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是什麽意思,言拼音,言造句,言英文翻譯

新編漢語詞典

輸入需要查詢的詞語:

言的讀音及解釋

詞條:

yan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橫表示言從舌出。「言」是張口伸舌講話的象形。從「言」的字與說話或道德有關。本義:說,說話)

(2)

同本義 [say;speak;talk]

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說文》

志以發言。--《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志以定言。--《左傳·昭公九年》

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國語·周語上》

言,心聲也。--《法言·問神》

言,口之利也。--《墨子經》

言者所以在意。--《莊子·外物》

具言所聞。--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趨機而言。--《後漢書·列女傳》

言於李??。--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

言訖不見。--明·魏禧《大鐵椎傳》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又如:言絕(言罷;說完);言言(直言);言不盡意(言語無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達出來);言戲(說話輕浮不莊重);言人人殊(人各一詞,所言各異);言笑自若(談笑自得的樣子);言之無文(說話沒有文采條理);言方行圓(即言行不一);言信(說到做到的信用);言爽(說話不守信用);言不顧行(言行不一);言歡(說笑)

(4)

議論,談論 [discuss;comment]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5)

又如:言路(諫官的職務);言事(在君主時代,臣民與天子、國君議論政事);言文(談論文辭);言默(議論和沉默);言狀(所述情狀)

(6)

記載 [write down;record]

雁蕩山…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宋·沈括《夢溪筆談》

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宋· 蘇軾《石鍾山記》

(7)

又如:言行錄(錄記敘述一人或多人的嘉言美行的書)

(8)

問 [ask;inquire]

臣意言王曰:「才人女子豎何能?」--《史記》。王引之述聞:「言王,問王也。」

(9)

又如:言問(訊問)

(10)

告知;告訴 [inform;tell;let know]

其順之,然後言其喪筭。--《禮記》。鄭玄注:「言,語也。」

(11)

又如:言諷(用委婉的語言示告)

(12)

陳述;敘述 [state]

臣願悉言聽聞,唯大王裁其罪。--《韓非子》

(13)

又如:言功(陳述功績)

(14)

解釋引文、詞語或某種現象的發端詞,相當於「就是說」或「意思是」 [namely]

《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孟子》

(15)

說明 [explain]

言其利害(說明合從的好處和不合從的害處。其,指示代詞,代合從,它的)。--《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yan

無義,用於句中或句首,作語氣助詞

靜言思之。--《詩·邶風·柏舟》

既盟之後,言歸於好。--《左傳》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言詞組相關
言字典查詢
言相關詞語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