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若2
ruo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一個女人跪著,上面中間象頭髮,兩邊兩隻手在梳發,表示「順從」。本義:順從)
(2)
同本義 [be obedient to]
若,順也。--《爾雅·釋名》
萬民是若。--《詩·魯頌·闕宮》
天子是若。--《詩·大雅·烝民》
有孚禺若。--《易·觀》
欽若昊天。--《書·堯典》
不逢不若。--《左傳·宣公三年》
(3)
又如:若時(順應天時);若淑(溫順而善良)
(4)
如同;像 [like; as if]
聖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墨子·尚賢中》
肌膚若 冰雪,綽約若處子。--《莊子·逍遙游》
關山度若飛。--《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涯若比鄰。--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5)
又如:視若分敵;若明若昧(好像清楚又好像不清楚);若出一轍(若出一軌。像從一個車轍裡出來的。比喻言論、行動、遭遇等完全一樣);若如(如;像);若卵投石(同「以卵擊石」。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敗);若涉淵水(若涉淵冰。比喻處境艱險)
(6)
擇菜 [trim vegetables]
若,擇菜也。從艸、右。右,手也。--《說文》
(7)
引申為選擇 [choose]
《晉語》秦穆公曰:「夫晉國之亂,吾誰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以為朝夕之急。」此謂使誰先擇二公子而立之,若正訓擇,擇菜引申之義也。--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8)
同,相當 [be equal to]
彼與彼年相若也。--韓愈《師說》
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孟子》
(9)
及;到 [arrive]
病未若死。--《國語》
(10)
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句和反問句) [match]
雖然,則彼疾,當養者孰若妻與宰?--《禮記》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戰國策·齊策》
(11)
諾,應允,後作「諾」 [promise]
已若必信,則處於度之內也。--《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
步騎之所蹂若。--《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12)
對付,處置 [treat with;handle]
寇深矣,若之何?--《左傳·僖公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