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胡1
hu
(1)
(形聲。從肉,古聲。本義:牛脖子下的垂肉)
(2)
鳥獸頷下的垂肉或皮囊 [wattle]
胡,牛顄垂也。--《說文》。徐鍇曰:「牛頷下垂皮也。」
狼跋其胡。--《詩·豳風·狼跋》。傳:「老狼有胡。」
有龍垂鬍鬚下迎黃帝。--《漢書·郊祀志上》。師古曰:「胡,謂頸下垂肉也。」
(3)
又如:鬍髯朗(羊的別名。胡,頸下垂肉;髯,須);胡皺(牛頷下鬆弛有皺紋的皮);胡袋(某些鳥類頜下的皮囊,也稱喉囊)
(4)
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st.resembling a wattle]。如:胡孑(刃旁有歧出曲鉤的戈戟)
(5)
古代稱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為胡 [Hu,non-Han nationalities living in the north and west of China in ancient times]
燕山胡騎。--《樂府詩集·木蘭詩》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間訓》
將胡駿馬。
胡人大入塞。
(6)
對西域諸國,漢、魏、晉、南北朝人皆稱曰胡(包括印度、波斯、大秦等),唐人對印度則不稱胡。如:胡沙(匈奴居住的沙漠地帶;又指錢);胡地(古代泛稱北方和西方各族居住的地方);胡夷(古代泛稱西、北方的各族為胡,東方的民族為夷)
(7)
指胡人 [Hu people]。如:胡奴(為奴的胡人;對胡人的賤稱);胡市(與胡人交易);胡言(胡人的語言)
(8)
古國名 [Hu state]。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陽縣西北
二月,楚滅胡。--《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