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散2
san
〈動〉
(1)
(本義:分散)
(2)
同本義 [break up;disperse]
散,雜肉也。--《說文》
漆葉青黏散。謂藥,石為屑雜和也。--《後漢書·華陀傳》
散木也。--《莊子·人間世》。注:「不在可用之數曰散木。」
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漢·賈誼《過秦論》
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
又如:烏雲散了;四散(向四面分散);散盤(散伙);散走(四散奔逃);散佚(散失);散沒(分散隱沒);散眾(不專門跟隨某一主人或專門負責某事的雜役);散亡(分散逃亡);散叛(離散背叛);散流(流體四散而流);散渙(形容水四散而流)
(4)
散發,使分散 [distribute;disseminate]
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清·黃宗羲《原君》
(5)
又如:散福(分食祭祀後的食品,布福);散子(撒種);散灰扃戶(在地上撒灰,將門戶關鎖);散花(使花朵飄散);散金(散發錢財);散傳(分支傳播);散振(為救濟人而分發財物);散配(分發);散財(分發財物);散贍(散發財務以接濟別人);散積(散發所積存的財務);散賜(分賜)
(6)
敞開 [open]
欲寫,先散懷抱,任情恣情,然後書之。--蔡邕《筆論》
(7)
又如:散衣襟
(8)
排遣 [dissipate]
[以]蟲篆散憂樂。--鮑照《蜀四賢》
(9)
又如:散散兒(散散心);散愁;散蕩(散心,解悶);散適(走動散心);散想(舒散心懷);散慮(排遣憂愁)
(10)
逃,逃走 [run away;escape;flee]
壯者散而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下》
(11)
放,放牧 [herd;graze]
馬散之華山之陽。--《禮記·樂記》
(12)
抒發 [express]。如:散懷(抒發情懷);散意(表白心意)
(13)
結束 [(of a meeting, etc.) be over]。如:會還沒散,我有事先走了;散班(下班);散更(夜間的最後一次打更);散坐(宴會結束,賓客離席)
(14)
喪失,失去 [lose]。如:散滅(散失淨盡);散闕(散失不全);散樸(失去質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