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地黃煎丸
地黃煎丸成分組成:
地黃20斤(沉者,淨洗,陰乾,令水脈盡,木臼內杵,絞汁,余滓更入法酒5升,重杵,再絞,與前葉相和於銀石器內,慢火煎,柳木篦子攪,膏成放冷,更入烏雞子清10枚,大麻油5合攪勻,次入諸藥),山芋4兩,鹿角膠(炙燥)3兩,山茱萸(焙)1兩,牛膝(酒浸,切,焙)2兩,肉蓯蓉(去皴皮,酒浸,切,焙)2兩,菟絲子(酒浸1宿,爛搗,拍作餅,焙)2兩,巴戟天(去心)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虎骨(酥炙)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干漆(炒)2兩,牡丹皮(銼,焙)2兩,澤瀉(炮)2兩,續斷2兩,生干地黃(焙,木臼搗)4兩,熟干地黃(焙,木臼搗)4兩,甘草(炙,銼)4兩。
地黃煎丸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地黃煎丸主治:
諸虛損。
地黃煎丸加減:
地黃煎丸功效:
調順營衛,補填骨髓,續筋脈,助真元,滑肌肉,駐顏益氣,烏髭發。
地黃煎丸用法用量:
每服40丸,漸加至60丸,早晨、日午空心溫酒成鹽湯送下。
地黃煎丸制備方法:
上為末,入地黃煎為丸,如梧桐子大。
地黃煎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地黃煎丸用藥禁忌:
服藥後忌房事百日;忌食蔥、蘿蔔、蒜。
附註: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平補熟干地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