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衡
heng
(1)
橫行;蠻橫。通「橫」 [rude and unreasonable]。如:衡行(橫行。不循正道而行);衡擊(橫行劫擊。謂搶劫。衡,通「橫」)
(2)
橫。與「縱」相對 [traverse]
衡,橫也。--《廣雅》
衡門之下。--《詩·陳風·衡門》。傳:「衡門,橫木為門。」
外連衡而斗諸侯。--賈誼《過秦論》
倚一衡木。--明·魏學洢《核舟記》
(3)
如:衡陳(橫向排列);橫縱(縱橫);衡縮(縱橫)
(4)
平正 [fair]。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虛(平正而清虛);衡儀(公平的法則)
(5)
同「橫」,梗塞、不順 [block]
衡於慮。--《孟子·告子下》
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恥之。--《孟子·梁惠王下》
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荀子·致仕》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漢·賈誼《論積貯疏》
衡流而方羊。--《左傳·哀公十七年》
古者冠縮縫,今也衡縫。--《禮記·檀弓上》
以能合從,又善連衡。--《荀子·賦》
非有分於縱橫之黨。--《韓非子·五蠹》
heng
〈動〉
(1)
稱量 [weigh;measure]
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孟子·惠王上》
猶衡之於輕重也。--《禮記·經解》。注:「衡,稱也。」
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莊子·胠篋》
(2)
衡量;評定 [judge;evaluate]
衡之於左右。--《淮南子·主述訓》
(3)
又如:衡文(品評文章,指主持科舉考試);衡定(評定);衡校(品評考核);衡鑒(品評,鑒別)
(4)
橫亙,橫貫 [lie across]。如:衡流(橫穿水流);衡游(謂橫渡)
(5)
違逆 [disobey]。如:衡命(違逆命令);衡道(違背道義)
(6)
銓選 [select]。如:衡才(銓選人才);衡尺(喻銓選人才的官職);衡銓(銓衡,銓選);衡綜(謂考核銓選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