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成分組成:
麻黃4兩(去節),杏仁50個(去皮尖),甘草2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出處:
《傷寒論》。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治:
邪熱壅肺,發熱喘急,煩渴,汗出,苔黃,脈數。現用於肺炎、猩紅熱(爛喉痧)、過敏性哮喘等。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加減: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功效:
清宣肺熱平喘。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用法用量:
上以水7升煮麻黃,減2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2升,去滓,溫服1升。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制備方法: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臨床應用:
1.爛喉痧:前年三月間,朱錫基家一女婢病發熱,請診治。予輕劑誘發,次日熱更甚,未見疹點。續與透發,三日病加劇,群指謂猩紅熱,當急送傳染病醫院受治。錫基之房東尤恐懼,慫恿最力。錫基不能決,請予毅然用方。予允之。細察病者痧已發而不暢,咽喉腫瘤,有白腐意,喘聲大作,呼吸困難不堪,咯瘀不出,身熱胸悶,目不能張視,煩躁不得眠,此實爛喉痧之危候。當與:淨麻黃一錢半,生石膏五錢,光杏仁四錢,生草一錢,略加蘆根、竹茹、蟬衣、蚤休等透發清熱化痰之品。服後即得安睡,痧齊發而明,喉痛漸除。續與調理,三日全愈。事後婢女叩謝曰:前我病劇之時,服藥(指本方)之後,涼爽萬分,不知如何快適雲。2.小兒肺炎:用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肺炎30例,患者表現為發熱、氣喘咳嗽、咽痛、咽部充血、肺部可聞干性囉音等症狀,用本方治療,痊癒26例,顯效1例,好轉3例,有效率100%,筆者認為本方具有降溫、消炎、化痰、擴張支氣管、緩解痙攣等作用。3.過敏性哮喘:葉某某,女,28歲。1977年10月11日診。患者因鼻炎引起過敏性哮喘已8年,秋冬季節發作頻繁。近感風寒,身熱,有汗,鼻塞多涕,咳嗽氣喘,胸膈煩悶,口唇發紺,便秘,口苦而渴,舌苔薄黃,脈浮數。症屬風寒在表,肺有鬱熱,失其宣降。法當宣肺洩熱,降氣平喘。麻黃3g,生甘草3g,生石膏15g,苦杏仁、桑白皮、瓜蔞皮、蘇子各9g,生代赭石30g。服藥三劑,氣喘平,循法繼續治療,諸證皆得改善,以後復發,均用該方獲效。4.鼻淵:柳××,男,36歲,幹部,1963年2月14日診。患者鼻塞不通已三年,濁涕由喉嗆出,而氣窒仍然。檢查鼻孔有黃色膿樣分泌物阻塞,經沖洗後發現粘膜充血,鼻周圍、額竇、篩竇均有壓痛。西醫診斷為慢性副鼻竇炎。服磺胺塞唑片及點青黴素溶液無效。就診時訴:鼻塞頭痛,頭昏腦脹,鼻塞不通,當有黃膿樣鼻涕流出,嗅覺減退,飲食無味,肢疲乏力,脈右寸浮數,斷是肺移熱於腦,成為腦漏。處方:麻黃二錢,杏仁三錢,生石膏六錢,甘草二錢,地龍干三錢。連服七劑,頭昏腦脹消失,鼻孔通暢,嗅覺恢復,病告痊癒。
各家論述:
1.《金鑒》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須粳米。其意重在存陰,不必慮其亡陽也,故於麻黃湯去桂枝之監製,取麻黃之專開,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內外之實熱,斯溱溱汗出而內外之煩熱與喘悉除矣。2.《衷中參西》:用麻黃協杏仁以定喘,伍以石膏以退熱,熱退其汗自止也。復加甘草者,取其甘緩之性,能調和麻黃、石膏,使其涼熱之方溶和無間,以相助成功,是以奏效甚捷也。3.《中國醫藥匯海·方劑部》:蓋以石膏清其裡熱;有汗者,得麻黃疏洩,而空者亦宣;無汗者,得麻黃疏散,而閉者亦開;有杏仁以定喘,甘草以瀉火,煩熱烏有不解者乎?4.《方劑學》:方中石膏辛甘寒,清洩肺胃之熱以生津,麻黃辛苦溫,宣肺解表而平喘。二藥相制為用,既能宣肺,又能洩熱,雖一辛溫,一辛寒,但辛寒大於辛溫,使本方仍不失為辛涼之劑,共為主藥;杏仁苦降,協助麻黃以止咳平喘,為佐藥;炙甘草調和諸藥,以為使。藥僅四味,但配伍嚴謹,共成辛涼宣肺、清洩肺熱、止咳平喘之功。5.《傷寒論講義》:麻黃配石膏,清宣肺中鬱熱而定喘。石膏用量多於麻黃一倍,藉以鑒制麻黃辛溫之性而轉為辛涼清熱之用;杏仁宣降肺氣,協同麻黃以治喘;甘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用藥禁忌:
脈浮弱、沉緊、沉細,惡寒惡風,汗出而不渴者,禁用。
附註: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原書)、麻黃杏仁湯(《普濟方》卷三六九)、麻黃杏子草膏湯(《赤水玄珠》卷二十九)、麻杏甘石湯(《張氏醫通》卷十六)、四物甘草湯(《千金方衍義》卷九)、麻杏石甘湯(《金鑒》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