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鹿髓丸
鹿髓丸成分組成:
巴戟(去心)2兩半,肉蓯蓉(酒洗,去甲,酥炙)2兩,葫蘆巴(微炒)2兩,破故紙(酒浸,炒)2兩,川牛膝(酒洗,去蘆)1兩,白茯神(去木)1兩,菟絲子(酒煮干)2兩,甘枸杞(炒)2兩,山萸(酒浸,去核)2兩半,龍骨(火鍛,童便、醋、鹽淬九次,井水浸3日,曬乾)1兩,敗龜版(去裙邊,酥炙)1兩,大附子(童便入鹽共煮7次,去皮臍)1兩或5錢。
鹿髓丸出處:
《濟陽綱目》卷六十四。
鹿髓丸主治:
下元冷憊。
鹿髓丸加減:
鹿髓丸功效:
壯陽補腎。
鹿髓丸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空心溫酒、米湯。炒鹽湯任下。
鹿髓丸制備方法:
上為細末,用鹿髓同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鹿髓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鹿髓丸用藥禁忌: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