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雙丸的作用與功效,紫雙丸正確吃法,紫雙丸用法用量

中醫方劑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

紫雙丸的功效與作用

名稱:紫雙丸

紫雙丸成分組成:

巴豆18銖,麥門冬10銖,甘草5銖,甘遂2銖,硃砂2銖,蠟10銖,蕤核仁18銖,牡蠣8銖。

紫雙丸出處:

《千金》卷五。

紫雙丸主治:

小兒身熱頭痛,食飲不消,腹中脹滿,或小腹絞痛,大小便不利,或重下數起。

紫雙丸加減:

紫雙丸功效:

紫雙丸用法用量:

半歲兒服如荏子1雙,1-2歲兒服如半麻子1雙,3-4歲者服如麻子2丸,5-6歲者服如大麻子2丸,7-8歲兒服如小豆2丸,9-10歲,微大於小豆2丸,常以雞鳴時服,至日出時不下者,熱粥飲數合即下,丸皆雙出也。下甚者,飲以冷粥即止。

紫雙丸制備方法:

上以湯熟洗巴豆,研,新布絞去油,別搗甘草、甘遂、牡蠣、麥門冬,下篩訖。研蕤核仁令極熟,乃納散更搗二千杵,藥燥不能相丸,更入少蜜足之。

紫雙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小兒無異疾,惟飲食過度,故宜巴豆之辛散,兼甘遂之苦寒,以蕩滌癖積;蕤仁除心腹邪熱結氣,麥冬治腸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牡蠣散內結積熱,蜂蠟清胃,甘草和中,丹砂安神,不使巴豆、甘遂侵犯正氣也。

紫雙丸用藥禁忌:

附註:

雙丸(《活人書》卷二十)、雙聖丸(《醫學綱目》卷三十八)。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紫雙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