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薯蕷丸
薯蕷丸成分組成:
干薯蕷2兩,蓯蓉4兩,牛膝2兩,菟絲子2兩(酒漬),杜仲2兩,赤石脂2兩,澤瀉2兩,干地黃2兩,山茱萸2兩,茯苓2兩,巴戟天2兩(去心),五味子1兩半,石膏2兩(研),遠志1兩(去心),柏子仁1兩,白馬莖筋(干之)2兩(炙)。
薯蕷丸出處:
《外台》卷十七引《古今錄驗》。
薯蕷丸主治:
丈夫五勞七傷,頭痛目眩,手足逆冷,或煩熱有時,或冷痺骨疼,腰髓不隨,食雖多不生肌肉,或少食而脹滿,體澀無光澤,陽氣衰絕,陰氣不行。
薯蕷丸加減:
薯蕷丸功效:
補十二經脈,起發陰陽,通內制外,安魂定魄,開三焦,破積聚,厚腸胃,消五臟邪氣,除心內伏熱,強筋練骨,輕身明目,除風去冷。
薯蕷丸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腹用酒送下,日2次。
薯蕷丸制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薯蕷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薯蕷丸用藥禁忌:
忌大酢、蕪荑、蒜,陳臭物。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