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附子湯的作用與功效,桂枝附子湯正確吃法,桂枝附子湯用法用量

中醫方劑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

桂枝附子湯的功效與作用

名稱:桂枝附子湯

桂枝附子湯成分組成:

桂枝4兩(去皮),附子3枚(炮,去皮),生薑3兩(切),大棗12枚(擘),甘草2兩(炙)。

桂枝附子湯出處:

《傷寒論》。

桂枝附子湯主治:

傷寒8-9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惡寒發熱,四肢掣痛,難以屈伸,厥,或心下悸,或臍下悸。

桂枝附子湯加減:

桂枝附子湯功效:

祛風溫經,助陽化濕。溫散其風濕,從表而解。

桂枝附子湯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溫服,日3次。

桂枝附子湯制備方法:

桂枝附子湯臨床應用:

傷寒變痺《全國名醫驗案類編》:張幼文,32歲,貴胄之子,素因多濕,偶感風寒,發熱惡寒,一身手足盡痛,不能自轉側,脈浮大而緊。風為陽邪,故脈浮大主病進,緊主寒凝,脈症合參,風寒濕三氣合而成痺,桂枝附子湯主之:桂枝4錢,附子1錢半,甘草2錢,大棗6枚,生薑3錢。1日2服,3日舉動如常;繼服平調之劑全愈。

各家論述:

1《註解傷寒論》:不嘔不渴,裡無邪也;脈得浮虛而澀,身有疼煩,知風濕但在經也。與桂枝附子湯,以散表中風濕。風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濕在經者,逐以附子之辛熱;姜、棗辛甘,行營衛、通津液,以和表也。2《傷寒論類方》:此即桂枝去芍葯加附子湯,但彼桂枝用3兩,附子用1枚,以治下後脈促、胸滿之症;此桂枝加1兩,附子加2枚,以治風濕身疼、脈浮澀之症。1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異,分兩之不可忽如此,義亦精矣。3《傷寒論方解》:加桂、附,是因沖逆、惡寒、身體煩疼、四肢掣痛諸症較重的關係。桂枝、甘草與大棗同用,可以平沖逆,能治心下悸或臍下悸;桂枝、甘草與生薑同用,辛甘發散,能解表而散水氣,以防水漬入胃。附子如只用1枚的小劑量,那只是為回陽設;如用到2枚或3枚之多,那便是取其溫經止痛了。

桂枝附子湯用藥禁忌:

附註:

桂附湯(《活人書》卷十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桂枝附子湯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