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白話文》第二十七章 鬥法破高廉:宋一江一 先勸朱仝:「李逵殺小衙內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水滸傳白話文》第二十七章 鬥法破高廉

水滸傳白話文

第二十七章 鬥法破高廉

眾頭領慌忙上前勸開二人。

宋一江一 先勸朱仝:「李逵殺小衙內是吳用定計,請你上山。

今日你在山上,要齊心協力,休惹外人恥笑。」

又勸李逵向朱仝賠禮。

李逵不服,叫道:「他拿什麼架子?我立下許多功,他寸功沒立,反要我賠罪?」宋一江一 說:「雖然你奉命殺小衙內,但論年齡他也是你哥哥,看在我的面子上,先給他賠個禮。」

李逵只得說:「沒辦法,給你賠個禮。」

扔了雙斧,向朱仝拜了兩拜。

朱仝才消了這口氣。

晁蓋安排筵席為二人和解,李逵這才說出打死殷天錫的事。

宋一江一 大驚,說:「你逃了,要連累柴大官人吃官司。」

吳用說:「兄長別怕,我已派戴宗去滄州喚李逵回山,他到滄州找不到李逵,必會尋到高唐州。」

正說著,戴宗已趕回來,說高廉為給殷天錫報仇,把柴進下進死牢,抄了柴府家產,佔了柴府。

晁蓋罵:「這個黑傢伙,只會到處惹禍。」

李逵分辯:「柴皇城被他打傷氣死,又來打柴大官人,就是活佛也忍不住。」

晁蓋說:「柴大官人於山寨有恩,他落了難,我要親自去救他。」

宋一江一 說:「哥哥是山寨之主,怎能輕舉妄動?我願替哥哥走一趟。」

吳用說:「高唐州雖小,人口卻多,兵強馬壯,不可輕敵。」

就點林沖、花榮、秦明、一鄧一 飛、馬麟、白勝等十二個頭領,領五千人馬當先鋒;宋一江一 、吳用領中軍,點朱仝、雷橫、戴宗、李逵、張順、楊雄、石秀等,率三千人馬策應,二十位頭領辭別晁蓋,率人馬浩浩蕩蕩地殺奔高唐州。

高廉得報,冷笑說:「我正要剿滅這伙草寇,你們反倒送上門來,這是天助我成功。

左右,傳我號令,整點軍馬出城迎敵,命百姓上城守護。」

高廉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就到校場點齊軍馬,領兵出城。

他手下有三百貼身親兵,號稱飛天神兵,都是千里挑一的精壯漢子。

他把神兵擺在中軍,讓諸將列下陣勢,搖旗吶喊。

林沖、花榮等率人馬到來,也列下陣勢,兩軍相對。

林沖手持丈八蛇矛,躍馬出陣,厲聲高叫:「不怕死的快來送命!」高廉領三十員將領來到門旗下,罵道:「你們這伙不知死活的賊,膽敢犯我城池。」

林沖對罵:「早晚我要殺到東京,把高俅那欺君害民的賊子碎一屍一萬段!」高廉大怒,問部下:「誰給我捉此賊子?」統制官於直拍馬舞刀,殺向林沖。

二人戰不五回合,林沖一矛刺中於直心窩,栽下馬來。

又一個統制官一溫一 文寶挺槍出陣,秦明替下林沖,舞狼牙棒迎戰。

戰不十回合,秦明手起棒落,劈碎一溫一 文寶的天靈蓋。

高廉大怒,從背上抽出太阿寶劍來,口中唸唸有詞,喝聲:「疾!」軍中便衝出一道黑氣,化作狂風,捲向敵軍。

林沖等對面不能相顧,人馬大亂,轉身就逃。

高廉把劍一指,三百神兵率先衝出,大隊官軍隨後掩殺,把梁山軍馬殺得風liu雲散,直退了五十里。

高廉見殺退敵軍,也收兵回城。

宋一江一 率中軍到來,林沖說了此事。

宋一江一 大驚,不知是何妖術。

當夜他查看天書,查到回風返火之法,便記牢咒語。

次日天明,眾軍吃了飯,宋一江一 便揮師殺奔高唐州。

高廉點齊人馬,出城迎戰。

高廉一手持聚獸銅牌,一手持劍,喝道:「這伙反賊,還不下馬受縛,省得腥了我手。」

宋一江一 說:「昨天我不曾到,誤輸你一陣,今日定要把你們斬盡殺絕!」高廉一揮劍,念動咒語,喝聲:「疾!」黑氣捲著狂風直衝敵陣。

宋一江一 也念動咒語,把劍一指,喝聲:「疾!」那風就倒刮了回去。

宋一江一 揮動人馬殺向官軍,高廉急忙用劍敲響銅牌,神兵隊裡捲起一股黃沙,化作千萬頭虎豹豺狼,野豬巨蟒,向宋一江一 軍中撲去。

宋一江一 的人馬驚呆了,不知如何迎敵。

宋一江一 嚇得扔了劍,撥馬就逃。

高廉指揮人馬追殺過去,直追了二十餘里,方才得勝回城。

宋一江一 查點人馬,只折了些軍卒,眾頭領俱安然無事。

宋一江一 愁悶地說:「我們連敗兩陣,破不了他妖術,如何是好?」吳用說:「高廉今夜必來劫寨,我們須用計對付。」

宋一江一 就讓楊林、白勝領少數人馬守寨,帶大隊人馬退回舊寨安營。

當 夜 風 雷大作,高廉徒步領三百神兵殺進營寨。

楊林、白勝帶三百人埋伏在荒草叢中,齊聲吶喊。

高廉見是空寨,知道中計,慌忙轉身就走,神兵也四散逃命。

楊林、白勝指揮軍卒亂箭射出,高廉左肩中箭,飛步逃脫。

二頭領領兵追殺,又殺死幾個神兵,拿得幾個活的。

轉眼間雲收雨住,滿天星斗。

二人押解俘虜來到大寨,說起冒雨退敵之事,宋一江一 、吳用大驚,說:「兩寨相距五里,我們這裡卻是晴天。」

有人說:「這是妖術攝來的。」

楊林說:「高廉中我一一弩一箭,逃回城中。

因我軍兵少,沒敢去追。」

宋一江一 賞了楊林、白勝,教把神兵斬首,分撥眾頭領在大寨周圍下了七八個小寨,提防敵軍劫寨,又派人回山,調取軍馬助陣。

宋一江一 滿腹憂慮,對吳用說:「高廉要借來別處兵馬,前後夾攻我們,怎麼對付?」吳用說:「要破高唐州,救出柴進,首先要破高廉的妖術,我們必須盡快找回公孫勝,方可勝他。」

宋一江一 叫來戴宗,命他再赴蘇州,定要請回公孫勝。

戴宗要帶一人做伴,李逵叫道:「我跟戴院長去。」

戴宗說:「你要跟我去,一路上要吃素,聽我的話。」

李逵說:「我聽。」

宋一江一 說:「路上不許再惹事了。」

李逵說:「是我打死殷天錫,連累了柴大官人,我必須救他,絕不敢再惹事了。」

二人收拾了包袱,暗帶了兵器,離了大寨,走不二十餘里,李逵就要買酒吃。

戴宗說:「你跟我要作神行法,只許吃素酒。」

李逵說:「就是吃些肉有什麼關係?」戴宗說:「你又不聽話了?今天天晚了,先找店住下,明天早行。」

二人又走三十餘里,找店住下。

李逵搬來素飯菜,給戴宗吃,推說自己不餓。

戴宗冷笑,偷偷跟定李逵,見李逵在偷吃牛肉,也不說破,就轉回房中歇息。

五更時分,李逵打火做飯,二人吃了,離了客店。

戴宗說:「今天作神行法,行八百里。」

取出甲馬,二人分別綁在腿上。

戴宗往李逵腿上吹口氣,李逵邁開大步,騰雲駕霧般走了,戴宗隨後跟上。

李逵見越走越快,路兩旁的樹木房屋直向他倒來,心中害怕,想收腳走慢些,卻似有人在後面推,腳不點地,只是往前走。

走到晌午,李逵腹中飢餓,見路邊有酒店飯館,就是不能停下去吃,只得叫:「爺爺,住一住。」

可耳邊仍是呼呼風響,行走如飛。

待走到紅日平西,李逵飢渴難當,又累又怕,喘不過氣來。

戴宗趕上來,李逵說:「哥哥快救我,餓死我了。」

戴宗從懷中摸出幾個燒餅吃起來。

李逵說:「你給我兩個充飢。」

戴宗說:「你過來我給你。」

李逵伸著手,只差幾步夠不著。

李逵急了,說:「再這樣走下去,只好用大斧砍了這雙腳。」

戴宗說:「除非這樣,要不然走到明年正月也停不下來。」

李逵說:「哥哥別耍我。」

戴宗說:「肯定是你昨夜偷吃牛肉了。

這神行法最忌牛肉,偷吃一塊,要走上十萬八千里。」

李逵連聲求饒,賭咒說:「我要再偷吃牛肉,叫我舌頭上生個碗大的瘡。」

戴宗說:「饒你這一次。」

把袖子往李逵腿上一拂,李逵就如釘在了地上,再不能動一步。

李逵再次求饒,戴宗才拉上李逵,輕鬆地往前走,到一個客店住下來。

第二天再走,戴宗要給李逵拴兩個甲馬,李逵嚇得連聲叫爺,不讓拴。

戴宗說:「你肯聽話,我怎會捉弄你?你不聽我的,我就把你釘在這裡,等我從蘇州找回公孫勝再放你。」

李逵不敢打別,讓戴宗拴了甲馬。

二人來到蘇州,先在城裡找了一天,沒有一個知道公孫勝的。

第二天又找遍大街小巷,也沒個音訊。

李逵急得直罵:「這個乞丐道人,藏哪裡去了?找到他,我揪著他頭髮去見哥哥。」

戴宗說:「你又想惹事?」李逵忙賠笑說:「我說著玩的。」

次日起來,二人到城外找,問了多處村鎮也沒問到。

晌午時分,二人來到路邊酒店吃飯,見顧客滿堂,沒有空桌。

見一個老漢佔了一張桌子,戴宗去說了些好話,跟老人合坐一桌。

戴宗叫小二做四大碗麵,等了半晌,也不見端來。

李逵見小二把面都送上別的桌,心中已有些焦躁,又見給對面老漢送來一碗,直氣得一拍桌子,叫道:「小二,讓老爺等了半天!」老漢正低頭吃麵,那碗被震得跳起來,濺了老漢一臉熱麵湯。

老漢揪住李逵,問:「你為什麼打翻我的面?」李逵揮拳就要打下,戴宗忙攔住,連向老漢賠不是,要賠老漢的面。

老漢說:「我還要趕路去聽講道,怕誤了路程。」

戴宗問:「老丈聽誰道?」「九宮縣二仙山的羅真一人講長生不老之法。」

戴宗尋思:莫非公孫勝也在那裡?就問:「老丈認識一位公孫勝嗎?」老漢說:「要問別人不知道,我卻和他住鄰居。

他家只有高堂老母,經常雲遊在外,道號一清先生,人們都叫他清道人。

公孫勝是他的俗名,沒人知道。」

戴宗請老人指點了路途,催來面吃了,回到客店,取了行李,拴上甲馬,片刻間趕了四十五里,到九宮縣,又問明道路,轉眼就來到二仙山。

二人尋路上山,見一個樵夫。

戴宗問清公孫勝的家,轉過山嘴,見有十數間草房,一圈矮牆,外面有一座小石橋。

二人過了橋,見一個村姑提著籃子走出來。

戴宗問:「清道人在家嗎?」村姑說:「在屋後煉丹。」

戴宗吩咐李逵:「你躲一躲,我先去見他。」

戴宗走過去,在簾外咳嗽一聲,一個白髮婆婆走出來。

戴宗施禮說:「老大娘,我來找清道人。」

婆婆問:「官人高姓?」「我叫戴宗,專程從山東趕來。」

「孩兒不在家,出外雲遊去了。」

戴宗辭了婆婆,叫出李逵,安排如此這般,不許傷了老大娘。

李逵腰插雙斧,大步進了門,大叫道:「我是梁山泊黑旋風,奉哥哥將令,來請公孫勝。

快叫他出來:不出來我一把火燒了這破房!」婆婆慌忙說:「這裡沒有公孫勝,這是清道人家。」

李逵說:「你叫他出來,我認得他的鳥臉!」婆婆說:「他出外雲遊未歸。」

李逵拔出大斧,呼通砍翻一堵牆。

婆婆來攔,李逵舉斧恫嚇:「你兒子不出來,我就殺了你!」把婆婆嚇倒在地。

公孫勝疾步奔出來,大喝:「不得無禮!」戴宗過來斥道:「鐵牛,誰叫你嚇唬大娘?」忙扶起婆婆。

李逵扔了大斧,施禮說:「哥哥,不這樣你不肯出來,千萬別見怪。」

公孫勝攙老母回後房,出來與戴宗、李逵見過禮,請二人到淨室坐下,說:「虧了你們能尋到這裡。」

戴宗說了上次來尋公孫勝不見,這次大軍兵敗高唐州,宋一江一 在高唐州度日如年,請公孫勝馬上啟程,共聚大義。

公孫勝說:「不是我忘了眾弟兄,只因一來老母年邁,無人奉養,二來師父羅真一人不放我下山,所以隱居在此。」

戴宗懇求:「如今軍前危急,哥哥只得走一趟。」

公孫勝卻一再以老母、師父為由不肯答應。

公孫勝請二人吃了素酒飯,經不住戴宗再三苦求,公孫勝只好說:「待我問明師父再說。」

戴宗便催促馬上就去。

公孫勝只好領上二人,往山上走。

此時已是初冬天氣,行至半山,日已平西,松陰裡一條小路,直通觀前,紅匾上寫三個金字:「紫虛觀」。

三人進了門,兩個童子報進去,真一人傳法旨,請三人相見。

三人來到殿後松鶴軒,真一人端坐雲床 上。

公孫勝先拜了師父。

戴宗見真一人有仙風道骨,慌忙下拜。

李逵只管直瞪瞪地看。

羅真一人問起二人來路,公孫勝如實稟告,羅真一人不許公孫勝下山。

儘管戴宗苦苦哀求,真一人就是不答應。

公孫勝只得領二人離去。

下山路上,李逵問:「老仙說什麼?」戴宗說:「你就聽不懂?」李逵說:「我就聽不懂這種鳥腔調。」

戴宗說:「他師父不放他去。」

李逵大怒,叫道:「惹惱了我,一手提起那老道,扔下山去!」戴宗說:「你又想釘在這裡了?」李逵忙說:「不敢,我說著玩兒的。」

三人回到公孫勝家,吃了晚飯。

公孫勝說:「且住一夜 ,明天我再求師父。」

安排戴宗、李逵睡了。

五更時分,李逵悄悄爬起,見戴宗睡得正香,插上板斧,輕輕開了門,摸上山來。

到「紫虛觀」,從牆上跳過去,躡手躡腳摸到松鶴軒,見羅真一人正坐在雲床 上誦經。

李逵一腳踹開門,搶進去,一斧把羅真一人的腦袋劈成兩瓣,流出的血竟是白的。

李逵正要離去,一個道童攔住去路,又一斧,把道童的腦袋砍下,飛也似奔下山,回到公孫勝家,倒在床 上裝睡。

天亮後,三人吃了早飯,公孫勝又領二人來到「紫虛觀」。

公孫勝問童子:「真一人在哪裡?」童子說:「師父在唸經。」

李逵嚇得伸出舌頭,半天縮不回去。

三人見了真一人,真一人問:「你們又來幹什麼?」戴宗再苦苦求告。

真一人問:「這黑大漢是誰?」戴宗說:「他叫李逵。」

真一人說:「我本不想讓公孫勝去,看李逵的面子,叫他去。」

真一人取出三塊手帕,說:「我叫你們立刻就趕到高唐州。」

先鋪下一塊紅的,叫公孫勝站上,化作一朵紅雲,起在半空。

又鋪下一塊青的,叫戴宗站上,化作一朵青雲,也起在半空。

最後鋪下一塊白的,叫李逵站上,化作一朵白雲,飛了起來。

真一人一招手,公孫勝、戴宗緩緩落地,李逵叫道:「我要撒尿了,你不叫我下來,我就撒到你頭上!」真一人說:「我又不曾惹你,你半夜越牆而入,劈我一斧,又殺我一個道童。

可惜了兩個葫蘆。」

李逵說:「不是我,你認錯人了!」真一人說:「得叫你吃些苦頭!」喝聲「去!」一陣大風,把李逵吹走,撲通一聲,從天上摔下來,正落在蘇州府大堂上,骨碌碌滾下來。

知府馬士弘正坐堂,忽見半天空摔下一個黑大漢,命人將李逵拿下,喝問:「你這妖人,如何敢在此弄妖法?」李逵跌得鼻青臉腫,說不出話來。

馬知府命人取來狗血糞尿,劈頭澆下,李逵才叫:「我不是妖人,我是羅真一人的跟班。」

蘇州人誰不知羅真一人是活神仙?公人們不敢再動手。

師爺忙向知府說:「此人是羅真一人的跟班,千萬不可動刑。」

知府卻說:「沒見過神仙有這種徒弟,給我狠狠打!」眾人只好把李逵痛打一頓,李逵便招:「妖人李二。」

知府命人取枷枷了李逵,押進大牢。

李逵大呼小叫:「我是值日神將,你們敢枷我,我叫你們全城人死得一個不剩!」牢子們問他到底是什麼人,他就說:「因我得罪了羅真一人,他罰我受幾天苦。

你們要不好好服侍我,我叫你們全家人都死。」

眾人都怕他,給他洗了澡,換了乾淨衣裳,買來酒肉請他吃。

羅真一人說了李逵夜來行兇之事,戴宗只是哀求羅真一人饒了李逵。

真一人不置可否,只是問山寨情況。

戴宗一一實說,每日磕頭求情。

直到第五天,真一人才說:「這小子太可惡,只可除了。」

戴宗又求告:「李逵雖粗魯,第一不會耍心眼,第二最忠誠,第三無淫邪之心,只知勇敢當先。

因此宋公明最愛他。

要是沒了他,我也不能活著回去見哥哥。」

真一人說:「他是上界天煞星,因為眾人罪孽太重,上天罰他來殺戮,我不會壞了他,只是磨難他一番。」

真一人便喚過一個黃巾力士,命力士去蘇州大牢取回李逵。

力士騰雲而去,不用半個時辰,從半空中把李逵扔下來。

李逵跪在真一人面前,連連叩頭,說:「鐵牛再不敢了。」

羅真一人說:「今後你要戒性,忠心扶持宋公明。」

李逵連聲應承。

戴宗問:「這幾天你在哪裡?」李逵說了事情經過,說:「雖挨了一頓打,卻騙吃了許多酒肉。」

戴宗又求告真一人,速放公孫勝下山。

真一人說:「我本不想再讓他去,看你們大義為重,權且放他走一趟。」

真一人叫過公孫勝,說:「你往日的法術,只和高廉一般上下,我今傳你五雷天罡正法,可救宋一江一 ,保國安民。

成功之後,早早歸山,休要誤期。」

便傳了公孫勝法術。

公孫勝三人拜辭了真一人,回到家,收拾了行李,帶上寶劍,拜別老母,下山上路,戴宗說:「我先回去,稟報哥哥。」

便作起神行法先走。

李逵陪著公孫勝,一路小心服侍,不敢大意。

兩人走了三天,來到武岡鎮,進了一家小酒店,要買素菜吃。

店家說:「我這裡只賣酒肉,沒有素點,不遠處有賣棗糕的。」

李逵去買了棗糕,見路邊一群人圍住一個麻臉大漢,那大漢正使一個鐵瓜錘,眾人喝彩:「好力氣!」李逵看那鐵錘時,約有三十來斤。

那大漢使得高興,一錘把壓街石砸個粉碎,眾人又喝彩。

李逵擠過去,就拿那鐵錘。

漢子說:「你是什麼人,敢來拿鐵錘?」李逵說:「你使得算個屁,看了污眼!」就如弄彈丸一般,使了一回。

那漢子服氣了,拜下去,請教高姓大名。

李逵說:「你家在哪裡?」漢子說:「前面不遠。」

領李逵來到家。

李逵說:「你先通個名。」

漢子說:「我叫湯隆,祖傳打鐵為業,父親曾任延安府知寨。

他死後,我流落江湖,仍以打鐵口,又愛使槍棒。

因我是麻子,江湖上叫我金錢豹子。

大哥是誰?」李逵說:「我是梁山好漢黑旋風李逵。」

湯隆再拜,說:「久聞哥哥威名,想不到今日有緣相見。」

李逵尋思,山寨打造盔甲軍器,正要好鐵匠,就說:「你在這裡,什麼時候才能出頭?不如跟我上山,坐一把一交一 椅。」

湯隆滿口答應。

二人結拜了,李逵為兄,湯隆為弟。

湯隆說:「請哥哥到鎮上吃三杯酒,今夜在我家住一宿,明天隨哥哥上山。」

李逵便說了高唐州廝殺之事。

湯隆就收拾了包袱,帶上銀兩,挎口腰刀,東西都不要了,跟上李逵就走。

二人來到酒店,李逵把湯隆與公孫勝引見了,讓小二切了棗糕,三人吃了幾杯酒,繼續趕路。

又走幾天,逢上戴宗來接,公孫勝問起戰況。

戴宗說:「高廉箭傷已好,連日挑戰,宋哥哥堅守不出,只等先生到來。」

四人邊走,李逵把湯隆與戴宗引見了。

離寨五里,呂方、郭盛帶一百人馬迎來。

四人上了馬,回到大寨。

宋一江一 、吳用迎出來,各施禮罷,進了大帳,李逵又引湯隆見過眾頭領,宋一江一 命擺酒慶賀。

第二天,宋一江一 傳令,全軍出動,再打高唐州。

三軍來到城下,列成陣勢,宋一江一 居中,吳用居左,公孫勝居右,花榮、林沖等頭領排列兩行,搖鼓吶喊,高聲挑戰。

高廉帶上神兵,點起人馬,出城迎敵。

梁山隊中,花榮一馬衝出陣來。

官軍中衝出一名統制,名叫薛元輝,揮舞雙刀,飛馬出陣。

二將一交一 手,斗不數回合,花榮撥馬就走。

薛元輝隨後趕上,花榮掛槍取弓,返身一箭,薛元輝中箭落馬。

高廉大怒,用劍擊聚獸牌,神兵隊裡捲出黃沙,奔出毒蛇猛獸。

宋一江一 軍馬嚇得要走,公孫勝抽出松文古定劍,指著猛獸,念動咒語,喝聲:「疾!」只見一道金光,黃沙猛獸紛紛落地,那猛獸都是白紙剪的。

宋一江一 把鞭梢一指,大軍衝殺過去,殺得官軍大敗。

高廉慌忙退回城裡,拽起吊橋,把滾木槽石雨點般打下來。

宋一江一 大獲全勝,回營後盛讚公孫勝法力無邊,又傳令犒賞三軍。

次日,宋一江一 四面圍城,盡力攻打。

公孫勝說:「昨日敵軍大敗,今日又被我猛攻一天,高廉夜間必來偷營。」

宋一江一 傳令收兵回寨,大吹大擂飲酒歡宴。

待到天晚,宋一江一 暗傳命令,眾頭領各帶人馬,出營埋伏。

當夜,高廉果然帶著三百神兵,各背鐵葫蘆,手執鉤刀、鐵掃帚,前來偷營。

離寨不遠,高廉作起法來,頓時黑氣沖天,飛沙走石。

三百神兵的鐵葫蘆中噴出火,殺奔寨中。

公孫勝站在高處,仗劍作法,就聽半空中響了一聲霹靂,三百神兵想退,大火倒捲回來,四面伏兵齊出,殺得一個不剩。

高廉見勢不好,只引了三十餘騎轉身逃命。

林沖飛馬追來,高廉慌忙進城,拽起吊橋,身邊只剩下八九人了。

次日,宋一江一 又指揮人馬四面攻城。

高廉神兵被殲,沒咒念了,尋思,東昌、寇州的知府都是我哥哥抬舉的,就寫了求救書信,派人殺出重圍,分投二處。

宋一江一 的眾將要去追趕,吳用不讓,說:「我們正好將計就計。」

宋一江一 就派戴宗回山,提取兩支人馬,分兩路來高唐州。

高廉每日望眼欲穿,只盼救兵早日到來。

這天,高廉聞報,梁山人馬不戰自亂。

高廉登城觀看,只見遠處塵土蔽日,殺聲震天,兩支人馬向宋一江一 後路殺來,梁山人馬驚慌失措,東奔西逃。

高廉只道是兩路救兵來到,點起軍馬,大開城門,傾巢而出,分頭掩殺。

高廉衝到宋一江一 陣前,見宋一江一 與花榮、秦明望小路上逃去,緊緊追趕。

忽聽山坡後連珠炮響,左有呂方,右有郭盛,各率五百人馬殺來。

高廉回馬就逃,部下已折了大半,好不容易逃到城下,卻見城上儘是梁山旗號,只得率殘兵敗卒投小路而去。

走不到十里,孫立率人馬攔住去路。

高廉想轉回,背後朱仝又領軍殺來。

高廉慌忙下馬,徒步登山。

四下裡圍攻上來,高廉走投無路,忙唸咒語,駕一片黑雲,冉冉升空。

公孫勝趕來,把劍一指,喝聲:「疾!」高廉一個觔斗從空中倒栽下來。

雷橫疾步趕來,一朴刀把高廉砍作兩段。

宋一江一 進了城,傳下令來,休要傷害百姓,接著就去牢中救柴進。

牢中節級、牢子都逃了,只有幾十個罪囚。

宋一江一 命人將他們盡數放了。

又找了一遍,只找到柴皇城的家眷,唯獨不見柴進,使宋一江一 心中煩悶。

吳用命人把押獄牢子找來詢問。

當牢節級蘭仁說:「高知府讓我專門監押柴進,吩咐:「只要城池危險,你就先下手幹掉他。」

三日前,知府要處決柴進,我見他是個好漢,不忍傷他:就說:「他已病得快死了,不必下手。」

後來知府又來催,我又謊稱:「柴進已病死。」

我怕被知府識破,就給柴進開了枷鎖藏在後面枯井裡,如今不知死活。」

宋一江一 慌忙帶著蘭仁等人,來到枯井邊,向下望,黑洞洞的,什麼也看不見,放聲喊,也無應聲。

小嘍囉放下繩子試探,足有八九丈深。

宋一江一 忍不住掉下淚來,說:「柴大官人多半沒救了。」

吳用說:「主帥不要悲傷,讓哪位弟兄先下去看看。」

李逵大叫:「我下去。」

宋一江一 說:「是你害了他,正該你下。」

李逵說:「你們別把繩割斷。」

吳用說:「你太多心。」

一會兒,嘍囉搭起一個三角架,掛上繩,拴上一個大籮筐,又掛了兩個銅鈴。

李逵脫了衣裳,腰插雙斧,跳進筐裡,放下井去。

李逵從筐裡爬出來,四下亂摸,先摸到一堆骸骨,嚇了一跳。

再往別處摸,摸到一個人,就叫:「柴大官人!」沒有應聲,用手摸時,心中微微有氣。

李逵就爬進筐,搖動銅鈴,被吊上去,說了柴進的情況。

宋一江一 說:「你再下去,把他放筐裡,先吊上來,再吊你。」

李逵說:「我去蘇州,上了兩回當,別叫我上第三回。」

宋一江一 說:「我怎會捉弄你?快下去。」

李逵再次下到井中,把柴進放進筐子,上面聽見鈴聲,把柴進拉出來。

宋一江一 見柴進額頭破裂,兩腿皮開肉綻,心疼萬分,只顧命人立即請醫生來治療。

李逵在井下急得大叫,宋一江一 才想起來,忙命人放筐吊李逵。

李逵上來,吼道:「你也不是好人!」宋一江一 說:「我們只顧柴大官人了,別怪。」

宋一江一 就讓柴進睡在車上,讓李逵、雷橫護送柴進及柴皇城的老小,先回山寨。

又傳令把高廉滿門良賤三四十口,押赴刑場斬首。

重賞了蘭仁,再把府庫的錢糧、高廉的家產,盡數收拾上山。

大小三軍離了高唐州,凱旋回梁山。

分類:四大文學名著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水滸傳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