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而
er
(1)
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3)
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4)
表示承接關係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宋·蘇軾《石鍾山記》
(5)
表示轉折關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6)
表示假設關係
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7)
表示修飾關係,連接狀語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er
(1)
用於句中,表示反問,相當於「難道」,「豈」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2)
用於句末,相當於「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
er
如,好像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餘人,軍驚而壞都捨。--《呂氏春秋》
另見 neng
er
(1)
表示偏正關係,相當於「之」,「的」 [of]
虞之與虢,相恃而勢。--《淮南子·人間》
(2)
與「上」、「下」、「前」、「後」、「來」、「往」連用,相當於「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系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