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離
(1)
離
li
(2)
二,兩;雙 [two]
離坐離立,無往參焉。--《禮記·曲禮上》
離,麗也。--《易·離卦》
(3)
又
明兩作離。
蓋取諸離。--《易·系辭下》
離不言會。--《公羊傳·桓公五年》。注:「二國會曰離。」
則不敢正坐離立。--《後漢書·和熹鄧皇后紀》
(4)
又如:離立(並立)
(1)
離
li
(2)
通「儷」。成雙,成對 [paired]
父母存不養,出離者幾何人?--《管子·問》
宿離不貸。--《禮記·月令》
(1)
離
li
(2)
(形聲。從隹(zhuī),表示與鳥類有關,離聲。「離」是「鸝」的本字,因而聲符亦兼表字義。本義:鳥名。即黃鸝,也稱倉庚,鳴聲清脆動聽)
(3)
同本義 [Chinese oriole]
離,離黃倉庚也。--《說文》
離為雉、九家,離為鳥,為飛、為鶴、為黃。--《易·說卦》
離則配禹。--《顏氏家訓》
流離之子。--《詩·邶風·旌丘》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4)
長離,傳說中的鳳鳥,比喻有才華的人 [a legendary bird]
雙鸞游蘭渚,二離揚清暉。--傅長虞《贈何劭王濟》
(5)
八卦之一,象徵火 [fire]
離,為火,為日。--《易·說卦》
(6)
通「縭」。古代女子出嫁時系的佩巾 [scarf]
申佩離以自思。--《漢書·外戚傳》
(7)
通「螭」。古代傳說中沒有角的龍 [dragon without horn]
如虎如羆,如豺如離。--《史記·周本紀》
(8)
通「樆」。山梨 [rowan]
桂椒欄,檗離朱楊。--漢·司馬相如《子虛賦》
(9)
通「蘺」。香草 [sweetgrass]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楚辭·離騷》
(10)
姓
相關:離 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