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正
zhēng
(1)
通「征」
(2)
徵稅[levy]
正其貨賄。--《周禮·地官·司門》。鄭注:「正,讀為征。」
唯加田無國正。--《周禮·夏官·司勳》
謹正鹽筴。--《管子·海王》。李哲明云:「正,稅也,正、征古字通用。」
(3)
出兵,征討[go on a punitive expedition]
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書·湯誓》
故諸侯服而無正。--《管子·山至數》
司馬弗正。--《禮記·燕義》
另見zheng
zheng
(1)
官長;君長 [officer]
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書·說命下》
(2)
又如:正受(編製以內的官員);酒正(酒官之長)
(3)
正常情況,正命,正常壽限 [normal age at death]
百歲之命,是其正也。--王充《論衡》
(4)
嫡長子,與「庶」相對 [wife's elder son]
諸侯與正而不賢也。--《谷梁傳》
(5)
妻,舊時代敬稱人妻為「令正」 [wife]
不得登用妾媵以為嫡正。--房玄齡《晉書》
(6)
又如:正頭娘子(正妻;大娘子);正頭妻(正式的、合法的妻子);正夫人(嫡妻,正房夫人);正嫡(正室,嫡妻;又指正室之子)
(7)
道理,規律 [reason;law]
盡璇機之正。--《後漢書·張衡傳》
(8)
通「政」。政治,政事[politics;political affairs]
有不貢士謂之不率正者。--《尚書大傳·皋繇謨》
古者文武為正均分。--《墨子·兼愛下》
雖天子三公問正。--《荀子·大略》
(9)
通「證」。憑證,證據[evidence;proof]
必有正焉。--《儀禮·士昏禮》
指九天以為正兮。--《楚辭·離騷》
指蒼天以為正。--《楚辭·九章·惜誦》
(10)
姓
zheng
(1)
正好,恰好 [just;precisely]
六合正相應。--《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正稱下情(正合心意;正中下懷);正沒理處(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正未有艾(正無窮期);正如你所說的;大小正合適;正要(剛要;正預備)
(3)
表示動作、狀態的進行,持續,正在 [in process of;in course of]
中兒正織雞籠。--宋·蘇軾《浣溪沙》
見王夫人正和薛姨媽長篇大套的說些家務人情話。--《紅樓夢》
(4)
又如:正然(正在);正下著雪
(5)
僅;只 [only]
乃自吳尋二陸,平原不在,正見清河。--《世說新語·自新門》
(6)
端正地 [regularly;upright;straight]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7)
方,剛剛 [just now; exactly;just]
我思舜,正郁陶。--《史記·五帝本紀》
(8)
公然;顯然 [openly]
正告天下。--《史記·蘇秦列傳》
(9)
總是 [always]
何以正善人少而惡人多。--《世說新語》
zheng
(1)
這麼;這樣 [so;this way]
今年怎正利害?--《老殘遊記》
(2)
又如:怎正大;怎正多
另見zhēng
相關:正 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