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疏轉枳殼丸
疏轉枳殼丸成分組成:
枳殼(去瓤,麩炒)半兩,青橘皮(去白,焙)半兩,牽牛子(一半生,一半炒)3分,木香1分,甘草(炙)1兩,大黃(銼,炒)1兩,皂莢(不蛀者)3梃(捶碎,以酒1升浸,絹濾,挼取汁去滓)。
疏轉枳殼丸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三○。
疏轉枳殼丸主治:
癰疽發背,一切熱毒氣,結腫疼痛,腑臟壅滯。
疏轉枳殼丸加減:
疏轉枳殼丸功效:
疏轉枳殼丸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蔥茶送下。以利為度,未利再服。
疏轉枳殼丸制備方法:
上除皂莢外,為末,先以皂莢汁,於火上煎成膏,即入藥末,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疏轉枳殼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疏轉枳殼丸用藥禁忌:
附註:
本方方名,《外科精義》引作「枳殼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