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知
zhī
(1)
(會意。小篆字形,從口矢。段玉裁:「識敏,故出於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認識、知道的事物,可以脫口而出。本義:知道)
(2)
同本義 [know]
知,識也。--《玉篇》
知汝遠來應有意。--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心徹為知。--《莊子·外物》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謀反耳。--《史記·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後漢書·列女傳》
(3)
又
日知基所亡。
汝亦知射。--宋·歐陽修《歸田錄》
不知幾千里。--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知其不可而為之。--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4)
又如:知不到(不知道);知風(知道情況);知不道(不知道);知兵(通曉軍事);知古今(識古通今);知足不辱(自知滿足就不會招致羞辱);知命不憂(識天命者無憂慮)
(5)
懂得,瞭解,理會 [understand]
百姓聞之,知與不知,無老壯皆為垂涕。--《史記·李將軍列傳》
食馬者不知。--唐·韓愈《雜說》
(6)
又
真不知馬。
人非生而知之者。--唐·韓愈《師說》
不知御。--明·劉基《賣柑者言》
知幸與不幸。--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7)
又如:知道眉高眼低(比喻懂事);知竅(能見機行事;知趣);知局(知趣);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知心著意(彼此瞭解,心意投合);知我(深切瞭解我);知好歹(明白道理,懂事);知情識趣(懂情意,善體貼);知高識底(說話、做事懂得掌握分寸)
(8)
主持;管理 [administer]
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國語·越語上》
夜開金殿看星河,宮女知更月明裡。--王建《溫泉宮行》
(9)
又如:知更(主管更漏);知內外事(主持內政和外交事務);知客寮(寺院中的接待客);知印(主持用印);知貢舉(唐宋時特派主持進士考試的大臣)
(10)
識別;區別 [distinguish]
孿子之相似者,唯其母能知之。--《淮南子》
(11)
又如:知時達變(識時務,善變通);知人則哲(能識別人的賢愚善惡就聰明)
(12)
賞識 [appreciate]
含愁更奏綠綺琴,調高弦絕無知音。--盧仝《有所思》
(13)
又如:知愛(賞識喜愛);知器(賞識,器重);知遇(賞識;優待);知憐(賞識愛護);知重(賞識;看重)
(14)
要好 [be close friends]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楚辭·九歌》
張勝相知。--《漢書·李廣蘇建傳》
(15)
又如:知慰(關心;撫慰);知契(知心投合)
(16)
感到,感覺,察覺 [perceive]
[君主]又損其生以資天下之人,而終不自知。--《呂氏春秋·情慾》
識者固知。--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17)
參與 [participate in;have a hand in]
高、鮑將不納君,而立公子角,國子知之。--《左傳·成公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