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杜仲丸
杜仲丸成分組成:
杜仲(去粗皮,炙,為末)1兩,補骨脂(炒香熟,為末)1兩,胡桃仁(湯浸去皮,研)1兩。
杜仲丸出處:
《聖濟總錄》卷一八六。
杜仲丸主治:
腰疼。腎虛衰,不能上榮肝木,而肝乏生生之源,精血無以內榮二海,腰痛牽引於脅,脈虛者。
杜仲丸加減:
杜仲丸功效:
補下元,烏髭鬢,壯腳膝,進飲食,悅顏色。益精助陽,烏須,壯腳。
杜仲丸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杜仲丸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杜仲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醫略大書》:腎虛衰,不能上榮肝木,而肝乏生生之源,精血無以內榮二海,故腰痛牽引於脅焉。核桃肉補腎養肝,以滋血海之不足;補骨脂補火榮木,以資精海之空虛;厚杜仲補腎強腰。兼培肝絡也。丸以青鹽之補腎,下以食鹽之堅腎,使腎臟緊固,則真火發育,而肝得養生之令,精血內榮,寧有腰痛連脅之患乎?此補腎養肝之劑,為腰痛連脅之專方。
杜仲丸用藥禁忌:
附註:
青娥丸(《直指》卷十八)、青蛾丸(《普濟方》卷一五四)、腎氣丸(《仙拈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