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教2
jiao
〈動〉
(1)
(會意。從(pū),從孝,孝亦聲。「」,篆體象以手持杖或執鞭。在奴隸社會,奴隸主要靠鞭杖來施行他們的教育、教化。本義:教育,指導)
(2)
同本義 [teach;instruct;give guidance]
上所施下所效也。--《說文》
以教國子弟。--《周禮·師氏》。注:「教之者,使識舊事也。」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記·學記》
教者,民之寒暑也。--《禮記·樂記》
教,文之施也。--《國語·周語》
精華,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君有此教士三萬人。--《管子·小匡》
修教三年。--《韓非子·五蠹》
寧有政教。--《史記·貨殖列傳》
擇師而教。--唐·韓愈《師說》
以教吾子。--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昨日蒙教。--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所以見教。
(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讀(教師);教讀老夫子(教書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開導啟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諭、命令);教當(教唆);教示(教導、訓誨);教戒(教導和訓戒);教告(教導教誨);教演(教練,演練);教閱(操演,檢閱);教坊司(管理伎樂的機構,專司音樂、戲曲、舞蹈的教習、排練及演出等事宜);教門兒(某種人,某類職業的人);教引嬤嬤(教日常禮節的老年婦女)
(4)
叫;讓 [call; let]
教我先威眾。--《史記·陳涉世家》
教善才服。--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教從何處。--清·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