本是幹慣一江一 中私路買賣的人,哪把船家放在眼裡?加上連日趕路辛苦,上了船,吃過飯,倒頭便睡。

兩個船家見張順包袱沉重,互使眼色,將船悄悄搖到一江一 心,把張順綁了。

張順醒來,哀求:「你饒了我命,金子都給你。」

船家說:「金子也要命也要。」

張順說:「你把我扔一江一 裡,讓我落個全一屍一。」

二人就把張順抬起,扔到一江一 裡。

這船家卻順手一刀,將另一人殺死,獨吞了金銀。

到了一江一 中,張順如魚得水,咬斷繩子,游過一江一 去,見前面樹林中有燈光,濕淋淋地趕過去,見是一個小酒店,正連夜搾酒。

他叫開門,見是一個老漢,跪倒就拜。

老漢一看就知道是一江一 中遭劫,從水中逃了性命的人,忙取棉衣讓張順穿上。

張順謝過,說了如何遇難的事。

老漢問:「你從山東來,知道梁山的宋一江一 嗎?」張順就說了宋一江一 的許多好處。

老漢說:「百姓們都盼著宋一江一 來,剷除貪一官污吏,不受窩囊氣。」

張順見老漢心向梁山,不再隱瞞實情,將為宋一江一 請醫的事說了。

老漢說:「你既是梁山好漢,我讓兒子來見你。」

老漢叫起一個後生,那後生拜了張順說:「小弟叫王定六,因身體靈活,走跳得快,外號活閃婆,會撲水使棒。

那劫哥哥的強人,小弟認識,一個叫截一江一 鬼張旺,一個叫油裡鰍孫五。

他們好來我家店裡吃酒,待來時,我與哥哥報仇。」

張順說:「為了救宋公明哥哥,我顧不了許多,天明就進城,請了安醫生,回來再說話。」

王定六忙置酒請張順吃,又取十兩銀子給他當盤纏。

天明雪停,張順進了城,找到安道全,說明來意。

安道全雖敬慕宋一江一 ,卻又以妻子亡故,家中無人照看為由推托。

張順再三苦求,安道全才勉強答應。

當晚,安道全領張順來到一家妓一院,那妓女李巧一奴一對安道全百般一溫一 柔,張順明白了,安道全之所以不願去,是被這婊一子 纏住了。

果然,安道全一說要到山東十天半月,那婊一子 就撒嬌作癡,不讓他去。

安道全吃得大醉,就在房裡睡了,婊一子 就趕張順走。

張順不走,就讓他在門房裡歇。

張順心中如油煎,正睡不著,有人叫門。

老鴇開了門,閃進一個人,要找巧一奴一尋一歡 。

張順從門縫裡看去,認出正是張旺,不由怒火中燒。

老鴇從正房中叫出巧一奴一,讓二人在自己房中坐下,命兩個丫鬟準備酒菜。

張順悄悄走出來,見老鴇正坐在廚下,抓過一把菜刀,一刀砍翻老鴇,再想殺丫鬟,刀已捲刃,又抓過劈柴斧子,把兩個嚇得呆若木雞的丫鬟殺死。

婊一子 聽見動靜,出門來看,張順一斧劈去,也死了。

張旺見勢不妙,打開後窗逃了。

張順進屋,不見張旺,略一思忖,從一屍一體上撕下塊布,醮著鮮血,到處寫滿了「殺人者安道全也」幾個血字。

安道全醒來,嚇得魂飛魄散,只好趕忙回家收拾了藥箱,隨張順直奔一江一 邊。

王定六接著二人,說:「昨天張旺來了。」

張順說:「救宋哥哥要緊,顧不上私仇了。」

正說著,王定六指著一江一 邊說:「那正是他。」

張順就叫王定六過去,對張旺說:「我有兩個親戚要乘船過一江一 。」

張旺說:「讓他們來吧。」

張順就跟安道全換了衣裳,用暖笠子遮住臉,三人一同上了張旺的船。

船到一江一 心,張順找出張旺的刀,說:「船漏了!」張旺把頭伸進艙裡看,被張順劈頭揪住,罵道:「還認識老爺嗎?那個小子到哪裡去了?」張旺說:「我怕孫五分金銀,把他殺了。

爺爺饒命。」

張順說:「我橫行長一江一 多年,無人敢惹,竟被你暗算了。

我也饒你一刀。」

就把張旺綁了,扔進一江一 裡。

張順搜出金銀,把船搖到對岸,對王定六說:「賢弟大恩,生死不忘,你若有意,回家把老伯接來,同上梁山。」

王定六就過一江一 去搬取老父,張順同安道全匆匆北上。

走不多遠,安道全腳已起泡,走不動了。

張順正著急,恰逢戴宗趕來,說是宋一江一 病情日趨嚴重,已水米不進了。

安道全問知宋一江一 病雖重,但還知道疼痛,就說還有救。

戴宗給他綁上甲馬,二人先回梁山。

張順住在客店,等了三天,見王定六攙著老父趕來,三人一路投梁山而來。

戴宗領著安道全,作起神行法,連夜趕回梁山。

安道全為宋一江一 診了脈,先用艾灸炙出毒氣,然後用藥,外敷內服,不出十天,宋一江一 病體漸痊。

張順引王定六父子來到,向眾頭領說了一江一 中遇險,眾頭領皆說萬幸。

宋一江一 病癒,就要發兵三打北京。

安道全認為宋一江一 不能征戰,應再休養幾個月。

吳用主動請戰,要在元宵節拿下大名府,便說出計策來。

宋一江一 連稱妙計,吳用說:「此計是裡應外合,關鍵問題是誰能在城中放火為號。」

時遷站出來,說:「小弟曾到過大名府,城中有一座翠雲樓,若把此樓點著,幾十里都可看到火光。

小弟願去放火,軍師自可調動人馬劫牢。」

吳用說:「正是用你的地方。」

便安排眾頭領,各自如何如何,待見到翠雲樓火起,再如何如何,眾頭領領命,分頭下山,暗中潛入大名府。

吳用自調兵馬,悄悄趕去。

正月初頭,梁中書就喚王知府、聞達、李成等文武官員,商議元宵放燈之事。

梁中書說:「按例北京每年元宵要大放花燈,與民同樂。

去年被梁山賊人兩次侵擾,今年如何放燈?」聞達說:「賊人二次攻城不下,早已退兵。

城中的傳單,不過是他們黔驢技窮,派出幾個奸細虛張聲勢而已。

我們若不放燈,倒顯得怕了他們,王知府只管依例於十三到十七放燈五日。

聞某願領人馬駐紮飛虎峪,提防賊人兵馬,李都監可率鐵騎巡邏,可保萬無一失。」

梁中書就傳下令來,放燈五日,文武官員各作準備。

北京城裡頓時熱鬧起來,各家各戶都準備花燈,外地的燈販子也陸續趕來,到處都是賣燈和煙花爆竹的。

大戶們為了比闊,各在門前紮起燈棚,張燈結綵,懸掛名人字畫。

官府又在留守衙門、銅佛寺與翠雲樓前,紮起三座鰲山,山上盤繞巨龍,每片鱗甲都是燈,龍口還能噴水。

時遷夜間越牆入城,白天在街上打探消息,夜間到東嶽廟神座下藏身。

到了十三,見各路頭領都喬裝改扮進了城,暗中聯絡了,各自分頭準備。

官府此時也派聞達兵發飛虎峪,李成率兵馬夜間巡城,加強戒備。

十五之夜,月明如晝,時遷來到翠雲樓。

翠雲樓是河北第一大酒樓,有百十間雅座,適逢元宵,更是熱鬧非常。

柴進與樂和來到蔡福家,讓蔡福引二人進牢。

蔡福就讓二人換了衣衫,帶進牢來。

初更時分,王英、孫新、張青三對夫婦化裝成鄉下人,擠在人叢中,混進東門。

公孫勝與凌振來到城隍廟,備下了號炮。

李應、史進、鄒淵、鄒潤、杜遷、宋萬,劉唐、楊雄、燕青、張順、孔明、孔亮、魯智深、武松、解珍、解寶也都趕到指定位置,只待翠雲樓火起,一齊動手。

時遷扮作小販,挎個籃子,裡面裝上火yao,混到翠雲樓上,正叫賣時,忽聽外面大亂,說是梁山的大隊人馬開來了,劫了大刀聞達的寨。

時遷暗自高興,趁亂攀上樓頭,點燃了火yao,翠雲樓頓時燃起沖天大火。

接著,就聽炮聲響個不住。

梁山埋伏在各處的好漢一齊動起手來。

王知府領兵鎮壓不住,報與梁中書,梁中書騎上馬,剛出衙門,李應、史進就迎頭殺來。

解珍、解寶兩把鋼叉,上下飛舞。

王知府想溜,被劉唐、楊雄雙棍齊下,打死當街。

鄒淵叔侄到處放火,三對夫婦四處廝殺。

魯智深、武松更是勇不可擋。

北京城裡霎時處處烈火,處處哭聲。

李成護著梁中書,衝向南門,正碰見呼延灼,又逃向北門,卻碰見林沖,再折向南門,又碰見李逵。

李成好不容易殺開一條血路,護著梁中書出了城,卻又碰到關勝,正殺間,花榮趕來,弓弦響處,幾名副將翻身落馬。

李成只好護著梁中書,死命衝殺,剛出重圍,又碰上秦明,背後楊志又追殺過來。

李成兵馬折了大半,方得走脫。

走不遠碰見聞達,剛合兵一處,樊瑞又率人馬殺來,背後雷橫又趕來,二人血戰一場,喪盡兵馬,總算護住梁中書殺出重圍,逃往東京。

杜遷、宋萬殺了梁中書一門老小,劉唐、楊雄殺了王知府全家。

柴進、樂和已和蔡福、蔡慶救下盧俊義、石秀,鄒淵叔侄、孔明兄弟也趕來,跟著盧俊義去捉李固、賈氏。

李固聽說梁山人馬進了城,情知不妙,忙收拾一包金銀,帶上賈氏要逃,只聽前門已被撞開,慌忙逃出後門,來到河邊,卻見張順奔來,李固嚇得跳下船去躲,卻被人劈頭揪住,定睛看,正是燕青。

李固哀求饒命,燕青理也不理,再看岸上,張順已捉了賈氏。

吳用進了城,傳令救火,休得傷害良民。

眾好漢打開府庫,將金銀財寶裝車,又打開糧倉,分給百姓,押上李固、賈氏,分三路開回梁山。

宋一江一 見盧俊義,不由大喜,一心要讓位給他。

盧俊義哪裡肯從?再三謙讓。

氣得李逵大叫:「哥哥再讓,我就殺起來!」武松說:「讓來讓去,讓得弟兄們心都冷了。」

李逵又說:「乾脆,哥哥做皇帝,盧員外當丞相,我們都做大官,殺上東京,奪了鳥位,不比在這裡搗亂強!」宋一江一 喝退李逵。

吳用從中勸解,方才無事。

次日,宋一江一 大擺筵席慶賀,飲酒間,盧俊義叫把李固、賈氏分別綁在柱子上,自持短刀,將二人剮了。

梁中書的夫人在後花園裡逃得性命,寫下書信,報知父親蔡京。

梁中書也逃到東京,知北京三萬兵馬喪盡,百姓死傷五千餘人,忙到太師府報知老泰山,請蔡京發兵征剿梁山。

蔡京調來凌州的兩個一團一 練使,一個叫聖水將甲單廷珪,一個叫神火將軍魏定國,起凌州兵馬,前去征剿梁山。

關勝得知此事,說:「我願引本部軍馬,前去凌州,收服二人。」

關勝領兵下山後,吳用又派林沖、楊志、孫立、黃信引兵五千接應。

李逵也要去,宋一江一 不讓,李逵就偷偷下了山。

宋一江一 得知,忙派時遷、李雲、樂和、王定*人分頭下山尋找。

李逵下山忘了帶錢,找一酒店吃飯,吃了抹嘴就走。

店主韓伯龍說大話:「我是梁山好漢韓伯龍,你這黑漢子膽敢不給錢?」李逵暗罵,爺爺從不認識你小子,就掏出大斧,要當抵押。

韓伯龍去接,卻被李逵一斧砍死,眾夥計慌忙逃走。

李逵搶了銀錢,一把火燒了酒店。

走了幾天,卻見一個大漢,上下直打量他。

他便去打那人,卻被那人一跤撂翻,起身再打,又被撂翻。

李逵見打不過那人,起身就走,那人問他是誰,他報出姓名。

那人不信,李逵讓他看了雙斧。

那人問他幹什麼去,李逵說因跟宋一江一 鬥氣,私自下山,去打凌州。

那人拜下去,自稱叫沒面目焦挺,想去投枯樹山的喪門神鮑旭。

李逵讓他去投梁山,焦挺大喜,願說鮑旭一同上山,作為見面禮。

二人正說著,時遷趕上來,說宋一江一 快急瘋了,讓李逵馬上回山。

李逵定要立了功再回去。

時遷怕李逵,只好獨自回山報信。

李逵便和焦挺奔枯樹山。

關勝來到凌州,單廷珪、魏定國調齊兵馬,正準備起程,便出城迎敵。

關勝勸二將投宋一江一 ,二將卻罵關勝背叛朝廷。

宣贊、郝思文出馬戰二將,中計被俘,關勝大敗而逃,幸遇林沖等接應,殺散凌州兵馬,救下關勝。

單、魏得勝回城,王知府叫把宣贊、郝思文打入囚車,派一員偏將,率三百人馬連夜押赴東京。

人馬行到枯樹山,李逵、焦挺攔住去路,鮑旭又從背後殺來,一劍砍死偏將,殺散眾兵,救下宣贊、郝思文。

五人一商量,帶上枯樹山的七百人馬,攻打凌州。

敗兵逃回城,報知王知府。

單、魏大怒,出城來戰關勝。

關勝與單廷珪斗不幾合,撥馬就走。

單廷珪窮追不捨,追約十里,關勝使拖刀計,用刀背將他打下馬來。

單廷珪正等死,關勝卻下了馬,攙起他來,單廷珪情願投降,便與關勝並馬回到梁山寨中。

單廷珪對部下一聲喊,部下也投了過來。

次日,魏定國出戰,大罵單廷珪。

關勝出戰,卻中火攻之計,敗退四十里。

魏定國正要收兵回城,卻見城中烈火沖天,卻是李逵等人率枯樹山人馬,乘虛取了凌州城。

魏定國只好率軍逃往中陵縣,關勝乘勢追殺,將中陵縣一團一 一團一 圍住。

單廷珪前去勸降,魏定國說要讓關勝親自來。

關勝就單人獨騎進了城,魏定國見關勝一片誠心,情願歸降。

林沖等與李逵合兵一處,凱旋還山。

人馬剛來到山下,忽見段景住屁滾尿流地奔來,見到林沖就說:「林大哥,我與楊林、石勇到北地買來二百多匹好馬,走到青州,被險道神郁保四率一夥強人搶走,獻給曾頭市。」

眾好漢回到山上,單廷珪、魏定國、焦挺、鮑旭拜見了宋一江一 ,段景住說了奪馬之事。

宋一江一 大怒:「晁天王的大仇尚未報,又奪我馬匹,不報此仇,惹人恥笑。」

吳用說:「前次失利,在於不知地理,這次進兵,宜用智取。」

就讓時遷先去打探路途。

過兩三天,楊林、石勇回來,說曾頭市如何蠻橫無理。

宋一江一 當即就要發兵,被吳用勸下,再派戴宗探聽消息。

不幾天,戴宗回來報信,只見曾頭市紮下大寨,法華寺為中軍,數百里遍插旌旗,不知何處可進兵。

次日時遷回來,報說他已探明敵情,曾頭市紮下五個營寨,由二位教師與曾家五虎分頭把守。

險道神郁保四和奪的馬匹都在法華寺。

吳用便要兵分五路,攻其五寨。

盧俊義要打先鋒,吳用生怕他擒了史文恭,宋一江一 讓位給他,就以他身體尚未恢復為由,只讓他與燕青帶一支人馬埋伏在一個不重要的地方。

接著吳用派秦明、花榮攻打南寨,魯智深、武松攻打東寨,楊志、史進攻打北寨,朱仝、雷橫攻打西寨,宋一江一 、吳用自領中軍,攻打總寨。

李逵、樊瑞為合後。

曾長者得知宋一江一 兵分五路,前來攻打的消息,忙與史文恭、蘇定商議如何防守。

史文恭讓多挖陷坑,誘梁山人馬栽下。

曾長者依計,命人四處挖上陷坑,周圍埋伏撓鉤手,卻被時遷探得,報與吳用。

吳用讓他在陷坑處暗做記號,自有妙用。

大軍來到曾頭市,見曾頭市出來一匹馬,上騎一人,眾將欲趕,被吳用止住,命令各路人馬下寨,不許出戰。

一連三天,曾頭市也沒出一兵一卒。

這天,時遷回報,說已把所有陷坑探明,做了記號。

吳用便傳令在一百多輛糧車上裝滿乾柴,撒上火yao,讓前路步兵各帶鋤頭,楊志、史進的兵馬搖旗擂鼓,虛張聲勢。

這天半晌午,史文恭只聽到處炮響,便命人馬作好準備,只要梁山兵馬前來攻打,就分兵援助。

東寨來報,魯智深、武松前來攻打,就分兵援助;西寨又報,朱仝、雷橫攻打,又分兵援助。

只聽寨前炮響,史文恭按兵不動,只等梁山人馬跌入陷坑,再出山後伏兵捉人。

卻不知吳用派人馬從山後兩路包抄,把曾頭市的伏兵趕出來,盡數趕下陷坑。

吳用一聲令下,百餘輛車子推出來,點燃乾柴,頓時成了一道火牆,擋住史文恭。

公孫勝又祭起風,捲起烈火,將敵寨燒盡,得勝收兵。

次日,曾塗出馬,向宋一江一 中軍挑戰。

呂方當先出馬,斗不三十回合,漸漸不敵。

郭盛也挺戟殺出,雙戰曾塗,二人雙戟並舉,刺向曾塗,曾塗挺槍一架,槍纓和戟上豹尾纏成一一團一 ,三人拚命扯兵器。

曾塗先扯下槍,一槍刺向呂方脖頸,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花榮一箭正中曾塗左肩,倒栽馬下。

呂、郭雙戟並下,刺死曾塗。

曾長者聞報大哭,曾升要與哥哥報仇,曾長者攔不住,史文恭、蘇定都來勸他只宜堅守,不可出戰。

曾升怎肯聽?便出寨挑戰,秦明正要迎敵,不料李逵當先殺出,被曾升一箭射中腿上,轟然倒地。

曾升的人馬要捉李逵,宋一江一 陣中數名頭領殺出,將李逵搶回。

曾升見宋一江一 兵多將廣,便收兵回寨。

次日,曾升不顧史、蘇勸阻,硬要出戰。

史文恭無奈,只好披掛出陣,與秦明大戰二十餘回合,秦明不敵,撥馬而逃。

史文恭馬快,趕上一槍,刺中大腿,栽下馬來。

眾頭領奮力救下秦明,卻折了不少兵馬,宋一江一 就讓退後十里下寨。

吳用讓秦明回山養傷,再調關勝、徐寧、單廷珪、魏定國四人助戰。

宋一江一 佔了一卦,吳用看了卦象,說:「敵軍今夜要來劫營。

可如此準備。」

當夜,史文恭與曾升商議去劫寨,曾升就調蘇定、曾密、曾索一同前往。

待進了宋一江一 營寨,方知中計,正要退兵,解珍、解寶分兩路殺來,花榮又從後面殺來。

曾索被解珍一叉搠死馬下。

混戰半夜,史文恭等方奪路逃脫。

曾長者見又戰死一個兒子,不敢再打,要史文恭寫書投降。

史文恭此時也已膽怯,便派人送去降書。

宋一江一 見書後大怒,罵道:「殺我兄長,怎肯罷休?」吳用忙勸:「不可為一時氣憤,壞了大事。」

就寫了回書,讓曾頭市一交一 出二次所奪馬匹及郁保四,賞了來使十兩銀子。

來使回去一交一 出回書,曾長者與史文恭更加擔心。

次日,曾長者請求講和期間,各派一人為質。

宋一江一 不肯,吳用說:「不妨。」

就派時遷、李逵、樊瑞、項充、李袞五人為質。

史文恭說:「吳用派五人為質,定有陰謀。」

李逵動手要打,人們忙勸住。

時遷說:「李逵是宋哥哥的心腹,派他來是為不使你們懷疑。」

曾長者一心要講和,不聽史文恭的勸阻,置酒款待人質後,讓他們住進法華寺,派五百人馬看守,又命曾升為使,帶郁保四到宋一江一 大營講和。

宋一江一 看了馬匹,獨獨不見照夜玉獅子,曾升說:「那馬我師父史文恭騎著。」

宋一江一 命他寫書索馬,史文恭卻不捨得還。

使者往返數次,史文恭才說:「宋一江一 退了兵,我就把馬還他。」

宋一江一 正與吳用商量,探馬來報,說是青州、凌州兵馬開來。

宋一江一 就派關勝、單廷珪、魏定國迎戰青州兵馬,花榮、馬麟、一鄧一 飛迎戰凌州軍馬,又叫過郁保四,好言撫慰,讓他將功折罪。

郁保四情願投降,聽命帳下。

吳用就告訴他計策,讓他回去行事。

郁保四假裝逃回曾頭市,說是宋一江一 營中聽說官軍到來,十分驚慌。

史文恭不疑,跟曾長者商議,要去劫寨。

曾長者怕曾升被害,不讓劫寨。

史文恭卻說:「殺盡眾賊,自然救了三郎。」

曾長者就答應了。

史文恭就調蘇定、曾魁、曾密一同劫寨。

郁保四偷偷來到法華寺,暗中與時遷透了消息。

當夜史文恭帶了蘇定、曾密、曾魁劫寨,見寨內空無一人,慌忙退兵。

時遷早撞響法華寺的大鐘,頓時炮聲連天,李逵等人從寺中殺出來。

曾長者見事不好,自縊而死。

曾密被朱仝一朴刀搠死。

曾魁慌得栽下馬來,被亂軍踏成肉泥。

蘇定奔向北門,背後魯智深、武松追殺,前有楊志、史進攔路,亂箭將他射死。

其餘兵馬,盡數被趕入自己挖的陷坑中,跌死無數。

曾升被宋一江一 砍了腦袋。

史文恭仗著馬快,殺出西門,落荒而逃。

只見黑霧遮天,也不知逃到何處,忽有一支人馬攔路,卻是盧俊義使棒打來。

那馬飛躍而過,史文恭卻見晁蓋擋路,陰風逼人,四處走不脫。

燕青、盧俊義前後夾攻,一刀搠下馬來,將他綁上,牽了寶馬,回寨報功。

宋一江一 得勝回山,將史文恭剖腹剜心,祭了晁蓋,就要遵守晁蓋遺言,讓位給盧俊義。

眾頭領不服,李逵又跳出來大叫:「我在一江一 州救過你命,天也不怕,做什麼讓來讓去?你再讓位,我就殺起來,大家散伙!」

分類:四大文學名著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水滸傳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