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風詞話》●卷二:詞有穆之一境,靜而兼厚、重、大也。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蕙風詞話》●卷二

蕙風詞話

●卷二

○詞有穆之一境

詞有穆之一境,靜而兼厚、重、大也。

淡而穆不易,濃而穆更難。

知此,可以讀《花間集》。

○花間不易學

《花間》至不易學。

其蔽也,襲其貌似,其中空空如也。

所謂麒麟楦也。

或取前人句中意境,而紆折變化之,而雕琢、句勒等弊出焉。

以尖為新,以纖為艷,詞之風格日靡,真意盡漓,反不如國初名家本色語,或猶近於沉著、濃厚也。

庸詎知《花間》高絕,即或詞學甚深,頗能窺兩宋堂奧,對於《花間》,猶為望塵卻步耶。

○唐詞與詩近

唐賢為詞,往往麗而不流,與其詩不甚相遠。

劉夢得《憶江南》云:「春去也,多謝洛城人。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

獨坐亦含顰。」

流麗之筆,下開北宋子野、少游一派。

唯其出自唐音,故能流而不靡。

所謂「風流高格調」,其在斯乎。

前調云:「猶有桃花流水上。

無辭竹葉醉尊前。」

《拋球樂》云:「春早見花枝,朝朝恨發遲。

及看花落後,卻憶未開時。」

亦皆流麗之句。

○晚唐詩有詞境

段柯古詞僅見《閒中好》,寥寥十許字,殊未饜人意。

《海山記》中隋煬帝《望江南》八闋,或雲柯古所托,亦無塙據。

余喜其《折楊柳》詩「公子驊騮往何處。

綠陰堪系紫游韁」。

此等意境,入詞絕佳。

晚唐人詩集中往往而有。

蓋詞學浸昌,其機郁勃,弗可遏矣。

○李德潤詞極形容之妙

李德潤《臨江仙》云:「強整嬌姿臨寶鏡,小池一朵芙蓉。」

是人是花,一而二,二而一。

句中絕無曲折,卻極形容之妙。

昔人名作,此等佳處,讀者每易忽之。

○歐陽炯艷詞

《花間集》歐陽炯《浣溪沙》云:「蘭麝細香聞喘息。

綺羅纖縷見肌膚。

此時還恨薄情無。」

自有艷詞以來,殆莫艷於此矣。

半塘僧騖曰:「奚翅艷而已,直是大且重。」

苟無《花間》詞筆,孰敢為斯語者。

○徐鼎臣詩是詞境

徐鼎臣《夢遊》詩:「繡幌銀屏杳靄間。

若非魂夢到應難。」

寘之詞中,是絕好意境。

又云:「蘸甲遞觴纖似玉,含詞忍笑膩於檀。」

則直是《花間》麗句。

當時風會所趨,不期然而自致此耳。

○韓持國詞深靜

詞境以深靜為至。

韓持國《胡搗練令》過拍云:「燕子漸歸春悄。

簾幕垂清曉。」

境至靜矣,而此中有人,如隔蓬山。

思之思之,遂由淺而見深。

蓋寫景與言情,非二事也。

善言情者,但寫景而情在其中。

此等境界,唯北宋人詞往往有之。

持國此二句,尤妙在一「漸」字。

○晏叔原詞序

晏叔原詞自序曰:「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或作寵。

〕家有蓮、鴻、蘋、雲,清謳娛客。」

廉叔、君龍殆亦風雅之士,竟無篇闋流傳,並其名亦不可考。

宋興百年已還,凡著名之詞人,十九《宋史》有傳,或附見父若兄傳。

大抵黃閣鉅公,烏衣華胄。

即名位稍遜者,亦不獲二三焉。

當時詞稱極盛,乃至青樓之妙姬,秋墳之靈鬼,亦有名章俊語,載之曩籍,流為美談。

萬不至章甫縫掖之士,尺板斗食流,獨無含咀宮商、規撫秦柳者。

矧天子右文,群公操雅,提倡甚非無人,而卒無補於湮沒不彰,何耶。

國初顧梁汾有言:「燠涼之態,浸淫而入於風雅。」

良可浩歎。

即北宋詞人以觀,蓋此風由來舊矣。

即如叔原,其才庶幾跨灶,其名殆猶恃父以傳。

夫傳不傳亦何足輕重之有,唯是自古迄今,不知埋沒幾許好詞。

而其傳者,或反不如不傳者之可傳。

是則重可惜耳!

○小山阮郎歸

小山詞《阮郎歸》云:「天邊金掌露成霜。

雲隨雁字長。

綠杯紅袖趁重陽。

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

慇勤理舊狂。

欲將沉醉換悲涼。

清歌莫斷腸。」

「綠杯」二句,意已厚矣。

「慇勤理舊狂」,五字三層意。

「狂」者,所謂一肚皮不合時宜,發見於外者也。

狂已舊矣,而理之,而慇勤理之,其狂若有甚不得已者。

「欲將沉醉換悲涼」,是上句註腳。

「清歌莫斷腸」,仍含不盡之意。

此詞沉著厚重,得此結句,便覺竟體空靈。

小晏神仙中人,重以名父之貽,賢師友相與沆瀣,其獨造處,豈凡夫肉眼所能見及。

「夢魂慣得無拘管,又逐揚花過謝橋」,以是為至,烏足與論《小山詞》耶。

○東坡青玉案

東坡詞《青玉案·用賀方回韻,送伯固歸吳中》,歇拍云:「作個歸期天應許。

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上三句,未為甚艷。

「曾濕西湖雨」是清語,非艷語。

與上三句相連屬,遂成奇艷、絕艷,令人愛不忍釋。

坡公天仙化人,此等詞猶為非其至者,後學已未易模仿其萬一。

○秦少游卓然名家

有宋熙豐間,詞學稱極盛。

蘇長公提倡風雅,為一代山鬥。

黃山谷、秦少游、晁無咎,皆長公之客也。

山谷、無咎皆工倚聲,體格於長公為近。

唯少游自闢蹊徑,卓然名家。

蓋其天分高,故能抽秘騁妍於尋常擩染之外。

而其所以契合長公者獨深。

張文潛《贈李德載詩》有云:「秦文倩麗舒桃李。」

彼所謂文,固指一切文字而言。

若以其詞論,直是初日芙蓉,曉風楊柳,倩麗之桃李,容猶當之有愧色焉。

王晦叔《碧雞漫志》雲,黃晁二家詞,皆學坡公,得其七八。

而於少游獨稱其俊逸精妙,與張子野並論,不言其學坡公,可謂知少游者矣。

○李方叔虞美人

李方叔《虞美人》過拍云:「好風如扇雨如簾。

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

春夏之交,近水樓台,塙有此景。

「好風」句絕新,似乎未經人道。

歇拍云:「碧蕪千里思悠悠。

唯有霎時涼夢,到南州。」

尤極淡遠清疏之致。

○東山詞融景入情

東山詞:「歸臥文園猶帶酒。

柳花飛度畫堂陰。

只憑雙燕話春心。」

「柳花」句融景入情,丰神獨絕。

近來纖佻一派,誤認輕靈,此等處何曾夢見。

○竹友善言愁

竹友詞,《留董之南過七夕》,《蝶戀花》後段云:「君似庾郎愁幾許。

萬斛愁生,更作徵人去。

留定征鞍君且住。

人間豈有無愁處。」

循環無端,含意無盡,小謝可謂善言愁。

○宋詞用襯字

取其能達句中之意,而付之歌喉又抑揚頓挫,悅人聽聞。

所謂遲其聲以媚之也。

兩宋人詞間亦有用襯字者。

王晉卿云:「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

「向」字、「乍」字是襯字。

據詞譜,燭影搖紅第二句七字,應仄平仄仄平平仄。

周美成云:「黛眉巧畫宮妝淺」,不用襯字,與換頭第二句同。

○周姜詞樸厚

元人沈伯時作《樂府指迷》,於《清真詞》推許甚至。

唯以「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

「夢魂凝想鴛侶」等句為不可學,則非真能知詞者也。

清真又有句云:「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

「拌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此等語愈樸愈厚,愈厚愈雅,至真之情,由性靈肺腑中流出,不妨說盡而愈無盡。

南宋人詞如姜白石云:「酒醒波遠,正凝想、明璫素襪。」

庶幾近似。

然已微嫌刷色。

誠如清真等句,唯有學之不能到耳。

如曰不可學也,詎必顰眉搔首,作態幾許,然後出之,乃為可學耶。

明已來詞纖艷少骨,致斯道為之不尊,未始非伯時之言階之厲矣。

竊嘗以刻印比之,自六代作者以縈紆拗折為工,而兩漢方正平直之氣蕩然無復存者。

救敝起衰,欲求一丁敬身、黃大易,而未易遽得。

乃至倚聲小道,即亦將成絕學,良可慨夫。

○周謝詞熨帖入微

清真詞《望江南》云:「惺忪言語勝聞歌。」

謝希深《夜行船》云:「尊前和笑不成歌。」

皆熨帖入微之筆。

○李蕭遠詞輕倩

李蕭遠《點絳唇》後段云:「碧水黃沙,夢到尋梅處。

花無數。

問花無語。

明月隨人去。」

意境不求甚深,讀者悅其輕倩。

竹垞《詞綜》首錄此闋。

此等詞固浙西派之初祖也。

其《鵲橋仙》云:「小舟誰在落梅村。

正夢繞、清溪煙雨。」

《西江月》云:「瓊璈珠珥下秋空,一笑滿天鸞鳳。」

皆驚句,可誦。

○廖世美《燭影搖紅》過拍云:「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

神來之筆,即已佳矣。

換頭云:「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

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

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古渡。」

語淡而情深。

令子野、太虛輩為之,容或未必能到。

此等詞一再吟誦,輒沁入心脾,畢生不能忘。

《花庵絕妙詞選》中,真能不愧「絕妙」二字,如世美之作,殊不多覯。

○何搢之麗句

何搢之《小重山》「玉船風動酒鱗紅」之句,見稱於時。

此特麗句云爾。

臨邛高恥庵云:〔(見《詞品》。

)「譬如雲錦月鉤,造化之巧,非人琢也。

此等句在天壤間有限。」

似乎獎許太過。

余喜其換頭:「車馬去悤悤。

路隨芳草遠」十字,其淡入情,其麗在神。

○李詞襲梅詩

梅宛陵詩:「不上樓來今幾日,滿城多少柳絲黃。」

《晁氏客語》記歐公云:「非聖俞不能到。」

〔宋無名氏《愛日齋叢鈔》。

〕按李易安詞:「幾日不來樓上望,粉紅香白已爭妍。」

由此脫胎,卻自是詞筆。

〔按:此二句乃清人詞。

○趙忠簡詞

趙忠簡詞,王氏四印齋刻入《南宋四名臣詞》。

清剛沉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國之思,流溢行閒句裡。

如《鷓鴣天·建康上元作》云:「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

水精宮殿五雲飛。

分明一覺華胥夢。

回首東風淚滿衣。」

《洞仙歌》後段云:「可憐窗外竹,不怕西風,一夜瀟瀟弄疏響。

奈此九迴腸,萬斛清愁、人何處,邈如天樣。

縱隴水秦雲、阻歸音,便不許時閒、夢中尋訪。」

其它斷句,尤多促節哀音,不堪卒讀。

而卷端《蝶戀花》乃有句云:「年少淒涼天付與。

更堪春思縈離緒。」

閒情綺語,安在為盛德之累耶。

○填詞要襟抱

填詞第一要襟抱。

唯此事不可強,並非學力所能到。

向伯恭《虞美人》過拍云:「人憐貧病不堪憂。

誰識此心如月正涵秋。」

宋人詞中,此等語未易多覯。

○竹齋詞句

竹齋詞句:「桂樹深村狹巷通。」

頗能模寫村居幽邃之趣。

若換用它樹,意境便遜。

○曾宏父浣溪沙

曾宏父《浣溪沙》云:「紫禁正須紅藥句,清江莫與白鷗盟。」

尋常稱美語,出以雅令之筆,閱之便不生厭。

此酬贈詞之別開生面者。

○榮詠梅

大卿榮諲《詠梅》〔南鄉子〕云:「江上野梅芳。

粉色盈盈照路旁。

閒折一枝和雪嗅,思量。

似個人人玉體香。

特此起愁腸。

此恨誰人與寄將。

山館寂寥天欲暮,淒涼。

人轉迢迢路轉長。」

(見《梅苑》)。

「似個」句艷而質,猶是宋初風格,花間之遺。

諲,字仲思,《宋史》有傳。

○辛詞陳詩

《吹劍錄》云:「古今詩人間出,極有佳句。

無人收拾,盡成遺珠。

陳秋塘詩:『不知筋力衰多少。

但覺新來懶上樓。

』」按此二句乃稼軒詞《鷓鴣天》歇拍。

稼軒倚聲大家,行輩在秋塘稍前,何至取材秋塘詩句。

秋塘平昔以才氣自豪,亦豈肯沿襲近人所作。

或者俞文豹氏誤記辛詞為陳詩耶。

此二句入詞則佳,入詩便稍覺未合。

詞與詩體格不同處,其消息即此可參。

○東浦用冤家

《東浦詞》〔且坐令〕云:「但冤家、何處貪歡樂。

引得我心兒惡。」

毛子晉刻入《六十家詞》,以「冤家」字涉俚,跋語譏之。

按宋蔣津《葦航紀談》:「作詞者流,多用冤家為事。

初未知何等語,亦不知所出。

後閱《煙花記》,有云:冤家之說有六,情深意濃,彼此牽繫,寧有死耳,不懷異心,所謂冤家者一。

兩情相系,阻隔萬端,心想魂飛,寢食俱廢,所謂冤家者二。

長亭短亭,臨歧分袂,黯然銷魂,悲泣良苦,所謂冤家者三。

山遙水遠,魚雁無憑,夢寢相思,柔腸寸斷,所謂冤家者四。

憐新棄舊,孤恩負義,恨切惆悵,怨深刻骨,所謂冤家者五。

一生一死,觸景悲傷,抱恨成疾,迨與俱逝,所謂冤家者六。

此語雖鄙俚,亦余之樂聞耳」云云。

樸質為宋詞之一格,此等字不足為疵病。

唯是宋人可用,吾人斷不敢用。

若用之而亦不足為疵病,則駸駸乎入宋人之室矣。

○詞有理脈可尋

詞亦文之一體。

昔人名作,亦有理脈可尋,所謂蛇灰蚓線之妙。

如范石湖《眼兒媚·萍鄉道中》云:「酣酣日腳紫煙浮。

妍暖試輕裘。

困人天氣,醉人花底,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

溶溶洩洩,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春慵」緊接「困」字「醉」字來,細極。

○陳夢弼和石湖詞

陳夢弼和石湖《鷓鴣天》云:「指剝春蔥去採蘋。

衣絲秋藕不沾塵。

眼波明處偏宜笑。

眉黛愁來也解顰。

巫峽路,憶行雲。

幾番曾夢曲江春。

相逢細把銀釭照,猶恐今宵夢似真。」

歇拍用晏叔原「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句,恐夢似真,翻新入妙,不特不嫌沿襲,幾於青勝於藍。

○韓南澗霜天曉角

韓南澗《霜天曉角》起調云:「幾聲殘角。

月照梅花薄。」

歇拍云:「莫把玉肌相映,愁花見,也羞落。」

花羞玉肌,其海棠、芍葯之流亞乎。

對於梅花,殊未易言。

人世幾曾見此玉肌也。

○王質西江月

宋王質《西江月·借江梅蠟梅為意壽董守》云:「試將花蕊數層層,猶比長年不盡。」

元李庭《水調歌頭·史侯生朝》云:「側聽稱觴新語,一滴願增一歲,門外酒如川。」

並巧語不涉纖。

○王質江城子

王質《江城子》句云:「得到釵梁容略住,無分做、小蜻蜓。」

未經人道。

○仲彌性浪淘沙

仲彌性《浪淘沙》過拍云:「看盡風光花不語,卻是多情。」

語淡而深。

《憶秦娥·詠木犀》後段云:「佳人斂笑貪先折。

重新為翦斜斜葉。

斜斜葉。

釵頭常帶,一秋風月。」

末二句,賦物上乘,可藥纖滯之失。

○程文簡壽詞

程文簡大昌《臨江仙·和正卿弟生日》云:「紫荊同本但殊枝。

直須投老日,常似有親時。」

《感皇恩·淑人生日》云:「人人戴白,獨我青青常保。

只將平易處,為蓬島。」

此等句非性情厚、閱歷深,未易道得。

元劉靜修《樵庵詞》王利夫壽云:「吾鄉先友今誰健。

西鄰王老時相見。

每見憶先公。

音容在眼中。

今朝故人子。

為壽無多事。

唯願歲長豐。

年年社酒同。」

余極喜誦之,與文簡詞庶幾近似。

○洪文惠盤洲詞

《織余瑣述》:宋洪文惠《盤洲詞》,余最喜其《生查子》歇拍云:「春色似行人,無意花間住。」

《漁家傲引》後段云:「半夜繫船橋北岸。

三杯睡著無人喚。

睡覺只疑橋不見。

風已變。

纜繩吹斷船頭轉。」

意境亦空靈可喜。

蕙風云:余所喜異於是。

《漁家傲引》云:「子月水寒風又烈。

巨魚漏網成虛設。

圉圉從它歸丙穴。

謀自拙。

空歸不管旁人說。

昨夜醉眠西浦月。

今宵獨釣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結。

長歡悅。

不知人世多離別。」

委心任運,不失其為我。

知足長樂,不願乎其外。

詞境有高於此者乎?是則非娛所能識矣。

○曹冠燕喜詞

宋曹冠《燕喜詞》〔鳳棲梧〕云:「飛絮撩人花照眼。

天闊風微,燕外晴絲卷。」

狀春情景色絕佳。

每值香南研北,展卷微吟,便覺日麗風暄,淑氣撲人眉宇。

全帙中似此佳句,竟不可再得。

○姚進道簫台公餘詞

姚進道《簫台公餘詞》,《浣溪沙·青田趙宰席閒作》云:「醉眼斜拖春水綠。

黛眉低拂遠山濃。

此情都在酒杯中。」

《鷓鴣天》:「縣有花名日日紅。」

《高仲堅席閒作》云:「夜深莫放西風入,頻遣司花許錦裀。」

《瑞鷓鴣·賞海棠》云:「一抹霞紅勻醉臉,惱人情處不須香。」

《如夢令·水仙用雪堂韻》云:「鉤月襯凌波,彷彿湘江煙路。」

《行香子·抹利花》云:「香風輕度,翠葉柔枝。

與玉郎摘,美人戴、總相宜。」

《好事近·重午前三日》云:「梅子欲黃時,霖雨晚來初歇。

誰在綠窗深處,把彩絲雙結。

淺斟低唱笑相偎,映一團香雪。

笑指牆頭榴花,倩玉郎輕折。」

進道名述堯,錢塘人。

南宋理學家張子韶詩云:「環顧天下間,四海唯三友。」

三友者,施彥執、姚進道、葉先覺,其見重於時如此。

顧亦能為綺語、情語。

可知《蘭畹》、《金荃》,何損於言坊行表也。

(按:姚述堯與張子韶之友姚進道,非同一人。

姚述堯至淳熙末尚在,而姚進道則卒於紹興年間或更早。

朱竹垞跋《簫台公餘詞》已誤為一人,後人鹹承其誤。

○魏杞詠梅

兩宋鉅公大僚,能詞者多,往往不脫簪紱氣。

魏文節杞《虞美人·詠梅》云:「只應明月最相思。

曾見幽香一點、未開時。」

輕清婉麗,詞人之詞。

專對抗節之臣,顧亦能此。

宋廣平鐵石心腸,不辭為梅花作賦也。

○劉潛夫風入松

劉潛夫《風入松·福清道中作》云:「多情唯是燈前影,伴此翁同去同來。

逆旅主人相問,今回老似前回。」

語真質可喜。

○後村玉樓春

後村《玉樓春》云:「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楊升庵謂其壯語足以立懦,此類是已。

○趙俞詞

陳藏一《話腴》:「趙昂總管始肄業臨安府學,困躓無聊賴遂脫儒冠從禁弁,升御前應對。

一日侍阜陵蹕之德壽宮,高廟宴席間,問今應制之臣,張掄之後為誰。

阜陵以昂對。

高廟俯睞久之。

知其嘗為諸生,命賦拒霜詞。

昂奏所用腔,令《綴婆羅門引》。

又奏所用意,詔自述其梗概。

即賦就進呈云:『暮霞照水。

水邊無數木芙蓉。

曉來露濕輕紅。

十里錦絲步障,日轉影重重。

向楚天空迥,人立西風。

夕陽道中。

歎秋色、與愁濃。

寂寞三秋粉黛,臨鑒妝慵。

施朱太赤,空惆悵,教妾若為容。

花易老、煙水無窮。

』高廟喜之。

賜銀絹加等。

仍俾阜陵與之轉官。

我朝之獎勵文人也如此。」

此事它書未載。

淳熙間,太學生俞國寶以題斷橋酒肆屏風上風入松詞「一春常費買花錢」云云,為高宗所稱賞,即日予釋褐。

此則屢經記載,稍涉倚聲者知之。

其實趙詞近沉著,俞第流美而已。

以體格論,俞殊不逮趙。

顧當時盛稱,以其句麗可喜,又諧適便口誦,故稱述者多。

文字以投時為宜,詞雖小道,可以窺顯晦之故。

古今同揆,感慨系之矣。

○姜白石鷓鴣天

姜白石鷓鴣天云:「籠紗未出馬先嘶。」

七字寫出華貴氣象,卻淡雋不涉俗。

○羅子遠清平樂

羅子遠《清平樂》「兩槳能吳語」,五字甚新。

楊柳渡頭,倚花盪口,暖風十里,翦水咿啞,聲愈柔而景愈深。

嘗讀《飲水詞》〔望江南〕云:「江南好,虎阜晚秋天。

山水總歸詩格秀,笙簫恰稱語音圓。

人在木蘭船。」

「笙簫」句與此「兩槳」句,同一妙於領會。

○劉改之詞

劉改之詞格本與辛幼安不同。

其《龍洲詞》中,如《賀新郎·贈張彥功》云:「誰念天涯牢落況,輕負暖煙濃雨。

記酒醒、香銷時語。

客裡歸韉須早發。

怕天寒、風急相思苦。」

前調云:「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

料彼此、魂銷腸斷。」

又云:「但托意、焦琴紈扇。

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淒怨。」

《祝英台近·游東園》云:「晚來約住青驄,踏花歸去,亂紅碎、一庭風月。」

《唐多令·八月五日安遠樓小集》云:「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醉太平》云:「翠綃香暖雲屏。

更那堪酒醒。」

此等句,是其當行本色。

蔣竹山伯仲閒耳,其激昂慨慷諸作,乃刻意模擬幼安。

至如《沁園春》「鬥酒彘肩」云云,則尤模擬而失之太過者矣。

《詞苑叢談》云:「劉改之一妾,愛甚。

淳熙甲午,赴省試,在道賦《天仙子》詞。

到建昌游麻姑山,使小童歌之,至於墮淚。

二更後,有美人執拍板來,願唱曲勸酒。

即賡前韻『別酒未斟心已醉』云云。

劉喜,與之偕東。

其後臨江道士熊若水為劉作法,則並枕人乃一琴耳。

攜至麻姑山焚之。」

(按:此事出宋洪邁《夷堅志》)改之忍乎哉,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此物良不俗。

雖曰靈怪,即亦何負於改之。

世間萬事萬物,形形色色,孰為非幻。

改之得唱曲美人,輒忘甚愛之妾,則其所賦之詞,所墮之淚,舉不得謂真。

非真即幻,於琴何責焉。

焚琴鬻鶴,傖父所為,不圖出之改之,吾為斯琴悲,遇人之不淑。

何物臨江道士,尤當深惡痛絕者也。

龍洲詞變易體格,迎合稼軒,與琴精幻形求合何以異。

吾謂改之宜先自焚其稿。

○楊濟翁詞

「離恨做成春夜雨。

添得春江,剷地東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

為君愁絕聽鳴櫓。」

楊濟翁《蝶戀花》前段也。

婉曲而近沉著,新穎而不穿鑿,於詞為正宗中之上乘。

○謝懋杏花天

《織余瑣述》:《花庵詞》選謝懋《杏花天》歇拍云:「余酲未解扶頭懶。

屏裡瀟湘夢遠。」

昔人盛稱之。

不如其過拍云:「雙雙燕子歸來晚。

零落紅香過半。」

此二語不曾作態,恰妙造自然。

蕙風論詞之旨如此。

○黃幾仲竹齋詩餘

黃幾仲《竹齋詩餘》《西江月》題云:「垂絲海棠,一名醉美人」「捻翠低垂嫩萼。

勻紅倒簇繁英。

穠纖消得比佳人。

酒入香肌成暈。

簾幕陰陰窗牖。

闌干曲曲池亭。

枝頭不起夢春酲。

莫遣流鶯喚醒。」

此花唯吾鄉有之,太半櫻桃花接本。

江南薊北,未之見也。

紫艷沉酣,信足當醉美人品目。

○鶴林詞

《鶴林詞》《祝英台近·春日感懷》云:「有時低按銀箏,高歌《水調》,落花外、紛紛人境。」

末七字余極喜之。

其妙處難以言說。

但覺芥子須彌,猶涉執象。

○馬子嚴阮郎歸

《織余瑣述》云:「翻騰妝束鬧蘇堤。」

宋馬子嚴《阮郎歸》詞句,形容粗釵膩粉,可謂妙於語言。

天與娉婷,何有於「翻騰妝束」,適成其為「鬧」而已。

○嚴仁醉桃源

又云:宋嚴仁詞《醉桃源》云:「拍堤是春水蘸垂楊。

水流花片香。

弄花囋柳小鴛鴦。

一雙隨一雙。」

描寫芳春景物,極娟妍鮮翠之致,微特如畫而已。

政恐刺繡妙手,未必能到。

○盧申之江城子

盧申之《江城子》後段云:「年華空自感飄零。

擁春酲。

對誰醒。

天闊雲閒,無處覓簫聲。

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

與劉龍洲詞「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可稱異曲同工。

然終不如少陵之「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為倔強可喜。

其《清平樂》歇拍云:「何處一春遊蕩,夢中猶恨楊花。」

是加倍寫法。

○宋詞疵病

宋人詞亦有疵病,斷不可學,高竹屋《中秋夜懷梅溪》云:「古驛煙寒,幽垣夢冷,應念秦樓十二。」

此等句鉤勒太露,便失之薄。

張玉田《水龍吟·寄袁竹初》云:「待相逢說與相思,想亦在、相思裡。」

尤空滑粗率,並不如高句,字面稍能蘊藉。

○梅溪詞

梅溪詞:「幾曾湖上不經過。

看花南陌醉,駐馬翠樓歌。」

下二語人人能道,上七字妙絕,似乎不甚經意,所謂「得來容易卻艱辛」也。

○梅溪用雙聲疊韻字

《壽樓春》,梅溪自度曲,前段:「因風飛絮,照花斜陽。」

後段:「湘雲人散,楚蘭魂傷。」

風、飛;花、斜,雲、人,蘭、魂,並用雙聲疊韻字,是聲律極細處。

○方壺點絳唇

余少作《蘇武慢·寒夜聞角》云:「憑作出、百緒淒涼,淒涼唯有,花冷月閒庭院。

珠簾繡幕,可有人聽。

聽也可曾腸斷。」

半塘翁最為擊節。

比閱《方壺詞》《點絳唇》云:「曉角霜天,畫簾卻是春天氣。」

意與余詞略同,余詞特婉至耳。

○方壺賦梅

《方壺詞》《滿江紅·感賦梅》云:「洞府瑤池,多見是、桃紅滿地。

君試問、江梅清絕,因何拋棄?仙境常如二三月,此花不受春風醉。」

此意絕新。

梅花身份絕高,響來未經人道。

○方壺詞能淡而瘦

方壺居士詞,其獨到處能淡而瘦。

○吳莊每詠梅

宋王沂公之言曰:「平生志不在溫飽。」

以梅詩謁呂文穆云:「雪中未問調羹事,先向百花頭上開。」

吳莊敏詞《沁園春·詠梅》云:「雖虛林幽壑,數枝偏瘦,已存鼎鼐,一點微酸。

松竹交盟,雪霜心事,斷是平生不肯寒。」

二公襟抱政復相同。

一點微酸,即調羹心事,不志溫飽,為有不肯寒者在耳。

又莊敏《滿江紅》有「晚風中笛」句,絕雅煉可喜。

○履齋詞

《履齋詞》《滿江紅·九日郊行》云:「數本菊香能勁。」

勁韻絕雋峭,非菊之香不足以當此。

《二郎神》云:「凝佇久,驀聽棋邊落子,一聲聲靜。」

《千秋歲》云:「荷遞香能細。」

此靜與細,亦非雅人深致,未易領略。

○吳樂庵詠雪

吳樂庵《水龍吟·詠雪次韻》云:「興來欲喚,羸童瘦馬,尋梅隴首。

有客遮留,左援蘇二,右招歐九。

問聚星堂上,當年白戰,還更許追蹤否。」

此詞略仿劉龍洲《沁園春》「鬥酒彘肩,醉渡浙江,豈不快哉。

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公等,駕勒吾回」。

而吳詞意境較靜。

○曾同季賦芍葯

曾同季《點絳唇·賦芍葯》云:「君知否。

畫闌幽處。

留得韶光住。」

尋常意中之言,恰似未經人道。

《浣溪沙》前題云:「濃雲遮日惜紅妝。」

所謂仁者見之謂之仁。

○雲莊詞

《雲莊詞》《酹江月》云:「一年好處,是霜輕塵斂,山川如洗。」

較「橘綠橙黃」句有意境。

○牟端明金縷曲

牟端明《金縷曲》云:「撲面胡塵渾未掃。

強歡謳、還肯軒昂否?」

蓋寓黍離之感。

昔史遷稱項王悲歌慷慨。

此則歡歌而不能激昂。

曰「強」,曰「還肯」,其中若有甚不得已者。

意愈婉,悲愈深矣。

○龜峰詠西湖酒樓

《龜峰詞》《沁園春·詠西湖酒樓》云:「南北戰爭,唯有西湖,長如太平。」

此三句含有無限感慨。

宋人詩云:「西湖歌舞幾時休。」

下云「直把杭州作汴州」,婉而多諷,旨與剛父略同。

○翁五峰摸魚兒

翁五峰《摸魚兒》歇拍云:「沙津少駐。

舉目送飛鴻,幅巾老子,樓上正凝佇。」

東坡送子由詩:「時見烏帽出覆沒。」

是由送客者望見行人,極寫臨歧眷戀之狀。

五峰詞乃由行人望見送者,客子消魂,故人惜別,用筆兩面俱到。

○汪卓康范詩餘

宋汪卓《康范詩餘》水調歌頭次韻荷淨亭小集云:「落日水亭靜,藕葉勝花香。」

與秦湛「藉葉香風勝花氣」同意。

藕葉之香,非靜中不能領略。

淨而後能靜,無塵則不囂矣。

只此起二句,便恰是詠荷淨亭,不能移到他處,所以為佳。

○詞衰於元

詞衰於元,當時名人詞論,即亦未臻上乘。

如陸輔之《詞旨》所謂警句,往往抉擇不精,適足啟晚近纖妍之習。

宋宗室名汝茪者,詞筆清麗,格調本不甚高。

《詞旨》取其《戀繡衾》句:「怪別來、胭脂慵傳,被東風、偷在杏梢。」

此等句不過新巧而已。

余喜其《漢宮春》云:「故人老大,好襟懷消減全無。

漫贏得、秋聲兩耳,冷泉亭下騎驢。」

以清麗之筆作淡語,便似冰壺濯魄,玉骨橫秋,綺紈粉黛,回眸無色。

但此等佳處,猶為自詞中出者,未為其至。

如欲超軼王〔碧山〕、周〔草窗〕,伯仲姜〔白石〕、吳〔夢窗〕,而上企蘇、辛,其必由性情學問中出乎。

○馮深居喜遷鶯

馮深居《喜遷鶯》云:「涼生遙渚。

正綠芰擎霜,黃花招雨。

鴈外漁燈,蛩邊蟹捨,絳葉表秋來路。

世事不離雙鬢,遠夢偏欺孤旅。

送望眼,但馮舷微笑,書空無語。

慵看清鏡裡,十載征塵,長把朱顏污。

借箸青油,揮毫紫塞,舊事不堪重舉。

閒闊故山猿鶴,冷落同盟鷗鷺。

倦游也。

便檣雲柂月,浩歌歸去。」

此詞多矜煉之句,尤合疏密相閒之法,可為初學楷模。

○芸窗喜雪詞

《芸窗詞》,《瑞鶴仙·次韻陸景思喜雪》云:「農麥年來管好,禾黍離離,詎忘關洛。」

《賀新郎·送劉澄齋歸京口》云:「西風亂葉長安樹。

歎離離、荒宮廢苑,幾番禾黍。」

神州陸沉之感,不圖於半閒堂寮吏見之。

自來識時達節之士,功名而外無容心。

偶有甚非由衷之言,流露於楮墨之表。

詎故為是自文飾耶。

抑亦天良發見於不自知也。

○空同詞用王夫人語意

《空同詞》,《月華清·春夜對月》云:「況是風柔夜暖。

正燕子新來,海棠微綻。

不似秋光,只照離人腸斷。」

用蘇文忠公王夫人語意,絕佳。

上三句亦勝情徐引。

○空同詞娟妍

空同詞如秋卉娟妍,春蘅鮮翠。

○空同詞喜煉字

空同詞喜煉字。

《菩薩蠻》云:「繫馬短亭西。

丹楓明酒旗。」

《南柯子》云:「碧天如水印新蟾。」

《阮郎歸》云:「綠情紅意兩逢迎。

扶春來遠林。」

又云:「羅衣金縷明。」

兩「明」字、「印」字、「扶」字,並從追琢中出。

又,《鷓鴣天》云:「瑩然初日照芙蕖。」

能寫出美人之精神。

《浪淘沙·別意》云:「花霧漲冥冥。

欲雨還晴。」

能融景入情,得迷離惝恍之妙。

皆佳句也。

漲字亦煉。

《行香子》云:「十年心事,兩字眉婚。」

「眉婚」二字新奇,殆即目成之意,未詳所本。

○楊澤民秋蕊香

「良人輕逐利名遠。

不憶幽花靜院。」

楊澤民《秋蕊香》句。

「幽花靜院」,抵多少「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良人」句質不涉俗,是澤民學清真處。

○尹梅津詠柳

尹梅津《眼兒媚·詠柳》云:「一好百般宜。」

五字可作美人評語。

明王彥泓詩「亂頭粗服總傾城」,所謂「一好百般宜」也。

○陳以莊菩薩蠻

偶閱《閩詞鈔》,宋陳以莊《菩薩蠻》云:「舉頭忽見衡陽雁。

千聲萬字情何限。

叵耐薄情夫。

一行書也無。

泣歸香閣恨。

和淚淹紅粉。

待雁卻回時。

也無書寄伊。」

(按此非陳以莊詞,惠風襲葉申薌之誤。

)歇拍云云,略失敦厚之恉。

所謂盡其在我,何也。

然而以謂至深之情,亦無不可。

○沈約之謁金門

宋詞名詞,多尚渾成。

亦有以刻畫見長者。

沈約之《謁金門》云:「獨倚危闌清晝寂。

草長流翠碧。」

前調云:「寒色著人無意緒。

竹鳴風似雨。」

《如夢令》云:「忺睡。

忺睡。

窗在芭蕉葉底。」

《念奴嬌》云:「醉態天真,半羞微斂,未肯都開了。」

刻畫而不涉纖,所以為佳。

○夢窗厚處難學

近人學夢窗,輒從密處入手。

夢窗密處,能令無數麗字,一一生動飛舞,如萬花為春,非若琱璚蹙繡,毫無生氣也。

如何能運動無數麗字,恃聰明,尤恃魄力。

如何能有魄力,唯厚乃有魄力。

夢窗密處易學,厚處難學。

○夢窗密處

「心事稱吳妝暈紅。」

七字兼情意、妝束、容色。

夢窗密處如此等句,或者後人尚能勉強學到。

○夢窗與蘇辛殊流同源

重者,沉著之謂。

在氣格,不在字句。

於夢窗詞庶幾見之。

即其芬菲鏗麗之作,中間雋句艷字,莫不有沉摯之思,灝瀚之氣,挾之以流轉。

令人翫索而不能盡,則其中之所存者厚。

沉著者,厚之發見乎外者也。

欲學夢窗之緻密,先學夢窗之沉著。

即緻密、即沉著。

非出乎緻密之外,超乎緻密之上,別有沉著之一境也。

夢窗與蘇、辛二公,實殊流而同源。

其所為不同,則夢窗緻密其外耳。

其至高至精處,雖擬議形容之,未易得其神似。

穎慧之士,束髮操觚,勿輕言學夢窗也。

○草窗詞從義山詩脫出

草窗《少年游·宮詞》云:「一樣春風,燕梁鶯戶,那處得春多。」

即「梨花雪,桃花雨,畢竟春誰主」之意。

俱從義山「鶯唬花又笑,畢竟是誰春」脫出。

其《朝中措·茉莉擬夢窗》云:「尚有第三花在,不妨留待涼生。」

庶幾得夢窗之神似。

○周濟四家詞選

周保緒〔濟〕《止庵集》《宋四家詞筏序》以近世為詞者,推南宋為正宗,姜、張為山鬥,域於其至近者為不然。

其持論介余同異之閒。

張誠不足為山鬥,得謂南宋非正宗耶?《宋四家詞筏》未見,疑即止庵手錄之《宋四家詞選》,以周邦彥、辛棄疾、王沂孫、吳文英四家為之冠,以類相從者各如干家。

止庵又有論調一書,以婉、澀、高、平四品分之。

其選調視紅友所載祗四之一。

此書亦未見。

○劉伯寵中秋詞

劉伯寵生平宦轍,在吾廣右。

惜其姓名僅見《省志·金石略》,而事行無傳。

《水調歌頭·中秋》云:「破匣菱花飛動,跨海清光無際,草露滴明璣。」

跨海云云,是何意境。

下乃忽作小言。

子雲《解嘲》所云「大者含元氣,細者入無閒」,略可喻詞筆之變化。

○李蠙洲詞

李蠙洲《拋球樂》云:「綺窗幽夢亂如柳,羅袖淚痕凝似餳。」

《謁金門》云:「可奈薄情如此黠。

寄書渾不答。」

「餳」「黠」葉韻雖新,卻不墜宋人風格。

然如「餳」韻二句,所爭亦止絫黍閒矣。

其不失之尖纖者,以其尚近質拙也。

學詞者不可不知。

○韓子耕除夕詞

韓子耕《高陽台·除夕》云:「頻聽銀簽,重然絳蠟,年華袞袞驚心。

餞舊迎新,能消幾刻光陰。

老來可慣通宵飲,待不眠、還怕寒侵。

掩清尊。

多謝梅花,伴我微吟。

鄰娃已試春妝了。

更蜂枝簇翠,燕股橫金。

勾引春風,也知芳意難禁。

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艷游、贏取如今。

恣登臨。

殘雪樓台。

遲日園林。」

此等詞語淺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覺刻意求工,是無端多費氣力。

又詞家煉字法斷不可少,韓子耕《浪淘沙》云:「試花霏雨濕春晴。

三十六梯人不到,獨喚瑤箏。」

妙在「濕」字、「喚」字。

○韓子耕詞妙在松字

韓子耕詞妙處,在一鬆字。

非功力甚深不辦。

○得趣居士詞

得趣居士詞喁暱暱,致繡細熏。

○黃東甫詞

黃東甫《柳梢青》云:「天涯翠巘層層。

是多少長亭短亭。」

《眼兒媚》云:「當時不道春無價,幽夢費重尋。」

此等語非深於詞不能道,所謂詞心也。

《柳梢青》又云:「花驚寒食,柳認清明。」

「驚」字、「認」字,屬對絕工。

昔人用字不苟如是,所謂詞眼也。

納蘭容若《浣溪沙》云:「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即東甫《眼兒媚》句意。

酒中茶半,前事伶俜、皆夢痕耳。

○薛梯飆詞工於刷色

詞筆「麗」與「艷」不同。

「艷」如芍葯、牡丹,慵春媚景,麗若海棠、文杏,映燭窺簾。

薛梯飆詞工於刷色。

當得一「麗」字。

《醉落魄》云:「單衣乍著。

滯寒更傍東風作。

珠簾壓定銀鉤索。

雨弄初晴,輕旋玉塵落。

花髻巧借妝梅約。

嬌羞才放三分萼。

尊前不用多評泊。

春淺春深,都向杏梢覺。」

○詞意相同

白石詞:「少年情事老來悲。」

宋朱服句:「而今樂事他年淚。」

二語合參,可悟一意化兩之法。

宋周端臣《木蘭花慢》云:「料今朝別後,他時有夢,應夢今朝。」

與「而今」句同意。

○姚成一霜天曉角

姚成一《霜天曉角》換頭云:「煙抹、山態活。

雨晴波面滑。」

五字對句,上句作上二下三,抹字葉。

不唯不勉強,尤饒有韻致,詞筆靈活可喜。

○雪坡壽詞

《雪坡詞》,《沁園春·壽同年陳探花》云:「憶昔東坡,秀奪眉山,生丙子年。

蓋丙離子坎,四方中氣,直當此歲,閒出英賢。」

詞句用「蓋」字領起,絕奇。

子平家言入詞,亦僅見。

○莫子山水龍吟

莫子山《水龍吟》換頭云:「也擬與愁排遣,奈江山遮攔不斷。

嬌訛夢語,濕熒唬袖,迷心醉眼。」

此等句便開明已後詞派,風格稍稍遜矣。

其過拍云:「但年光暗換,人生易感,西歸水、南飛雁。」

《玉樓春》換頭云:「憑君莫問情多少,門外江流羅帶繞。」

此等句便佳,渾成而意味厚。

○江致和詞

宋江致和《五福降中天》句:「秋水嬌橫俊眼,膩雪輕鋪素胸。」

以「鋪」字形容膩雪,有詞筆劃筆所難傳之佳處,無一字可以易之。

後蜀歐陽炯《春光好》云:「胸鋪雪,臉分蓮。」

乃江句所從出。

○須溪詞不可及

《須溪詞》,風格遒上似稼軒,情辭跌宕似遺山。

有時意筆俱化,純任天倪,竟能略似坡公。

往往獨到之處,能以中鋒達意,以中聲赴節。

世或目為別調,非知人之言也。

《促拍丑奴兒》云:「百年已是中年後,西州垂淚,東山攜手,幾個斜暉。」

《踏莎行·九日牛山作》云:「向來吹帽插花人,盡隨殘照西風去。」

《永遇樂》云:「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

《摸魚兒·海棠一夕如雪無飲餘者賦恨》云:「無人舉酒。

但照影堤流,圖他紅淚,飄灑到襟袖。」

前調《守歲》云:「古今守歲無言說,長是酒闌情緒。」

《金縷曲·五日》云:「欸乃漁歌斜陽外,幾書生、能辦投湘賦。」

余所摘警句視此。

其《江城子·海棠花下燒燭》詞云:「欲睡心情,一似夢驚殘。」

《山花子·春暮》云:「更欲徘徊春尚肯,已無花。」

若斯之類,是是其次矣。

如衡論全體大段,以骨幹氣息為主,則必舉全首而言。

其中即無如右等句可也。

由是推之全卷,乃至口占、漫與之作,而其骨幹氣息具在此。

須溪之所以不可及乎。

○須溪詞輕靈婉麗

《須溪詞》中,間有輕靈婉麗之作。

似乎元明以後詞派,導源乎此。

詎時代已入元初,風會所趨,不期然而然者耶。

如《浣溪沙·感別》云:「點點疏林欲雪天。

竹籬斜閉自清妍。

為伊憔悴得人憐。

欲與那人攜素手。

粉香和淚落君前。

相逢恨恨總無言。」

前調《春日即事》云:「遠遠遊峰不記家。

數行新柳自唬鴉。

尋思舊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畫卷,燕歸無語傍人斜。

晚風吹落小瓶花。」

《山花子》後段云:「早宿半程芳草路,猶寒欲雨暮春天。

小小桃花三兩樹,得人憐。」

此等小詞,乃至略似國初顧梁汾、納蘭容若輩之作,以謂《須溪詞》中之別調可耳。

○李商隱詠落梅

李商隱《高陽台·詠落梅》云:「飄粉杯寬,盛香袖小,青青半掩苔痕。

竹裡遮寒,誰念減盡芳雲。

鳳叫晚吹晴雪,料水空、煙冷西冷。

感凋零。

殘縷遺鈿,迤邐成塵。

東園曾趁花前約,記按箏籌酒,戲挽飛瓊。

環珮無聲,草暗台榭春深。

欲倩怨笛傳清譜,怕斷霞,難返吟魂。

轉銷凝。

點點隨波。

望極江亭。」

前段「誰念」「念」字、「鳳」「鳳」字、後段「草暗」「暗」字、「欲倩」「倩」字、「斷霞」「斷」字,它宋人作此調並用平聲。

商隱別作《寄題蓀壁山房》闋,亦用平聲,唯此闋用去聲。

以峭折為婉美,非起調畢曲處,於宮律無關係也。

其前段「水空」「水」字,似亦應用去聲,上與平可通融,與去不可通融也。

商隱與弟周隱有《余不溪二隱叢說》,惜未見。

○李周隱小重山

李周隱《小重山》云:「畫簷簪柳碧如城。

一簾風雨裡,過清明。」

又云:「紅塵沒馬翠埋輪。

西泠曲,歡夢絮飄零。」

「簪」字、「沒」字、「埋」字,併力求警煉,造語亦佳。

○柴望秋堂詩餘

余舊作《浣溪沙》云:「莫向天涯輕小別,幾回小別動經年。」

比閱柴望《秋堂詩餘》《滿江紅》云:「別後三年重會面,人生幾度三年別。」

意與余詞略同。

為黯然者久之。

○王易簡詞

王易簡《謝草窗惠詞卷》《慶宮春》歇拍云:「因君凝佇,依約吳山,半痕蛾綠。」

易簡《樂府補題》諸作,頗膾炙人口。

余謂此十二字絕佳,能融景入情,秀極成韻,凝而不佻。

○覆瓿詞

《覆瓿詞》,《沁園春·歸田作》云:「何怨何尤,自歌自笑,天要吾儕更讀書。」

真率語未經人道。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蕙風詞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