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走
zǒu
(1)
(會意。金文字形象擺動兩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腳。合起來表示人在跑。本義:跑)
(2)
同本義 [run]
走,趨也。--《說文》
來朝走馬。--《詩·大雅·綿》
某將走見。--《儀禮·士相見禮》
險其走。--《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若蟬之走明火也。--《呂氏春秋·期賢》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禮記·諸侯遷廟》
扁鵲望桓侯而還走。--《韓非子·喻老》
兔走觸株,折頸而死。--《韓非子·五蠹》
誇父與日逐走。--《山海經·海外北經》
雙兔傍地走。--《樂府詩集·木蘭詩》
飛沙走礫。--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愈約。--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幾欲先走。--《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3)
又如:走馬觀花;走堂的(跑堂的);走塘的(跑堂的);走百病(元宵節婦女出遊,認為可驅邪除祟);走驟(飛奔。疾馳);走丸(如丸迅速旋轉);走解(在跑動的馬背上表演特技);走三家不如坐一家(比喻專心一事,比較容易成功)
(4)
逃跑 [flee]
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杜甫《石壕吏》
已而燕軍攻安平,城壞,齊人走,爭塗。--《史記·田單列傳》
齊兵敗,閔王出走於外。--《戰國策·燕策一》
田榮即引兵歸,逐其王假,假亡走楚。--《史記·項羽本紀》
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西遊記》
(5)
又如:走避(逃去,避開);走北(戰敗而逃);走匿(逃走躲避)
(6)
往。奔向某地 [go;tend to]
漁者走淵,木者走山。--《淮南子》
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唐·杜牧《阿房宮賦》
青捕虜知單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記·李將軍列傳》
趨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擇也。--晁錯《論貴粟疏》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孟子》
若蟬之走明火也。--《呂氏春秋》
走訴行御史台。--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7)
又如:走起(起身,起床);走轉(逃轉,返回;轉,轉圈兒)。又如:走奔(快步前往);走晤(走訪,前往相見);走趟(走,前往);走謁(前往拜見);走趨(奔往;前往)
(8)
洩漏 [leak out]
不是舊話兒走了風,卻是甚的!--《西遊記》
(9)
又如:走作(超出範圍或改變原來的樣子);走洩(走漏;洩露);走陽(精洩不止;遺精);走話(說話洩露秘密);走火入魔(因過分沉溺於某種事情,而方法又不正確,以致身心受到傷害)
(10)
喪失,失去 [lose]
溝不要深,則不走肥。--《沈氏農書》
(11)
又如:走油(舊法用桐油漆飾器物,油飾融褪,稱為「走油」);走板(唱歌時不合節拍);走失(喪失;丟去);走洩(放洩,流失)
(12)
步行 [walk;go] 。如:走班(行走的序列);走差(服役奔走)
(13)
遵循;沿著 [follow]。如:走群眾路線;走水路
(14)
[親友間] 拜訪,訪問 [visit]。如:走娘家;走親戚
(15)
旅遊 [travel]。如:走遍全國
(16)
[口]︰滾開,離開 [blow]。如:走吧,你這號人物,在這一帶是沒有人要的
(17)
改變 [change]。如:走作(走樣;出錯);走了大褶兒(出了大錯);走色(變色;褪色);走局,走味(失卻原味);走相(走樣)
zǒu
(1)
泛指獸類 [beast]
上無逸飛,下無遺走。--漢·張衡《西京賦》
(2)
車輪 [wheel]
以車兩走,軸間廣大以圉。--《墨子》
(3)
僕人,有時含蔑稱意 [servant]
我議欲板築,群走皆不怡。--《建德新牆》
(4)
又如:走吏(供奔走的小吏);走史(走使。指僕役);走胥(小吏);走腳(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