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三稜丸
三稜丸成分組成:
當歸(去尾)1兩,川芎1兩,牛膝(去苗)1兩,芫花1兩,三稜1兩,莪術(煨)1兩,蒲黃1兩,玄胡索1兩,牡丹皮1兩,乾薑1兩,菴(閭)1兩,白芷1兩,地龍(去泥土,酒浸,炒)1兩,大黃2兩(為末,米醋1升,文武火熬成膏)。
三稜丸出處:
《得效》卷十五。
三稜丸主治:
經脈不通,氣痛滯下;兼治血瘕,形如鐮鐵樣。
三稜丸加減:
三稜丸功效:
三稜丸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氣痛,淡醋湯送下,炒姜酒亦可;未通,紅花酒送下。
三稜丸制備方法:
上為末,入大黃膏和研,杵爛為丸。
三稜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三稜丸用藥禁忌: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