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趁痛丸
趁痛丸成分組成:
草烏頭(不去皮尖)3兩,生干地黃(焙)半兩,天南星半兩,半夏(與南星用薑汁浸1宿,切,焙)半兩,白殭蠶(炒)半兩,烏藥(銼)半兩。
趁痛丸出處:
《聖濟總錄》卷十。
趁痛丸主治:
走注歷節,諸風軟痛;卒中倒地;跌扑傷損。
趁痛丸加減:
趁痛丸功效:
趁痛丸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空腹、臨臥溫酒送下。如顛撲腫痛,用薑汁和酒研10數丸塗之;如卒中倒僕,以薑汁、茶清研5-7丸灌之。
趁痛丸制備方法:
上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曬乾。
趁痛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趁痛丸用藥禁忌: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