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洗1
xǐ
(1)
(形聲。從水,先聲。據甲骨文,上為足形,下為水形。本義:用水洗腳)
(2)
同本義 [wash the feet]
洗,灑足也。--《說文》
洗去足垢。--《論衡·譏日》
王方踞床洗。--《漢書·黥布傳》。注:「濯足也。」
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史記·高祖本紀》
(3)
假借為灑。用水滌除污垢 [wash]
水在洗東。--《儀禮·鄉飲酒禮》。注:「承盥洗者,棄水器也。」
上聞後宮歡笑,問其故,左右以貴妃三日洗祿兒對。--《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十載》
晴雪所洗。--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4)
又如:洗頭(宋時禮俗。新婚數日後,女家迎女歸,並備禮品送女回婿家);洗耳不聽(喻厭聞世事);洗錢(洗兒時賜贈的錢);洗泥(即洗塵。置辦酒食招待遠行而來的客人)
(5)
免去;除去 [clear out;purify]
聖人以此洗心。--《易·系辭》
思君厚德委如山,潔誠洗志期暮年。--南朝宋·鮑照《代白紵舞歌辭》
(6)
又如:洗脫(把嫌疑、屈辱洗雪掉);清洗(清除);洗革(除去)
(7)
革除 [redress;right]
小人從前原也作些小道兒上的買賣,後來洗手不幹,就在河工上充了一個夫頭。--《兒女英雄傳》
(8)
又如:洗伐(整頓,革新);洗手奉職(謂廉治無私,忠於職守);洗心(比喻改過自新)
(9)
搶光;殺盡 [sack;kill and loot]
巢復入京師,怒民迎王師,縱擊殺八萬人,血流於路可涉也,謂之洗城。--《新唐書·黃巢傳》
(10)
又如:洗剝(搜身脫衣);洗蕩(殺盡,清洗);洗劫;洗民
(11)
整治;雕琢 [revamp;trim;carve]
一件是祖母綠洗的個東方朔,肩上擔著一枝蟠桃。--《檮杌閒評--明珠緣》
(12)
又如:洗竹(削去叢竹的繁枝);洗玩(擺弄,玩賞);洗削(磨刀)
(13)
琢磨,提煉 [polish]。如:洗句(用心琢磨使詞句簡潔精美);洗補(塗改添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