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三稜煎丸
三稜煎丸成分組成:
京三稜半兩,蓬莪術(並炮)半兩,芫花1分,鱉甲(去裙,米醋炙令焦)半兩,淡豆豉2錢,巴豆21粒(去殼),川當歸半兩,杏仁(去皮尖)1分(炒令赤)。
三稜煎丸出處:
《活幼口議》卷十七。
三稜煎丸主治:
嬰孩小兒食傷生冷、粘膩、熱毒等物,脾胃積滯,久不克化,肚熱腳冷,痞癖寒熱;及療癥瘕,中脘膨脹,上膈氣壅,心腹不得宣通;諸積滯,食不化。
三稜煎丸加減:
三稜煎丸功效:
破氣行血,和脾開胃。
三稜煎丸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薑湯送下。
三稜煎丸制備方法:
上前6味1處,以米醋1碗,煮令干,仍就炒起,更細截,焙為末;次入當歸末,又入杏仁、巴豆、淡豆豉和勻,水煮麵糊為丸,如麻子大。
三稜煎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三稜煎丸用藥禁忌:
附註:
化積丸、消痞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