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篆
zhuan
(1)
(形聲。從竹,彖(tuan)聲。從竹,與簡冊有關。本義:即篆書。漢字的一種書體,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2)
同本義 [seal character]
篆,引書也。謂引筆而箸之於竹帛。--《說文》。故史籀所作為大篆,李斯所作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為繆篆。其實許君所云八體,唐元度所云十體,下至韋績所云五十六種雲,夢英所云十八種書,皆得之篆也。
鳥書篆素。--左思《吳都賦》。注:「篆書於素也。」
用篆章一。--明·魏學洢《核舟記》
(3)
又如:篆爐(有篆字形圖案的香爐);篆體(篆字的書體。漢字書體的一種);篆蟲(篆書);篆題(用篆書所寫的字);篆隸(篆書和隸書);篆記(篆體印章)
(4)
官印的代稱 [a seal of office]
妻孥從餓死,敢愛黃金篆。--唐·劉叉《餓詠》
輕騎而先,二十六日入泰州,未視篆,借郡中敢死士及部押使臣效用。--岳琦《金蛇粹編》
(5)
又如:篆文(篆體字);篆注(對篆字的註解);篆籀(篆文和籀文)
(6)
官職 [official position]
明官多缺,以經歷署篆。--《徐霞客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