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槁
(1)
槁
gǎo
(2)
(形聲。從木,高聲。本義:草木枯乾)
(3)
同本義 [withered]
槁,木枯也。--《說文》
離為科上槁。--《易·說卦傳》
形固可使如槁木。--《莊子·齊物論》
雖有槁暴。--《荀子·勸學》
草木搖落,時槁悴兮。--《楚辭·九歎·遠逝》
則苗槁矣。--《孟子·梁惠王上》
及以燕趙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荀子·王霸》
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公孫丑上》
舉若振槁。--《史記·禮書》。索隱:「干葉也。」
(4)
又如:槁干(枯乾。引申為貧窮);槁腐(枯朽);槁敗(乾枯衰敗);槁落(枯落);敗槁布地;槁籜(乾枯的筍殼);槁枲(乾枯的麻稈)
(5)
羸瘦;憔悴 [dry]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記·屈原列傳》
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莊子·列禦寇》
(6)
又如:槁面(憔悴衰老的面容);槁頸(羸瘦的樣子);槁悴(枯萎;憔悴);槁瘠(枯瘦)
gǎo
(1)
死亡 [die]
文山負其馬,立槁,至今馬塚尚在。--明·高攀龍《三時記》
(2)
又如:槁死(枯死;困死);槁喪(滅亡)
(3)
通「考」(kǎo)。擊 [hit;strike;beat]
熲如槁石火。--潘岳《河陽縣詩》
(4)
通「犒」(kao)。以酒肉等飲食慰勞 [express regards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