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胙
zuo
(1)
(形聲。從肉,乍聲。本義:祭祀用的肉)
(2)
同本義 [sacrificial meat]
胙,祭福肉也。--《說文》
夏曰福胙。--《爾雅》
王使宰孔賜齊侯胙。--《左傳·僖公九年》
徹王之胙俎。--《周禮·膳夫》。注:「主人飲食之俎皆為胙俎。」
祝鳧已疵獻胙。--《管子·小問》
太子祭於曲沃,歸胙於公。--《左傳·僖公四年》
將軍胙土分茅。(古代帝王分封諸侯,用五色土築壇,一方一色,分封某方的諸侯,就用白茅包取某方的土,連同祭肉授給他,這就叫做「胙土分茅」。)--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
又如:胙肉(祭祀時供神的肉);胙侑(賜以祭肉,贈以束帛,表示親近);胙余(古稱祭祀完畢後所餘的酒肉);胙席(祭祀的酒席)
(4)
通「阼」。台階 [step]
登自胙階。--《荀子·哀公》。注:「胙與阼同。」
踐胙之初。--漢《費亭侯曹騰碑陰》
(5)
又如:胙階(大堂前東邊的台階。古代天子、諸侯、大夫、士,賓主相見,以東階為主人迎賓登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